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21世纪畜产品结构调整分析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5-01-27 10:11
  • 编辑:超级管理员
  • 来源:
  • 评论
21世纪畜产品结构调整分析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谈到我国畜牧业发展问题时曾指出 ,农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农业工作的重点,畜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是“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在结构调整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并提出按本地实际,制定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要处理当前、着眼长远,把结构调整工作落到实处。 据报道,世界主要国家年人均占有的畜产品数量如下: 资料显示: 1.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和美国人均占有量,分别超过19.61和7.19千克。故猪肉的生产数量不能再增加,应提高出栏率和集约化经营管理,以增加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和改进猪肉质量,争取占有国外市场,并全面提高效益。 2.鸡蛋的人均占有数量超过世界5.82千克,在国内也趋向于平衡。近年来国内市场鲜蛋屡屡跌价,产品利润过于低下,农村养鸡专业户经常下马,种鸡、种蛋市场经常不畅,即表明了鸡蛋的生产应进行内部合理调整。 3.牛羊肉的人均占有数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有一定距离:牛肉低5.73千克,羊肉高出0.13千克。牛肉可适当发展,羊肉因国内市场拉动有力,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市场需求较旺盛,故可根据我国饲料资源和市场容量适度增加,满足需要。 4.我国牛奶(含羊奶)的年人均占有量比世界和美国分别少74.99和256.05千克,比日本和韩国分别少63.2和39.74千克,与世界平均水平和美、日、韩等差距均过于悬殊。所以要大力发展牛奶和羊奶的生产,增加奶产品。满足人民和市场的需要。在我国的畜牧业结构调整中,提出突出发展奶业是根据我国国情确定的。据笔者在近40多年工作中的体会,由于我国历史上的畜牧业基础,奶牛业比重太少,早期几乎没有专门的奶牛品种资源,奶牛均为国外进口品种,建国后虽有发展,但因1949年全国总产量仅21万吨,1979年才达到130万吨,约为每人占有1千克。故奶业的发展有广阔的空间。 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20年间全国的总产奶量年均增长速度为9.6%,表明我国的奶业潜力较大,20年的速度几乎翻了2倍,因此可以预计未来的奶业仍可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可达1500万吨,2020年可达到2800-3000万吨,接近1997年印度的产奶水平。 我国奶业发展潜力的具体内容如下: 1.牛奶增产潜力大:我国奶牛的单产偏低,据1997年FAO统计,每头牛年均产奶1570千克,而在集约化养牛业的城市地区的奶牛1989每头年均产奶达5458千克。而在美国的奶牛单产从1920年的3446千克增加到1990年的11844千克,即每年每头平均增加110千克。故未来的增产潜力是有很大空间。 2.生产牛奶资金周转较快。奶业可以滚动发展,不论是奶牛还是奶羊或水牛、牦牛、只要是生产鲜奶,均为每日、每月均有资金收回,故资金周转快。 3.牛奶的饲料转化效率高。与各种畜产品比较,生产牛奶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 资料表明牛奶的生产能量转化率最高;蛋白质转化效率排在第二位;而单位畜产品所需饲料最少。因此可以认为牛奶生产是饲料转化效率最高的,有利于快速发展。 4.用于生产牛奶的饲料资源广阔,可以充分利用,不与人争口粮,且可降低饲料成本。一般在奶牛的日粮中可有风干物质的50%为粗饲料。而猪、鸡、鱼等则为0-5%,且大部分食品、蔬菜、水草加工副产品均可为奶牛的饲料。在日粮组成的3-5%还是食盐、石粉、骨粉、或其它可食用的矿物质产品,加上50%粗料,则有近55%的日粮组成为非粮食产品。而在其余45%的所谓精料组成中,仅有约20-25%为粮食,如玉米或高梁、大麦等,其余20-25%则为油料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或工业加工副产品糟粕类饲料。 此外在奶业生产上,我国在建国后已积累了系统而成熟有效的科技成果,可以保证奶牛业和奶羊业的高效、优质运转。如: 1.1986年研制和推广了奶牛饲养标准与典型日粮配方,和中国饲料营养价值表。在生产中应用后可将饲料转化效率提高20-30%,生产成本下降10-30%,而营养代谢病则减少50%。为发展我国奶牛业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奶牛集约化饲养高效运转,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充分发挥奶牛产奶的遗传潜力。 2.育种工作:70年代以来成立了中国荷斯坦牛繁育科研协作组,开展有了有计划的联合育种工作。1987年三月由农业部组织了鉴定验收,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达品种标准的成年母牛305天产奶量平均为7152千克,乳脂率为3.56%,且其中良种登记母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为7897千克和3.57%。