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浅谈我国养猪业的产业化经营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5-01-27 10:11
  • 编辑:超级管理员
  • 来源:
  • 评论
浅谈我国养猪业的产业化经营 (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 广东中山东明路11号B座《现代化养猪》编辑部 528400) 摘 要: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养猪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养猪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采用现代化养猪技术,强化管理,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养猪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关键词:养猪业产业化 经营 竞争 生存 发展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养猪业在内的农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当今农业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单个产品的竞争,是集生产、加工、销售、科技为一体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因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我国养猪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 一、我国养猪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养猪业保持了较稳定的发展,出栏率逐渐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中国内地生猪存栏为4.65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49.74%,)出栏商品猪5.76亿头,猪肉产量4428.6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7.3%),居世界第一位。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6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猪肉不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业需要发展是不容置疑的。根据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由于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猪户逐渐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规模效益的所在。 概括的说,我国养猪生产发生了如下变化: 1、 由分散的家庭式副业生产向专业户养猪和规模化、工厂化养猪方向发展。 2、 逐步摆脱传统的养猪方法,向依靠养猪新技术提高效益方向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如优良种猪的引进和现代猪育种技术的应用、环境控制、计算机管理、隔离早期断奶(SEW)、“全进全出”、现代猪人工授精等技术的运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养猪水平的提高。 3、从追求高的胴体瘦肉率,到重视猪繁殖力和较好的肉质。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高安全性的猪肉需求越来越强烈。 4、从追求时髦的工厂化养猪向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建设生态养猪场方向发展。近年来,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地方政府对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十分严厉的管理措施,想方设法减少当地猪场数量和生猪饲养量,甚至实行关、停、转、改,养猪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猪之路,减少猪场污染已是养猪业的必然选择。 5、由养猪生产者单纯出售毛猪,向形成生产、销售、肉类加工、猪肉终端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联合企业方向发展。 二、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猪生产正走向低谷,猪价低落,而且持久,养猪生产目前形势严峻!许多猪场每出售一头商品猪要亏损50~100元,一些大、中型养猪企业和种猪场也处于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尽管我国的养猪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我国养猪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为猪肉中的药物残留,品质欠佳;由于我国的生物安全环境较差,疫病流行十分严重,部分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较差,猪群的健康水平得不到充分保证,猪场不得不依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控制猪病,小部分生产者安全和社会公德观念淡薄,在饲料中非法使用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药物残留、激素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2、技术力量弱,疫病复杂、生产水平低; 发达国家的养猪业已基本实现养猪生产流程工厂化、自动化,猪肉产品标准化,在流通和服务领域已成自成体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我国的养猪企业除大中型企业能运用现代的畜牧科技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外,大部分小规模的生产者生产水平仍然低下,缺乏必要的兽医防疫技术,而规模化、工厂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数量庞大的猪群连续在一个空间饲养,加上频繁周转,常常引起应激反应增加,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高密度的猪群造成猪舍小气候环境恶劣,导致疫病在一些猪场反复爆发,持续流行。同时,新疫病的传入,使本来就很复杂的疫情更加复杂化。疫病的复杂性加上兽医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近几年来养猪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3、品种质量和经营规模: 我国猪肉的消费已逐步向高品质、安全肉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养猪业仍以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为主,约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分散的农户养猪模式所生产的猪肉产品缺少相应的规范,质量控制难度大。