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生猪长效增长机制的思考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2-22 16:31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从长阳县人均出栏生猪1.36头想到的
今年,湖北省长阳县生猪出栏56万头,人均1.36头,乡村人口人均1.65头,比2004年净增23.6万头,增长73%,年递增20%。长阳县发展生猪生产的条件,在全省是比较差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比全省平均少100多斤,不到粮食主产区的50%。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力11万人,占总劳力的55%,与全省比例相当。而且山大人稀,交通运输环境比平原湖区差。在这样一个条件下,长阳的生猪生产为何能走在全省前列,保持稳定大幅增长呢?这里仅从借鉴长阳的作法,就如何建立生猪生产长效机制作些初步探讨,以便更好决策,更好地推进生猪生产大发展。
一、坚持农户适度规模养殖与分户散养并重的方针
发达国家是工厂化养殖取代千家万户散养,每个劳动力年生产肉类3-4吨。我们必须面对我省农村比重大、农户多而分散和资本不足的实际,实事求是地确立生猪生产的指导方针。长阳县今年出栏生猪500-3000头的农户有23户(3000头的仅1户),100-500头的92户,50-100头的1181户,适度规模养殖量18万头,占全县出栏量的32%,其中年出栏50-500头的占规模养殖的81%。家庭养殖38万头,占出栏总量的68%,户均3.4头。这种养殖布局,可能是我省比较科学合理的养殖结构,就是农户适度规模养殖与分户散养并重。
现代工厂化养殖,投资大,占地多,建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投资600万元,占地80-100亩,而且猪粪污染难以处理。一个饲养500-600头能繁母猪、年出栏万头肥猪的大型养殖场,需要5000亩左右的农田消纳猪场生产的粪污。如果工厂化养殖太密集,或建在城镇周围,必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近两年,广东因为粪便污染关闭了1600多个大中型猪场,近日东莞市“禁猪令”引起社会广泛争论,这些信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湖北实际看,现代工厂化养殖宜精不宜多,宜种(种猪)不宜肥(育肥猪),宜乡不宜城郊。
农户适度规模养殖,有广泛的适宜性、适应性,无论是农村的哪个区域,一个农户年出栏300-400头生猪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养殖规模,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投资压力不是很大,还可以促进农村劳力分工分业。我省推崇的“150”生猪养殖模式和汉川温氏集团专业户养殖模式,就是很好的实例。如果每个县市抓好1000多个年出栏生猪400多头的规模户,100多个年出笼5万只肉鸡的规模养殖户,全省仅此规模就可出栏生猪4000多万头,出笼肉鸡5亿多只。对农户适度规模养殖,要提倡自繁自养,自配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
农民家庭少不了残菜剩饭,户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可作猪饲料的农副产品,有传统的养猪习惯,一户饲养2-3头猪并不要很多投入。长阳县11万农户,不养猪农户只有1万户,散养数量达38万头,占总规模的65%,散养户户均出栏生猪3.8头,农户散养比例和数量,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在江陵资市镇调查,该镇是粮棉主产区,7000农户,3万农村人口,一年仅出栏生猪4300头,户均出栏生猪仅0.6头,大约60%的农户没有养猪。黄梅县分路镇1.2万农户,连同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仅1万头;我们走访的几个村,60个农户,只养猪1-3头的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大的反差?主要是因为社会化服务没跟上。很多地方的很多农民,因害怕死猪而不养猪,有的愿意养猪而猪苗很难购买。长阳县生猪疫病控制较好,农民在户养几头猪中得到了实惠,农民猪肉的自给率已占到60%。全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的数量与长阳相当,而人均出栏数量比长阳少0.8头,差就差在散养上。空白户增多,大量农户不养猪,已影响到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二、抓好“种、料、防”三大环节,让农民放心养殖
种植业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产,畜牧业主要是依靠人的作用的生产,畜牧业的可控程度比种植业高出许多。只要把品种、饲料、疫病防治三大要素抓到位了,畜牧业就能快速发展。
良种。良种是生猪生产的基础,是大幅度提高畜牧生产力,畜产品品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几乎所有环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都与良种有关。在长阳县,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足,母猪品种优良,以长×大二元杂交母猪为主。他们靠社会力量,5年即兴建了3个种猪繁殖场,繁殖群母猪存栏482头,每年向社会提供生产群母猪5000头左右,已形成繁殖群、生产群、良种公猪配种相配套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足够支撑生产群母猪更新换代和社会商品猪发展对猪苗的需要。去年底,全县能繁母猪存栏24891头,现在发展到3.4万头,为全县每年出栏60万头奠定了基础。就全省而言,突出矛盾是繁殖群母猪数量不足,生产群母猪品质不纯,保证不了生产群及商品生产的需求。一个年出栏4000万头的生猪大省,如果没有200万头的经产母猪、上10万头种公猪、80万头后备母猪是难以实现生产目标的。因此,发展种猪,建立完善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已迫在眉捷。
