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增城首家年出栏量超过10万头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广州德盛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以下简称广州德盛),在该市增江街大埔围村开工建设。2013年1月,该养殖场被大埔村村民围堵下,被迫停工。
广州德盛
投1300多万搞污水处理
而究竟增城市政府引进的广州德盛在环保方面有何独到之处呢?据该公司相关人员透露,公司将建立“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的循环型种养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费”。同时,投资1300多万元购置治理污水的设备,处理后达到二类水的标准,并建立沼气发电厂。
“临近年关,工程队提前放假回家而已。”对与当地村民冲突的传言,广州德盛相关负责人表示,猪场建成将可为拓宽本地村民就业渠道,可创造250多个就业岗位,与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是一致的。
据悉,广州德盛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年出栏三元瘦肉型商品猪10万头以上。项目还包括一个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的储备基地,以及一个年屠宰36万头的自动化生猪定点屠宰厂。
中小养殖户
为何只准他们养?
“为何广州德盛能养猪,我们却不能养?”大埔围村附近的养殖户徐景明(化名)怎么都想不明白,在自己猪场被拆后,政府就在家门口建起了猪场。“我的猪场虽然仅有80头母猪,但粪污都是用于浇灌自家菜地,没有污染可言。”徐景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政府一直强调环保,虽然自己猪场粪污都还田,但因硬件设施不过关而领不到环评证,最终也落入非法猪场而被拆的结局。
根据增城市政府的统计,增江街共有生猪养殖场(户)388家,存栏量8万多头。在这些养猪场中,仅有3家经过环保部门审批,8家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32家办理了动物防疫合格证。
按照增城整治散小乱猪场行动的规定,没有过环评的猪场一律得整顿或关闭。“小养殖户很难有资金去购买环保设施。” 增江街另外一个养殖户告诉记者,政府引进的大养殖场,环保压力比小养殖场更大。
“10万头的年出栏量,600亩的地方能够消化粪污吗?”该养殖户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自从广州德盛开建后,附近有猪农以各种形式抗议该猪场的建设。甚至围堵不让其工程车通过。“大场一建,我们就得走了。”养殖户认为,政府一边拆猪场,一边又引进如此大规模的猪场的做法,让不少猪农从心理上一时接受不了这现实。有人尝试各种方式抵抗拆迁无果后,将这种“愤愤不平”的情绪矛头直指广州德盛。
增城市政府
建场需七部门审核同意
根据规划,增城将引进1-3家规模化猪场,而在该市建规模化猪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环保方面有何具体的要求呢?
对此,增城市政府生猪办表示,首先,增城生猪养殖场兴建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按程序报增城市环保局审批。市环境保护局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时,要征求生猪养殖场所在地的镇政府意见。
项目建成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通过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并领取《排污许可证》。
而猪场的建设手续也需要各部门的审批。有意向建猪场的单位,得将相关材料送往增城市生猪养殖规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生猪办)审批,市生猪办收到以上申请材料后,组织市规划、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务、发改物价等部门进行评审,具备兴办条件的,同意其兴办;不符合兴办条件的,告知企业不具备兴办条件的理由。
除此之外,对引进的猪场有企业的投资资金、技术等要求。根据增城市政府日前印发的《增城市兴办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指南》相关规定,年出栏量10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并出具银行存款证明;年出栏量3-10万头以内的生猪养殖场,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并出具银行存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