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五个新矛盾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1-28 18:34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经济作物优势区域规划实施成果交流会上指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快速发展中反映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受疫病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一些养殖及加工龙头企业效益下降,带动力减弱。据对伊利、蒙牛、三鹿、光明等13家乳制品企业调查,近几年,市场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劳动力费用明显提高,乳制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与2005年相比,2006年白糖价格上涨30%,牛奶包装材料受原油涨价影响上涨55%。但鲜奶及乳制品的零售价格却变动不大,导致乳制品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奶农利益受到影响。
二是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订单的数量和质量虽有提高,但遇到市场波动违约现象仍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约束。联结企业与农户的服务组织有了比较大发展,但相互之间的利益保障还相对松散,运作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还不强,入会入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例偏低。涉农行业协会协调行业发展、约束企业自律、产业自我保护的作用不足。一些龙头企业带农、惠农意识不强,个别企业存在着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部分行业加工产能提升较快,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迅速提升,但同时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企业跨区域收购的扩大,也使加工原料的质量安全保障受到影响。
四是受国际市场变化、贸易壁垒影响,出口型龙头企业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已经引发一些国家更多的贸易限制措施。这些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有的甚至故意刁难、小题大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已趋向制度化、法律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负面影响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一些企业反映,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直接减少了企业收入。
五是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成长较快,对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各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等产业化组织成长迅速,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对加强和改善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秩序、公共服务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遵循市场规律,提高调控、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 2012-10-11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 2012-10-10增城整治猪场25问:不整治损害绝大多数群众利益
- 2012-10-065000万头总规模种猪公司诞生
- 2012-09-27广东清远养猪协会成立六周年
- 2012-09-26山东俩黑心商户猪饲料掺滑石粉被判刑
- 2012-09-21珠海生猪主要供港澳 本地消费七成靠外采
- 2012-09-19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论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 2012-09-19广州增城划定生猪禁养区 1800多家猪场需撤离
- 2012-09-10果汁企业汇源集团或将利用温氏畜禽粪便种果树
- 2012-09-10广东肇庆市4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奖2300多万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肇庆市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被认定为省 98
- 广东首家养猪合作社诞生记 52
- 天津市首家全自动养猪场建成 50
- 罗定加大投入扶持生猪生产 25
- 云浮郁南县养猪户投保率接近100% 24
- 湖南邵东重拳打击恶势力 平抑猪肉价格 21
- 世界最先进家畜精子性控技术落户河北 19
- 我国养猪行业未来发展分析 18
- 仔猪成本高涨,养?不养?农户进退两难 18
- 肇庆四会成省最大生猪产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