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毒不断改变,养猪业仍面临威胁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8-01-25 17:17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美国 - 去年春季开始明尼苏达兽医诊断试验室一直在检视一种蓝耳病(PRRS)病毒的新毒株,这种毒株对养猪业的威胁可能将会持续到2008年.“蓝耳病控制的难点在于,这种病毒总是在变,所以在免疫接种和治疗之前,必须咨询当地兽医专家,因为不同猪场之间的病毒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明尼苏达大学养猪推广专家Mark Whitney说。
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内科学院的兽医学教授Bob Morrison博士也同意这种观点。在最近明尼苏达猪场指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中,他说,蓝耳病毒总是出现新的毒株,这是控制这种病的难点所在。 蓝耳病毒在不停地变异。如果病毒特征不发生大的改变,原有疫苗仍然有效。但如果发展成新的毒株,原有疫苗的效果就成问题了。 “基本上不同的毒株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病原特性,”Whitney说。“不同毒株间存在共性和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大。”
临床症状严重.这种新毒株,称为'1?2'毒株,与以前的毒株略有不同,可以鉴别出来,并且导致的临床症状非常严重,Bob Morrison博士说。
PRRS病毒可造成死胎、木乃伊胎、第三期流产,以及断奶前死亡率升高。还会造成生长猪的呼吸道症状以及免疫下降,使断奶和生长阶段更易发生其它疾病。 “这可能并不是蓝耳病新毒株产生、传播的唯一特例。可能还存在其它的变异毒株,”Whitney说。 然而,这种毒株和其它的毒株不一样,兽医专家和养猪生产者一直在跟踪、研究这种毒株。 “和其它大部分病毒一样,这种病毒也喜欢寒冷的温度,但同时也需要湿度。进入晚秋和冬季之后,气候条件对这种病毒更加适宜,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更长的时间,带来更多麻烦,”Morrison说。
Morrison说养猪业者正在学习怎样一起合作来对付蓝耳病。明尼苏达的两个地区 - 斯蒂芬郡和赖斯郡 - 这里的兽医和养猪业者一直在保持沟通,当蓝耳病发生的时候他们共同合作来控制疾病。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某个猪场可能从种猪群当中根除了蓝耳病,但尽管采取了很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后来还是会再度感染。
“养猪业者正在学习相互合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Morrison说。“我们希望每个猪场都尽最大的可能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止蓝耳病感染的发生。”
来源:全国食品网
- 2012-10-11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 2012-10-10增城整治猪场25问:不整治损害绝大多数群众利益
- 2012-10-065000万头总规模种猪公司诞生
- 2012-09-27广东清远养猪协会成立六周年
- 2012-09-26山东俩黑心商户猪饲料掺滑石粉被判刑
- 2012-09-21珠海生猪主要供港澳 本地消费七成靠外采
- 2012-09-19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论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 2012-09-19广州增城划定生猪禁养区 1800多家猪场需撤离
- 2012-09-10果汁企业汇源集团或将利用温氏畜禽粪便种果树
- 2012-09-10广东肇庆市4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奖2300多万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