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种动物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5-01-27 10:11
- 编辑:超级管理员
- 来源:
- 评论
我国特种动物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
特种养殖是近20年崛起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养鸽热揭开特种养殖的帷幕后,至今已经形成特种禽类、特种兽类和特种水产养殖并驾齐驱的局面。
1特养现状分析及养殖预测
对当前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可发现,大部分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但提醒广大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避免盲目发展。
目前,梅花鹿、马鹿、小尾寒羊、肉狗、肉兔、小型猪、香猪、麝鼠、果子狸、竹鼠、蛇、蛤蜊等养殖在我国有一定的规模。梅花鹿、马鹿近年来受国外冲击,使我国所产的鹿茸及其制品销售受阻,不宜盲目发展。小尾寒羊已进入商品生产阶段,引种者越来越少,发展趋于平稳。全国肉狗养殖近年剧增,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发展势头看好,但应防止技术上的伪科学和炒卖种畜。肉兔销售一直较好,1997年全国曾发生养兔热,引起了这两年养兔业的下滑,今后其发展将趋于平稳。小型猪、香猪、麝鼠、海狸鼠、竹鼠等近两年来都被炒卖种畜者利用,消费市场和加工滞后,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全国存栏量逐渐减少,预计未来若干年中不会有太大发展。果子埋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目前不易发展。蛤蜊人工养殖前景看好,但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加强马、驴、猪等的养殖和开发工作及野猪、豪猪的入了养殖技术开发利用研究。
我国特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肉鸽、鹤鸿、乌骨鸡、火鸡、珍珠鸡、山鸡、野鸭、野鹅、鸵鸟、孔雀、褐马鸡、金鸡(红腹锦鸡)、贵妇鸡、中华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观赏鸟等。其中肉鸽销路一直看好,市场平稳,肉鸽养殖趋向稳中有升,并以白羽王鸽更为走俏,预计肉鸽养殖将白玉米、豆类的主产地区发展,并将步入产业化。鹌鹑、乌骨鸡等已成为大众普及的餐桌食品,将平稳发展。火鸡目前全国存量较少,由于其体型较大,给市场销售带来困难,预计发展缓慢,但作为新的食品源,前景是好的。珍珠鸡由于肉质粗糙,昼夜啼叫等缺陷,会影响其发展,呈下降趋势。山鸡销路一直看好,市场价格稳定,将平稳发展。鹤鸩市场日趋增大,将有更大发展。孔雀全国存量极少,蓝孔雀发展食用前景不明。鸵鸟由于饲养成本高,商品肉的市场有限,引种量越来越少,预计发展速度将日趋下降。野鸭市场稳中有升,绿头野鸭更为突出,并已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发展前景看好。褐马鸡、金鸡(红腹锦鸡)属国家保护动物,食用开发前景不稳,更不易形成产业化。贵妇鸡市场好,全国存量少,预计将不断发展。黑丝毛乌骨鸡迎合黑色食品潮流,发展呈上升趋势。观赏鸟养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一定市场。中华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均属我国稀有鸡种,开发潜力很大,但应注意研究消
费市场变化。
2 指养存在问题
2.1发展特种养殖业的自然性、盲目性突出
特种养殖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使不少养殖户喜目围着“热点”转,蜂拥而至,追求高效益,但结果却造成效益急速下滑,直至亏损。更有甚者,对于一些新奇品种,没有经任何市场调查和技术论证,仅凭一些单位和个人大肆宣传或高价“炒种”的信息介绍,就盲目上项目搞养殖,结果造成市场过剩。
2.2 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
目前的特种养殖大多数为家庭作坊式养殖,规模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差,没有规模效益,大多不能像梅花鹿、乌鸡养殖能形成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技术力量也较薄弱,从品种、设备、饲料药品到产品加工,只是围着经验转,没有突破创新。
2.3 市场价格的波动对特种养殖业有较大影响
近几年来,特种养殖各品种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如一些鸵鸟养殖场,在价高时高价购种,投入大量财力,经过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存栏数量增长很快但与此同时市场价格也下降很快,销售困难,效益下降,甚至亏损。
3 对于发展特种养植的几点建议
3.l 发展特种养殖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与市场接轨的力度,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道路。要走出单纯以“炒卖种畜”盈利为目的的怪圈,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咨询,掌握养殖技术,才能稳步发展。
3.2 加强对特种养殖业的管理和指导
目前,我国特种养殖业管理分工不够明确,各地参差不齐。各级政府要理顺特种养殖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指导,增加投入。畜牧部门要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固定专人,搞好调查研究、信又收集、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及宏观调控知道等工作。
3.3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品种,量力而行
从事特种养殖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信息意识,要发展大众需要的和当地没有的、有发展潜力的品种及产品。作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力创名牌产品。切不可跟着感觉走,盲目围着“热点”转,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
3.4 降低成本,进行商品化生产
特种养殖产品售价较高,消费对象单一,一般居民很少问津,制约着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特种养殖应在保持各自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成本,走商品化生产之路,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保证适度的利润,让一些合适家养的品种尽快走进千家万户饲养,同时,又让千家万户来消费。充分开拓巨大的潜在市场,对发展特种养殖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5 抓好科技投入,拉长产业链条
特种养殖业生产经营者多数没受过良好专业培训,只是靠长期积累的经验来经营管理。不利于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常导致品种原有特性退化,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因此,各级专业技术部门在抓管理的同时,认真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素质。并从品种繁育、饲养管理、饲料配方、产品加工开发及包装增值等方面下大功夫,拉长产业链条,以获得更好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警惕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
下一篇:“农民”概念引发的思考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相关阅读:
- 2012-10-11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 2012-10-10增城整治猪场25问:不整治损害绝大多数群众利益
- 2012-10-065000万头总规模种猪公司诞生
- 2012-09-27广东清远养猪协会成立六周年
- 2012-09-26山东俩黑心商户猪饲料掺滑石粉被判刑
- 2012-09-21珠海生猪主要供港澳 本地消费七成靠外采
- 2012-09-19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论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 2012-09-19广州增城划定生猪禁养区 1800多家猪场需撤离
- 2012-09-10果汁企业汇源集团或将利用温氏畜禽粪便种果树
- 2012-09-10广东肇庆市4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奖2300多万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