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猪养殖向哪里发展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9-01-08 18:18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勇立潮头。”采访中,孔伟东不经意地说出了这四个字。
毋庸讳言,那些在自家房前屋后养三五头猪作为营生的一般农户确实跟孔伟东不具可比性,孔伟东是把养猪作为“事业”来考虑的。“从今年的情况看,工业企业的状况不是很理想。萧山、绍兴等地的印染、化纤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近段时间甚至是最近两年就不断有企业老板来打听养猪的前景。我分析工商资本介入农业会越来越多。”孔伟东说。
谦称自己“是个养猪的”的孔伟东,是浙江省杭州新欣种猪有限公司的经理,他的猪场设在有“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等众多头衔的杭州南大门萧山区。事实上,无论是外地客商还是本地居民,根本不会把他们简单地看成“养猪的”,而是把他们认作是“大老板”。因为人们并不见这些“养猪的”手持镰刀去割猪草,而是常常看见他们坐着“奔驰”、“宝马”往返沪杭甬。孔伟东本人就开着一辆“奥迪”越野车。
“一些搞建筑等行业的老板看准养猪是个机会。”萧山区农业局高级兽医师余世福介绍说。
“企业再发展,资金雄厚了,下一步去外地收购猪场。”对自己养猪事业的未来走向,孔伟东有一番设想,“我不相信猪卖不掉,只是赚多赚少、亏多亏少的问题。”
规模生产强大,市场波动人不忧
就全国而言,浙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十分稀缺,发展畜牧业资源禀赋不足;加之浙江又是我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要求日益提高。用地限制、环境污染等不断凸现的瓶颈性因素,影响着浙江畜牧业发展的空间。
浙江畜牧业究竟何去何从?怎样找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畜牧业发展之路?
去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曾一路暴涨,而作为生猪净调入省份的浙江省,生猪市场价格反而低于河南等生猪产出大省,规模养殖场(户)在生猪供应上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在2008年初南方严重的雪冻灾害期间,规模化养殖又有力地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04年,浙江省明确提出要转变养殖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资源节约、生态循环的清洁化生产技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拉开了浙江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序幕。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从事畜牧大产业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整个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产值1370多亿元。全省以畜牧业为纽带,形成了有机农业、兽药、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皮革、羽绒、蜂产品、奶业等一批区域优势产业,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增收渠道。
目前,浙江省畜牧规模化养殖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探索建立了破解养殖污染和用地限制的成功模式,促进了农牧业节能减排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生产方式,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养猪带来的污染问题几乎成了制约当地养猪业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以至于有些地方领导甚至考虑放弃养猪产业的发展。
“双干模式”表明发展生猪养殖业与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
双干村位于临安市乐平乡,是当地有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全村127户农户,102户养猪。原村支书、现双干养猪合作社社长周建兵向记者介绍,过去没有规划,村民房前屋后建猪舍养猪,人畜混居,猪粪乱堆,村里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现如今,当记者走进这个着名的养猪专业村,却见不到一只猪的“身影”。原来,从2005年起,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双干村在距离村1公里的一处山坳里建起了双干生猪养殖小区,将家家户户的猪圈迁到小区里,实行人畜分离,统一管理。建了畜牧小区以后,双干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开心了,村里变干净了,生活舒坦多了;养猪户更开心,生猪住进了小区,统一管理,减少了疫病发生的机会,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全村养猪为农民增收超过300万元。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套用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来概括描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是很恰当的。
自己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全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模式,52岁的桐庐县万强农庄“庄主”钱万强十分得意,讲起自己的创业史来滔滔不绝。
“我出生在杭州,1974年作为知青插队到桐庐。1978年返城后在杭州着名的‘采芝斋’站了6年的柜台。1984年政策允许干个体户时我就辞职了,没几年我就赚了钱。到了1990年、1991年,我到处开店、设摊。桐庐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18岁到22岁记忆最深、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桐庐。1998年,我听从了浙江农大畜牧系一个教授的建议,确定养猪,并用猪粪改良土壤,同时发展果业。”
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的万强农庄已建成为综合性的农场。猪场采取自繁自育的方式,全场常年平均饲养母猪255头,其中能繁母猪225头,后备母猪30头,眼下存栏猪2700头。此外,种植梨树480亩,桃树40亩。其间套种萝卜菜、黑麦草和番薯藤。
十年前,钱万强在当地几个村民的帮助下,用镰刀砍开荒草,走出了打造“万强模式”艰难的第一步。十年后,浙江全省生态牧业现场会在这片远离都市的山坳里召开。会议肯定了“万强模式”,指出这种采取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不但可以消纳畜禽排泄物,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生猪的生产和健康水平,降低饲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同时指出,“万强模式”对各地畜禽养殖场有借鉴意义。
在浙江畜牧业创新发展模式中,嘉兴市南湖区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南湖模式”被有关专
家领导称之为“具有平原特色的我国四大治理模式之一”,是平原地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途径。