同时兼用型新疆褐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也进行了鉴定和验收。西门塔尔的杂交杂育工作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些良种是我国奶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3.有配套的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1)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1985年我国研制和颁布了该规范并确定为中国国标,使全国饲养高产奶牛有了技术依据。可进行规范操作,其可行性十分强,指导了全国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全国不断出现单产8000-8500千克的高产奶牛群。同时笔者于1985年研究了我国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技术,为具体饲养8000-9050千克单产的奶牛提供了营养参数。 (2)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大降低了犊牛培育成本,提高和保证了泌乳性能的充分发挥。1985年笔者参与的该项研究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该技术可用来具体指导生产单位犊牛培育技术,每头饲养成本可降低200-250元。且其终生泌乳量发挥良好,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在1994-1996年笔者又研制了犊牛代乳粉,用于饲养乳用犊牛。应用代乳粉培育的犊牛不仅每头降低了200元成本,且其生长发育、饲料转化效率均稍优于对照组,已在生产中广泛推广。 (3)集约化奶牛场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从饲喂、挤奶、清粪、供水、乳品处理保藏、运输一系列机模化、自动化的集约化奶牛场在80年代以来,最典型的全国已有3个。他们积累了高度集约化奶牛场的经营管理经验且其中有两个牛场成年母牛单产已达8500-8800千克,创我国高效奶牛场生产的最佳记录,并可为我国快速高效发展奶牛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 (4)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于90年代投入生产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脲酶抑制剂型添加剂。这是一种新型有机酸添加剂。该添加剂可提高粗蛋白质用于合成瘤胃菌体蛋白质的利用效率16.9%,453头泌乳牛的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25mg/Kg该添加剂,使奶牛产奶量提高15-16%。投入产出比为1:5?/FONT>6,效益十分明显,且牛奶质量良好,乳脂率提高3-5%,比重为1.028-1.029。 ②常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型添加剂。据刁其玉等报道,它可提高产奶量9-11.75%。约1-2千克/头。 ③稀土型添加剂。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有效稀土40-45mg/kg。泌乳牛(300头)的产奶量提高了11.82-15.03%。乳脂率从3.81提高到4.2%。 ④保护性蛋氨酸和赖氨酸。据陈华林、王运亨等报道,用该添加剂于日产25-30千克奶的牛,仍可提高产奶量9.10%,即每头牛每日增产2.4-3.2千克。 ⑤双乙酸钠。泌乳牛日粮中添加精料量的0.3%双乙酸钠,提高产奶量7.72-12.36%,(为1.8-2.96千克),且可提高乳脂率0.3-0.5%。 ⑥氯化钾。于夏季高温季节,奶牛日粮精料比重过高时,在其业料中添加0.3%氯化钾,可提高产奶量8.2%。 (5)受精卵移植技术的实用化。新疆畜牧学院已将该技术实用化,不仅可用低产奶牛繁殖高产母牛,且可以用黄牛繁殖良种(纯种)奶牛。这一技术若能普及则可加快奶牛单产提高的速度。农机研究院试验站千王庄牛场单产已达8800千克,其中不少牛为受精卵移植的后代。可见该技术可以快速改变奶牛产奶量水平。 (6)户外犊栏的推广应用技术。该技术国内同行称为“犊牛岛”。用该法饲养犊牛,成活率可达99-100%。该方法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可以保证牛群快速增长。提供牛群更新的牛源。据统计奶牛的终生利用胎次约为4-5次胎,即牛群的年更新率为20-25%。除了上述技术措施以外,牛奶的价格体系和保藏、运输、销售、加工等体系,饲料生产、加工、调制体系;全面技术服务体系等,建国以来我们已积累大量经验;但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有待同行和有关研究单位去总结、研究、提高,以适应奶牛业,乃至乳品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保证奶牛业不断发展与提高。有以上经验和技术储备,农业部领导提出 的“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方针一定可以实现。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
更多>>论坛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