饲料。饲料是决定畜禽生产速度,关系出栏率、出笼率、产蛋率和饲养效益。一个万头养猪场,料肉比每提高0.1个百分点,一年就要多消耗饲料100多吨,增加饲养成本20多万元。全价配合饲料与传统饲料养殖方式相比,料肉比、育肥率、出栏率都要相差一倍以上。在长阳,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饲料实现了自加自配自用;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都添置了饲料粉碎机,靠购买浓缩饲料由自己混配成全价饲料;即使是散养农户,浓缩饲料的入户率也比较高。全价饲料的普及推广,确保了全县生猪出栏率保持在150%以上。同时,能量饲料品质较优,当地自产的1亿多斤玉米,几乎全部用作饲料转化成猪肉。但就全省而言,生猪饲养的料肉比相差很大,水平高低相差1-2个百分点,全价饲料普及率不高已成为影响生猪生产力的重要原因。解决饲料供应问题,一要调整种植结构,尽可能多地发展玉米、大麦,将玉米进入工业饲料生产,将大麦进入农户粉碎养殖,缓解我省每年调进40亿斤玉米的矛盾。二要建立大宗能量原料交易市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饲料批发市场、专用货场、专用码头,转变各自为战、相互竞价的矛盾,实现由多头分散调入向统一调进转变,减少调入成本,降低饲料价格。三要普及配合饲料喂养畜禽知识,把预混料、浓缩饲料和配料知识送到猪场、农户。
防疫。这几年,不少地方已尝到疫病为害的苦头,死亡率大大超过应该达到的控制水平。这既有生猪疫病趋向复杂的实际,一些地方防疫免疫工作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长阳县,每个乡镇有4-5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组成畜牧兽医服务站,并聘请若干名防疫人员,常年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工作。县人大制定地方自治法规,规定对重大畜禽疫病全部实行免费防疫。县财政每年安排290万元(超过省政府规定的县级财政安排防疫经费的12.2倍),免费提供防疫药品药械,免收农户防疫注射费,每年给防疫注射人员按每头兑现1元劳务费,确保了生猪五大传染病防疫密度达到100%,生猪死亡率降到1%左右。长阳的作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三、以人为本,努力提高畜产品卫生安全水平
这主要包括产品卫生安全和养殖污染两方面。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已影响到我国国际声誉和国际贸易。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禁止进口我国的猪牛羊肉;俄罗斯肉类非常紧缺,但对我国的猪肉进入不准鲜销鲜卖;韩国一直将中国畜产品视为检疫区……。因此,在发展生产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卫生安全。首先,要有现代卫生安全意识,增强抓好卫生安全的紧迫感。从生产布局、模式选择、技术路线、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都要强调卫生安全。第二,要进行危害分析,抓好关键控制点,就是逐步推行HACCP体系,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绝不能使用违禁兽药和添加剂。第三,要加强源头控制,建立产品生产、加工流程登记、追溯制度。
消除畜禽粪便污染,防止广东“砍猪场”、东莞“禁猪令”在湖北重演,应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污染问题不解决,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一是合理布局和适度发展大型养猪场。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建场,大型养殖场不应靠近城镇郊区和交通干线,养殖方向应以母猪生产为主,为社会生产提供种猪保障。商品生产主要依靠农户适度规模养殖。二是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与建沼气池的结合,确立凡养猪必建池的工作目标。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用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既可消除粪便污染,又能增加农村能源;既能净化村庄环境,又能提高肥效;既能杀灭血吸虫虫卵,又能增加农民收入。长阳11万农户,已建池2万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民自己投资兴建的。下一步,应筹集各方面更多的资金,促进户用沼气池、养殖场中小型沼气工程、农村中小学和敬老院福利沼气池全面推进。
四、突破加工,靠产业化经营增值增效争市场
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的意义在于:调节市场,均衡供应;适应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增值增效,实现多赢;转移劳力,壮大县域经济。无论是解决“卖难”,还是提高养殖效益,都要把着力点放在畜产品精深加工上。我省猪肉仍处在浅层次的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刚刚起步,加工值与畜牧产值之比大约为0.9:1,低于全国1.5:1和发达国家3-5:1的水平。全国过10亿元的肉类加工企业53家(其中50-100亿元的6家),我省只有一个过10亿元的企业。我国百人年均消费猪肉火腿0.28只,仅相当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消费量的1/300。畜产品加工具有超长远性、超低风险性、超大规模顾客群体。“三性”决定了畜产品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要明确加工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传统肉制品(腌薰制品)、功能性肉制品、小包装分割肉和皮毛、内脏、血液、骨组织的加工。第二,引进实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大品牌,抢占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第三,建立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相衔接的产销对接制度,靠龙头企业和到位的技术服务,推进标准化无害化生产。第四,放开生猪和肉制品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建立绿色通道,搞活农产品流通。第五,制定和落实猪肉精深加工优惠政策,降低税收和工商管理费标准,对农民自养自宰自食的生猪,在强化产地检疫的前提下,免收各种税费。