所谓“南湖模式”,即通过干湿、雨污“两分离”,实行干粪堆积池、沼气池、沼液储存池“三配套”,实现农牧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最终达到猪粪尿“零排放”。这种分散处理和集中利用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推进了畜禽排泄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在新丰镇净湘村,记者看到几名“老外”正在富兴家禽有限公司参观。经介绍,得知他们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康奈尔大学前校长等人在上海出席某论坛,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来考察“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南湖区农业经济局副局长陈焕介绍,这种模式是“南湖模式”更细化的一种:猪睡在由锯屑、砻糠和特殊菌种组成的“床”上,猪粪尿直接排泄在“床”上,特殊菌种就会快速发酵。等生猪出栏以后,将菌种等碎屑堆积净化,几天后又可循环使用,不需要任何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直接达到零排放。的确,近400头猪分布在5个“房间”,每天吃、喝、拉、撒、睡在猪舍内,但空气中却闻不到丝毫的臭气。
此外,还有由农业局下属公司牵头,成立“三沼”服务公司,组织槽罐车,对各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收集处理,然后再运送到相关茶园果园,实现畜禽排泄物的异地再利用的龙游“雄德模式”。
实际上,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养殖户来说,这四种主要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中。
省长的手机短信直面生产监管
“全省平均生猪价格略涨,但不同地区涨跌出现分化,其中萧山、秀洲、鄞州等上涨,而建德、嘉善、莲都等下跌。主要原因分析是生猪主产区老板和非主产区老板对后期形势的判断上出现了分化,从而影响到猪价变动。”采访中,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拿出手机给记者念了他当日收到的短信。
短信是省畜牧兽医局发来的,类似的短信会定期直接发送到分管副省长的手机中,扼要说明近日的生猪及其它主要畜禽产品的价格等情况。
浙江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工作责任体系建设,动物防疫工作也从传统的季节性防疫、应急防控向常年长效防控转变,保护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全国缺少市场预警!”茅临生一边指着手机一边说,“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畜牧产品产销、畜产品及饲料价格、动物免疫、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等内容的现代信息分析预警体系。”
青莲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海盐县新兴村,是浙江省最大的猪肉供沪基地,预计今年实现6亿元的销售额,其中95%来自猪肉产品,大约要消耗60万头猪。为了生产安全优质产品,公司从全程控制及标准化流程化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并在国内首先采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食品事业其实是一个道德事业。”作为浙江大学EMBA课堂里唯一的“猪倌”,总经理许明曙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个高危行业。在他看来,流程再标准,总是存在缺陷部分,这部分只能通过道德角度去调整。制度和流程是硬的,但人的执行是可以有弹性的,所以道德是一个额外的保障条件。
“必须加强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强产销监测和风险预警。”作为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茅临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
浙江畜牧模式可直接为中西部借鉴
对于养猪,民间有“赚二赔一”之说,意思是养猪大致三年一个周期,两年赚钱,一年赔钱。
在全国生猪产业普遍下滑,养殖污染、土地限制、动物疫病等瓶颈因素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凸现的情况下,浙江省畜牧产业却能够稳步发展,从事生猪饲养及相关产业的农户和企业的收入稳步提高。分析原因,茅临生说,国家和浙江省政府扶持畜牧业政策之多、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畜牧业快速恢复发展增效显着,得益于浙江率先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散养向规模经营转变,得益于浙江创新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的发展,得益于浙江立足长远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得益于浙江依靠科技创新推广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
浙江的畜牧业已经完成了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的第一次转型,如今正在推进畜牧业的二次转型,即由传统规模养殖向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转型。
针对当前社会对畜牧业认识的一些误区,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总结了四个理念必须统一:一是畜牧业要主动服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但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配套畜牧业的协调发展;二是现代农业必须要有发达的畜牧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畜牧业首先突破;三是必须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畜牧业中的问题;四是畜牧规模经营是土地节约利用的过程。
“中西部地区现正处于相当于浙江上世纪90年代初的转型期,他们遇到的问题比当时浙江要多、要难。但这也是个机会,要抓住机会适时推进规模化。而养殖污染、动物疫病、土地资源限制等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浙江并不是没有遇到过。现在浙江提出农牧结合,生态养殖,这对中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应该有借鉴意义。”“不应走浙江走过的老路,应两步并作一步走。”张火法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畜牧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较多,长期困扰着全国许多生猪饲养区,但这一系列难题却在浙江通过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方式正在破解。浙江,也正向畜牧强省挺进。
来源:农民日报
- 2012-10-11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 2012-09-27广东清远养猪协会成立六周年
- 2012-09-21珠海生猪主要供港澳 本地消费七成靠外采
- 2012-09-19广州增城划定生猪禁养区 1800多家猪场需撤离
- 2012-09-10广东肇庆市4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奖2300多万
- 2012-08-22猪农:适养区不愿接收猪场 能到哪里去养猪?
- 2012-08-22东莞生猪屠宰加工费下月起上涨 每头收费40元
- 2012-08-22拆迁令博罗养猪业迅速衰落 猪农欲撤离广东
- 2012-08-17广东花都区不鼓励发展零散养猪业
- 2012-08-17台风启德今日登陆广东 养猪户需做好防御工作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