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2003年第三季度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5-01-27 10:11
  • 编辑:超级管理员
  • 来源:
  • 评论
2003年第三季度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  一、 第三季度玉米市场供需情况   1、国内玉米产量下降。   9月份,我国各产区玉米相继进入成熟期,部分地区已经收获上市。今年是我国近年来灾情最为复杂的一年,东北春旱,淮河夏涝,华中地区旱涝兼发,华北、黄淮东北秋季低温。预计夏粮总产量:9622万t,比上年减小240万t,减幅2.4%。秋粮单产比去年下降1%,今年粮食总产量4.4亿t,其中玉米产量预计1.14亿t,同比降低6%,是95年以来是量最低的一年,但玉米在粮食总产量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今后在粮食市场将越来越活跃。   2、玉米出口增加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03年1~9月份,中国玉米出口达到1071.8万t,比2002年同期增长50%。2002/03年度(2002年10至2003年9月)中国玉米出口为1524万t(日历年度玉米出口将达1300多万t)。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包括韩国(662,028t),马来西亚(163,235t),日本(155,748t),伊朗(155,513t),印度尼西亚(52,891t),北朝鲜(86,712t),埃及(58,520t),孟加拉(22,321t)。   3、需求变化   今年国内玉米需求刚性增长。目前预计工业用玉米突破160万t,饲料用玉米约9600万t,食用玉米0.72万吨,种用1.8万吨,损耗0.8万吨,国内总消费约1.3亿t左右,加上今年出口将达1524万t,故2000年度以来我国玉米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需求缺口主要通过库存方式来补充。现在国内玉米的库存水平随着需求增加而逐年下降,已下降到90年代上半期的最低点,但总量还是较充足的。   玉米库存的承载主体:粮食部门承担较大比例;玉米库存的空间结构:东北地区占绝对大的比例,占70~80%,黄淮占10%左右,南方更少,各省玉米产量都在下降,这样强化了东北地区对玉米市场的操纵控制能力,今年河南、山东玉米产量的下降导至河北、山西玉米市场影响加强。承担主体及地域分布的不合理,会加剧以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幅度.。   二、 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   支撑玉米价格上涨的利多因素:   1、 玉米减产、库存下降、消费需求增加是导致玉米价格上扬的主要因素。   2、 玉米出口量加大,一直是今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支撑因素。   3、 植物蛋白价格飓长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当前豆粕、鱼粉、赖氨酸、蛋氨酸价格全部大幅上扬,由此,刺激玉米价格上扬。   4、 东北地区运力紧张,东北地区在大豆和玉米进入市场后,每年都会遇见运力紧张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因为南方玉米的库存已经告罄,北方的玉米运不出来,所以,南方玉米短缺严重,价格拉升而高。   5、 国家政策的调整, 国务院决定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并适当提高保护价,这注定了今年新玉米的基础价格。   6、 国际航运上涨也是导致玉米及豆粕等原料上涨的因素之一。   7、玉米库存明显减少。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玉米库存总量大约为5000万吨,比上半年的7000-8000万吨,减少2000-3000万吨。   由于受上述因素影响,总之玉米的低价运行将已成为过去。   8、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加快,玉米需求继续扩张。   玉米价格上涨的利空因素:   1、黑龙江省在7月16日,举办了2002年以来国内最大规模的陈玉米竞价拍卖活动,这对第三季度稳中趋涨的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构成一定的打压;   2、由于SARS的影响,使国内饲料行业恢复缓慢;也成了抑制第三季前阶段玉米价格。   今年四年1月到10月玉米批发价格及部分产区、销区的批发价格请分别参见表1、图1、图2。   表1 2000~2003年玉米主产区二等玉米批发市场平均价格 单位:元/t    表1 2000~2003年玉米主产区二等玉米批发市场平均价格 单位:元/t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0年 841 824 802 788 769 810 842 857 890 933 933 971 2001年 1000 1030 1065 1090 1094 1144 1165 1157 1124 1058 1026 1013 2002年 953 973 998 995 1006 1033 1018 1003 970 940 960 990 2003年 1030 1019 1050 1048 1027 1026 1041 1023 1063 江苏饲料工业二十余年 江苏的饲料工业由70年代末开始起步至今已历时20余年,回望这20余年中有发展快速增长的的鼎盛时期,也有持续徘徊的稳定阶段。现如今,则进入了饲料安全、产品优化、产业升级的发展格局。 