浅析汇美国并购与新型农业现代化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3-06-03 08:52
- 编辑:admin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评论
养猪信息网综合报道 世界最大猪肉加工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FD)周三宣布,已同意接受中国肉类加工商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交易价格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这笔交易成为了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的并购案。双汇这个中国食品龙头企业的美国并购,凸显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当前国内各界都聚焦在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是否划算、美国政府是否会批准、双汇是否有实力支撑这么大一笔并购上。这些思考是有价值的,会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质量和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但笔者倒从这笔并购中有所感触,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向着新型路径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中国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年走得比较艰难。蒙牛以及双汇这些年都受到过公众的质量质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其销售增长。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农业生产集中度不高,碎片化生产的模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蒙牛以前的奶源来自于奶农分散喂养,双汇的猪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分散喂养。出现这种分散喂养的原因在于中国城镇化率较低,人多地少,直接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农经营模式成为主体。为此即使蒙牛、双汇这些龙头农业企业自身加强质量管理,总有因为原材料的问题而出现纰漏。
为此,要想彻底改变中国食品安全的局面,要想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已成大势所趋。一方面需要有农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更大的规模,一方面则要求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调整和改革,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集中度。
在农业现代化和规模经营方面,美国无疑最具典型性。其用占总人口1%左右的农民就解决了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还给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各种农产品。
这次双汇并购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就是美国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养猪方面的典型代表。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该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3.613亿美元,在2012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8位。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拥有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一条龙产业链,除了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还大批量向中国等市场出口猪肉。
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首先肯定要考虑经济账,让自己的这笔投资成为赚钱的买卖,同时也必定会通过这种并购学习和借鉴、消化其规模化养猪和规模化生产的经验,从而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业的集中化经营,提高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这次说双汇的美国并购可以定义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因为其路径在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对中国外汇的市场化运作上。这次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的资金,一方面是自己的资金,一方面肯定是国际财团的支持。其中自己资金的运用,由于是在美国并购,必定牵涉到外汇的使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很高,但这些年一直提倡“藏汇于民”,就是希望通过将更多资源分配转向民间,通过市场化方式来消化央行手上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够合理的外汇储备。双汇这次海外并购,自有资金的使用,体现出了“藏汇于民”这种路径。
当农业现代化结合创新技术、思维、制度、理念,必定可以构筑出新型的农业现代化。
- 2013-05-31或许,以后我们就能吃上美国猪肉了?
- 2013-05-30双汇收购美养猪大户 价值约为71亿美元
- 2013-05-30生猪产业链:养殖是海水 加工是火焰
- 2013-03-19双汇:生猪逐头检测保安全 三大转变促发展
- 2013-01-21双汇:产品生产中20多道检验程序 确保安全
- 2012-11-20双汇拉开与中小屠宰场商合作大幕
- 2012-10-31透过双汇看肉类行业 已然成全产业链竞争
- 2012-10-30郑州双汇与12家定点屠宰厂签合作协议,屠宰商变身销售商
- 2012-10-23双汇发展三季度净利同比增百分之111
- 2012-10-22山西焦煤联姻双汇生变 生猪项目原地踏步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刘畅:我是养猪的 我不是剩女(组图) 1140
- 猪价“急跌” 养殖户抛售宰杀、深度亏 1132
- 行情差,规模化猪场的三要三不要 1093
- 黄兴才:养猪“看”市场 五年“捞”百 1079
- 凤凰财经:生猪业反周期扩张面临煎熬 1017
- “缉毒特工”以“猪好养多了!”全新主 1011
- 5月份生猪市场行情回顾及猪价后市展望 986
- 三年一轮回 生猪业反周期扩张面临煎熬 977
- 外媒揭露:国内猪肉行业令人吃惊的14 952
- 养猪业如何走出周期性困局 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