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面对肉价上涨 市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7-12-01 20:54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面对不断上涨的肉价,市民的餐桌发生了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民餐桌上红烧肉、排骨少了,鸡、鱼和虾多了。

  上周天的中午,记者在李阿姨家的餐桌上看到,红烧带鱼、酸辣白菜片、肉炒蒜苔、外加一个鸡蛋柿子汤,4个菜包含了荤素。而以前,桌上少不了排骨或者红烧肉,猪肉总是餐桌上的重头戏。李阿姨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星期家里最多买一两回猪肉,而鱼、虾、禽、蛋,时鲜蔬菜多了起来。李阿姨说,每周五外孙中午要来吃饭,外孙爱吃肉,以前每周都要吃一次,现在半个月吃一回。 “以前10元钱的排骨能做一大盆,现在做一顿排骨得20多元。尽管买菜时精打细算,但每个月的菜价消费还是比以前多了100多元。”

  面对不断上涨的肉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反映都很平静。部分市民家中吃鱼、吃菜的多了,吃肉的少了一些。家住龙兴嘉园的闫女士发现,原来买三四十元的菜就能给一家人做出有荤有素的丰盛菜肴,现在虽然也能做得出来,但桌上的肉菜明显打折了。由于猪肉贵,闫女士开始把目光转向鸡、鸭、鱼类了,“身体胖吃清淡点更好”。

  在随机采访中多数市民反映,肉毕竟吃习惯了,是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他食品不可替代的,尽管价格上涨了但也少不了,只能少买点。肉价上涨后,餐桌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中低收入家庭。做装修瓦工的徐师傅告诉记者,他是重体力劳动者,需要每天吃肉补充体能,不过现在也买的少了:“肉价太高了,我们现在经常买只整鸡来烧,这样开支省一点。”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