1、饲料工业的起步与沿革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食加工后的副产品作为饲料,为粮食部门经销,商品饲料由此启始;1955年江苏省政府组织全省32个生猪定点生产县,商品猪返还饲料由当地食品部门计划供应;1957年起粮食类、饼粕类、糠麸类饲料由粮食部门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供应,形成饲料管理机构,有了饲料市场;1958年粮食厅设立饲料处,各市、县粮食部门也先后成立饲料科(股),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营销;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江苏经济重新复苏,开始发展新兴的饲料工业,由省计经委牵头,粮食系统主办,各行各业扶持发展;1983年由美藉华人赠送饲料粉碎机、混合机等三大设备,在南京建立了江苏第一座大型配合饲料和预混合饲料厂;同年省计经委和科委联合下达委托省农科院牵头组织粮食、农林、商业、化工、医药等有关部门开展全省饲料资源摸底普查工作;1984年省粮食局撤消饲料处,成立江苏省饲料公司,各市、县相继成立公司(科),形成初步的江苏饲料厂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同年省饲料公司组织粮食系统饲料生产管理人员在苏州开办第一期饲料科技培训班;1985年江苏省政府为加强领导,促进饲料工业发展,成立领导小组,由一名主管副省长挂帅任组长,粮食局、农林厅、轻工局、商业厅、化工厅、医药公司、财政厅、银行等有关部门各推荐一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邀请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指导,以科技指导生产。嗣后每年由省政府分别在淮阴、常熟、海安、盐城等地召开饲料工业发展的交流年会;1985年11月南京预混合饲料厂建成投产,有了第一批地产的预混合饲料;1986年3月江苏省饲料工业协会成立,行业归口省计经委食品饲料处和协会合署办公,从此,江苏饲料工业从组织领导、行业管理、普及饲料科技、发展饲料企业等各个方面的生产管理体系日臻完善;1989年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成立饲料营养专业委员会(简称饲料营养研究会),从此饲料科技工作主要由研究会运作,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嗣后研究会和协会经常联合举办年会活动;1989年南通如东县饲料厂与泰国正大饲料集团洽谈建立合资厂,1990年初正式批准建厂生产,成为江苏省第一座中外合资饲料厂;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扩大招商引资,江苏不少地区先后建立起饲料合资企业,国有的中小型饲料厂受到冲击,生产徘徊不前,先后改制转产,延续至今形成饲料行业上独资厂和国营厂占少数,股份制企业、合资厂和民营厂占多数比例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市场分割态势。 2、饲料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我省饲料工业建设在省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发挥城市和农村两头优势,国有、集体、民营、私营一起办,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一起上的方针,从1979~1988年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上形成了饲料工业生产体系。据1990年统计,全省通过新建、改造、完善工艺建成223座饲料加工厂,时产5吨以上的有56座厂,每个市县都建有一、二座万吨级的饲料厂,年双班生产能力达440万吨;全省饲料工业总产值97.45亿元,创利税2.89亿元,其中加工工业产值82.4亿元,利税2.27亿元;饲料添加剂工业2.4万吨,产值1.2亿元,利税952万元;饲料原料工业产值12.88亿元,利税3853万元,开发各种饲料资源261万吨;饲料机械工业产值9662万元,利税1391万元,生产各种饲料机械1.12万台(套)。江苏饲料工业发展10年间国家投入资金2665万元,省内投资5317万元,各级地方投入15133万元。省政府和省粮食部门还安排计划内外汇和调节外汇1480万美元用于10个饲料厂的进口设备和进口鱼粉、氨基酸添加剂等,20世纪的80年代可谓是江苏省饲料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号称当时全国饲料工业生产第一位。饲料工业的建设推动了饲料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江苏的正昌和邗江两个粮机厂,很快就发展成为集机械设备、零部件配套、设计安装、调试培训等系列配套的全方位生产服务的正昌和牧羊饲料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并出口诸多国家。饲料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被国外饲料界看作是配合饲料核心的添加剂,初期生产配合饲料主要依赖进口,经过科技人员的研制,很快饲料添加剂生产随之兴起,营养性、非营养性各类添加剂几乎国内都能生产自给,破除了国外的所谓“奥秘”。饲料工业还促进了全省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不仅畜禽饲养量和存栏量大幅度上升,产量翻了一番,且质量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上升36%~66%,饲料报酬提高20%,10年间节省饲料粮310万吨。水产养殖10年增长了二成,水产品产量猛增一倍以上。 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20年规划,前10年为发展阶段,后10年为巩固阶段。江苏的饲料工业发展前10年可以说是实现和达到了纲要的目标,后10年的巩固阶段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0年从泰国正大集团在南通如东县建立江苏省第一座饲料合资企业开始,正大饲料又陆续在省内各地兼并合资建厂,之后美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在招商引资下也介入江苏饲料行业,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徐州、镇江、淮安、连云港等省辖市都建立起合资和独资饲料厂。外资企业的先进设备,生产高质量的配合饲料和预混合饲料,聘用高素质的管理营销人员,精心服务到每一层每一个供应网点,这种适应市场、营销灵活、技术配套、质量稳定的全方位服务方针策略,很快赢得了江苏的饲料市场,使得江苏原有的饲料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冲击,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由粮食系统为主体的国营饲料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偏小,体制不顺,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经济,难以与合资企业竞争抗衡。