五、建立生猪补贴制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今年,国家和地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猪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调出大县奖励、母猪补贴与保险、规模养殖补贴等,对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粮稳安天下,生猪与粮食一样,对社会稳定、物价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部生猪生产规律课题组研究,每当GDP增长速度超过10%时,生猪生产和市场格局都要经历一次大的高峰期,每当GDP进入平缓增长状态时,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都要进入低谷期。掌握这一发展规律,稳定生产,稳定市场价格,关键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稳定完善原有补贴政策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生猪补贴制度。
1、重视种猪生产,完善母猪补贴制度。按照生猪生产发展目标,按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18头仔猪的数量,分层次建立母猪生产群、繁殖群和纯种繁殖(祖代猪场)相配套的繁育体系。我省种猪纯繁的基础很好,规模较大,但母猪繁殖群发展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导致一些地方生产群母猪或数量不足,或质量低下。没有合格的、数量充足的标准繁殖群母猪,就不能保证生产需要和品质要求。要在做好种猪繁育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可考虑对新增繁殖群纯种猪、新增生产群母猪给予补贴。即使全省每年新增2万头繁殖群母猪、新增和更新20万头(按实际新增量计算)生产母猪,每头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100元,全省也只需财政补贴3000万元左右。这是基础的,影响生产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只要生产母猪上去了,就能促进生产稳定发展。
2、推广生猪改良技术,建立生猪人工授精补贴制度。合格的生产母猪与合格的种公猪相配套,才能生产出好的猪苗,才能提高出栏率、产肉率、瘦肉率。要在实行种猪生产鉴定的前提下,加快推广人工授精技术。饲养一头种公猪,一年需饲料费用2000多元。减少种公猪数量,节省饲养成本,提高商品猪品质,唯一的出路是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猪自交的比例大约为1:30,而人工授精可提高到1:100,仅此一项,全省即可节省饲料成本近2亿元。要鼓励扶持兴建生猪人工授精站,对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种公猪给予补贴。
3、加强生猪防疫,建立重大疫病免费防疫注射制度。为调动兽医防疫人员和养殖户防疫注射的积极性,确保生猪重大疫病不流行,应尽快对生猪五大强制性免疫疫病实行免费防疫。可参照长阳县的作法,从明年起,按每个农户10元的标准落实防疫经费,由省、县两级财政各负担一半,即省、县两级各安排预算5000万元。
4、严格控制生猪粪便污染,建立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补贴制度。户用沼气池建设国家和地方实行补贴政策,对解决散户饲养污染已取得较好效果。随着专业化规模养猪的发展,猪粪污染紧迫性日趋严重。要因势利导,发展中小型沼气工程,逐步加大联户应用沼气的工作力度。应按照高于户用单位沼气池的补贴标准,对沼气工程予以补贴。
5、加强购销宏观调控,建立猪肉储备补贴制度。生猪生产有其客观规律性,在产销波动中政府应通过“有形的手”加强调控。可参照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作法,当生猪市场价格下降到盈亏点以下时,由政府指定大中型猪肉加工企业按一定的价位予以收购储备,如果出现亏损,由政府核实买单。
- 2012-10-11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 2012-10-10增城整治猪场25问:不整治损害绝大多数群众利益
- 2012-10-065000万头总规模种猪公司诞生
- 2012-09-27广东清远养猪协会成立六周年
- 2012-09-26山东俩黑心商户猪饲料掺滑石粉被判刑
- 2012-09-21珠海生猪主要供港澳 本地消费七成靠外采
- 2012-09-19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论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 2012-09-19广州增城划定生猪禁养区 1800多家猪场需撤离
- 2012-09-10果汁企业汇源集团或将利用温氏畜禽粪便种果树
- 2012-09-10广东肇庆市4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奖2300多万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天津市首家全自动养猪场建成 50
- 深圳:4家大型屠宰厂年内开建 49
- 粤黔签署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协议书 逐 42
- 山东省最大的种猪场在乳山开工建设 38
- 罗定加大投入扶持生猪生产 25
- 云浮郁南县养猪户投保率接近100% 24
- 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探析 20
- 世界最先进家畜精子性控技术落户河北 19
- 湖北出台生猪生产优惠政策 16
- 增城:百头猪一夜被盗 损失十几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