在粮食放开政策感召下,饲料企业纷纷改型转制。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也出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当、质量无保证、营销滞后而倒闭不少。饲料工业的体制结构虽然起了一定变化,但并没有停滞饲料工业的发展,相对有了更大的进步,同时推动着全省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需要相适应的饲料工业配套发展,在一片外资和合资饲料企业声中,经过改制后的江苏地方饲料工业从两个方面发挥了地方优势作用。一是股份制和私营饲料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熟悉国情和地情,了解政策法规,在省饲料工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下,避过去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锅饭之短,扬学习合资企业生产管理自主调控市场之长,由于就地生产供应,价格低于合资大企业,以优质优价重新占有了一定饲料市场的份额。二是预混合饲料工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养殖大户的规模生产中,为节约成本,由过去向饲料厂直接购买商品饲料,改为采购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自行配制配合饲料,自配饲料数量的增长,相对削减饲料厂的生产量。而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是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于是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应运而生,平添了不少生产厂,增加了不少添加剂的品种和预混合饲料生产量。目前江苏的饲料工业处在外资和私营企业占市场少量份额,股份制、合资和民营企业占大多数份额的态势。 3、饲料科技的普及与进步 3.1 饲料资源的调查研究 江苏饲料工业发展初期,为掌握省内饲料资源的现状和开发有饲用价值的原料,省计委和省科委联合立项委托科研院校的专业人员组成课题组,对全省的饲料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并抽样分析评定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与此同时课题组还接受了国家经委委托商业部负责的12个省市饲料资源调查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课题协作组对两项任务交错进行工作,同期完成。由于任何重、时间紧,课题组织了粮食饲料和农业畜牧两条骨干主力线,会同商业、医药、水产、化工、食品等有关部门协作,动员了400多人员,在各市县政府的重视和配合下,经过两年多时间,对全省11个市65个县的有关农业、畜牧业、饲料生产和饲料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向、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普查;并对300种常用饲料资源,进行采样化学分析;通过猪、鸡活体的消化试验测定,评定其饲用价值。编制出江苏省猪、鸡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数据资料提供给国家饲料数据库,纳入全国猪、鸡饲料营养价值成分表的编制版本。调查研究报告为饲料工业发展提供了有科学价值的依据,为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3.2 饲料科技的培训和普及 饲料工业兴办初期就注意科技的普及和培训工作。饲料工业由粮食系统主办,但粮食系统缺少畜牧饲料的专业知识和人才,需通过专业的培训。江苏有南京农学院和江苏农学院两所高等农业院校,都有畜牧兽医专业和饲料饲养专家。1985年农科院在完成我省饲料资源调查研究课题基础上,将全院有关专家组建成饲料食品研究所,和饲料工业发展相对应。聘请这些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为饲料工业协会顾问,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地点的饲料饲养科技培训班,使原来对饲料行业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员成为熟悉在行的生产管理者。商业部为了普及饲料科技知识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委托轻工业部在无锡的轻工业学院开办了粮油加工和饲料加工专业系科,无锡粮食科学研究院和省粮食科研所还设立了饲料厂的设计研究室。通过多年多批次的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大专院校毕业生的不断充实,使饲料行业的工作人员普遍提高了素质,增强了饲料生产的科技含量。现今全省饲料工业战线上已具有一支比较成熟的饲料科技队伍,以科技来指导生产,用科学来实施管理,以及一整套完整的售后技术服务体系,赢得了养殖户的认可。 3.3 饲料资源的开发和作用 通过饲料资源的调查和常用饲料营养价值的分析评定,奠定了我省饲料工业发展的基础,了解掌握了我省饲料原料的家底。从各种饲料的自给率来看,资源紧缺情况比较突出,配合饲料所需的玉米、豆粕、鱼粉常用资源对江苏来说都十分紧缺,而麦类、棉粕、菜粕和糠麸类饲料资源比较富余,推广配合饲料后对畜禽饲养业确实起到了明显效果。但必须从情况出发,单纯依靠玉米豆粕型配合饲料,没有优势,势必要选用一部分本省自给饲料资源,特别是蛋白质类饲料,因此,必须开发面广量大的棉、菜子饼粕,但棉、菜粕均带有毒成分,开发利用前需解毒处理,经过科研部门的研究,提出科学解毒处理方法,使两粕资源得以开发利用。麦类资源的利用经研究在添加酶制剂下完全有可能代替玉米。在配合饲料中可以采用糠麸类资源,但配制要通过技术处理,需用油脂、矿物元素等添加物调配。苏北地区饲料资源比较充余,苏南地区则需依靠外省的部分调剂。尽管我省的饲料资源比较紧缺,经科研部门的开发利用,经外省的串换调剂,从养殖业生产反映,并不因我省饲料资源的不完全、不理想,配合饲料生产品种不配套、不及时,而影响到畜禽水产的生产量和上市量,畜产品和水产品的商品率还是令人满意的。 3.4 饲料高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饲料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畜产品和水产品方面发生了几次大的污染、残留毒害事故。为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提出食品安全法,制定了若干食品(饲料)安全生产的条例和法规。动物食品的安全生产源头在于饲料,限用或禁用为动物体容易积累残留的饲料和药物添加剂是必要的安全措施。科研院校和大企业的研究所已研制出一批能替代易积累引起残毒的安全产品,目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有效替代品: 3.4.1 微生态制剂。运用生物技术研制生产符合适应动物体微生物运转规律的制剂,目前用于饲料的产品有各类酵母、单细胞藻类、各种活性酶、多菌制剂、生菌剂、微生物衍生物等,起抑制有毒菌群,维护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提高抗病免疫机能,促进动物生长和保健作用。这类微生物添加剂无毒害、无残留、无抗药性,可替代部分化学合成添加剂和药物,现已投入市场应用。 3.4.2 中草药添加剂。据美国FDA评估,中国的中草药在天然保健营养品和饲料工业方面,对促进人畜健康有着明显特点和优势,开创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中草药添加剂,替代带毒有害的化学药物性添加物有着广阔的前景。中草药添加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A.资源广泛便于采集。B.药效稳定价格便宜。C.无毒无害功能性强。D.无抗药性,可长期使用。将我国的中医药瑰宝沿用到畜牧兽医界和饲料工业中来,无疑对人畜健康具有现实而深远意义。已有多家兽药厂和饲料添加剂厂研制生产投向饲料市场。 3.4.3 有机态络合物。在饲料添加剂工业上配制预混合饲料,需要添加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物,一般企业从生产原料成本考虑都采用无机盐类矿物元素。但与维生素配制复合后容易引起化学反应而降低效价,同时由于超量添加某些矿物盐类对动物体有害,污染环境,影响到食品安全。随着动物饲料营养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为饲料工业提供了有机态微量元素络合物——如微量元素氨基酸络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效价及特殊的生理功能,并有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我省已有研制生产。 4 饲料工业持续发展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饲料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过鼎盛的高潮,也有衰弱的低潮,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是新兴事物成长中难免的规律。总结20余年来的历程,找出症结,扬长避短,突出亮点,克服难点,有利于今后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 4.1 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拳头 江苏饲料工业前期10年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当时建设的口号是“以中、小型厂为主,发动千家万户养殖”,因此饲料厂遍地建,大到年产1~2万吨,小型厂年产3000~5000吨,资金分散,生产分散,各自为尊,难以形成拳头优势。当年上海大江公司就意识到,大江可以占领江苏饲料市场,其理由是江苏的饲料工业是五指导张开的巴掌,而不是紧握的拳头。这生动的比喻,一言以蔽之江苏饲料工业上的弱点,今日回望建设初期,决策上缺乏远见而使后来发展中无优势抗衡。需进行兼并、改造、扩大。 4.2 饲料饲养分隔,缺少一体联营 江苏的大多养殖场缺少饲料加工生产配制的配备,依赖于商品饲料、大型养殖企业虽配备饲料加工车间,多数规模小、品种少、配制不完善而不能适应自给需要,更无力于适应规模养殖场的配套服务。饲料与饲养限于供应与消费关系,在饲料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成为统一体,国外的成功经验让有关领导和专家提出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应向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联营方向发展。在调整农业生产业结构的同时,对农产品产业化进行了全而规划,提出这一方向无疑符合规划要求。 4.3 提高素质教育,加强服务职能 全省饲料企业的职工约有8600多名,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知识层的不同,职能要求的不同,服务态度的不同,集中反映出素质的不同。一个企业疏于管理,不注重职工素质教育,极易影响到企业形象。提高职工的素质是关系到整个行业兴衰的生命线,江苏饲料行业管理机构归口省饲料站和饲料工业协会领导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理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机制,身体力行为行业着想,为企业服务。 4.4  加强饲料安全保证体系和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国家对食品饲料的安全生产已陆续立法出台,职能部门应依法办事,同时在执法实践中不断完善法的完整性,有法不依,颁法不行等于无法,特别对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法商人应予以严格打击查处。加强对各类食品饲料产品安全性的督促检查,从组织上完善和健全机构建设,人才上强化和提高技术水准,措施上实行制度化、规模化,建立起强大的安全保证体系。同时从整体上还需开辟符合安全生产的绿色基地建设,从环境、生产、流通等各个方面实行一体化联营生产链,寻找和制定适合江苏省情的绿色安全模式,推行安全生产建设,造福于人民。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
更多>>论坛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