加上品种质量差,猪肉质量和成本不能形成应用的优势,饲养规模小,饲养技术差低、效率和效益差;由于较为分散、产供销无法实现一体化,造成市场竞争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4、环境污染问题: 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1年5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并发布施行,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列入各县市环境保护规划中,在我国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地方政府对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十分严厉的管理措施,想方设法减少当地猪场数量和生猪饲养量,甚至实行关、停、转、改,养猪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5、企业运行机制的局限性: 国有养猪企业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采用“公司+农户” 产业化运行模式的养猪企业,以利益为纽带形成疏散的合作关系,由于范围广、环节多,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大。 6、养猪生产发展过快,市场供大于求; 1997年,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全国从南到北掀起了养猪的热潮,许多根本就不懂养猪的人员和企业,甚至房地产开发商都办起了猪场,养猪规模不断增大,规模养猪户和大型猪场相继出现,猪肉市场供大于求。 7、食品结构变化,猪肉的替代品增多; 随着养殖业特别是水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水产等食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便宜,从另一个方面也使猪肉产品的消费量减少。 8、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争取政府把一些管理职能交给协会去办方面下功夫,这与国外的行业协会有较大的差别。 9、其它原因,包括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比如作为主要原料的玉米,我国出口玉米的价格折人民币为800多元/吨,而我们猪场用的玉米价格却为每吨1000元以上。 当前的养猪生产仍处于困境,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短期内猪价不可能有较大的反弹,因此,养猪生产短暂的“暴利”时期已经过去,“微利”时期即将到来。 三、解决养猪业问题的对策 面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养猪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养猪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依靠现代养猪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我国有母猪3600多万头,虽然生产水平较前些年有所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在较低生产水平线上。因此,只有采用现代养猪技术,提高母猪的单产效益,才能提高养猪生产的总体效益。 (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现代化的养猪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包括现代养猪科技、工商管理理论以及计算机科技在生产和管理上的应用。首先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对全场的生产技术指标,各生产阶段的劳动定额和管理规范,以及生产成本的分析都要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有效合理的安排劳动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成本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生产和业务工作。一个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场,肉料比提高0.1,一年就可多消耗饲料10万千克,按1.6元/千克计算,即可加大成本16万元,因此,强化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充分发挥养猪行业协会的作用; 养猪行业协会应是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广大养猪生产者的纽带,既是民间组织,又是替职能部门向养猪生产者宣传政策,提供信息,组织交流经验,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参予制定和监测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协助进行宏观调控,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行业组织。呼吁政府用好国家拨给的养猪业风险、基金,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保护良种猪场和大型养猪企业。 (四)重视猪肉产品的安全性 猪群健康与猪肉安全,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矛盾。世界各国都制定有猪肉产品的卫生与安全标准.并已成为国家的第二海关壁垒。我国的生物安全环境较差,猪群的健康水平令人担忧,生产者的卫生与安全意识薄弱,在饲料中乱添加药物和促进生长剂情况严重,肉产品的药物残留和有害有毒物质超标影响人们生命和健康情况屡有发生。 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猪肉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食品质量标准、管理标准进行猪肉生产,加强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猪肉产品的安全,才能提高猪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走产业化集团经营的道路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表现。过去养猪的把猪卖给杀猪的,杀猪的把猪批给卖肉的,卖肉的再销给吃肉的,各环节有赔有赚,完全是买卖关系,没有必然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养猪者经不起市场的冲击。要改变养猪者(企业)单纯出售活猪(原料)的状况,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不是搞前场后店的小而全,而是搞以屠宰加工为龙头,以养猪者(种猪、肉猪生产场、规模户)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的所有利润拿到手,才能形成经得起市场经济风浪冲击的一块巨石,才可能将产品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才有条件成为大型肉食品生产集团公司。产业化的成败在于搞好各环节的利益分配,要以稳定的经济关系结合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经济实体。更重要的是让养猪者(种猪`肉猪生产基地)在经营中得到实惠,这是产业化集团的基础,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只有形成产业化集团才有条件创品牌、创名牌(生、熟制品),如华都肉食、金华火腿、SPF种猪,特别是浙江象山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养殖杂交野猪,活猪收购价每千克15元,这都是创品牌、创名牌的一种尝试。只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在我国加入市贸组织后,给我国养猪业将会带来一定影响和机遇,一方面国外的肉食品更加方便的进入国内市场,影响国内肉食品市场销售量,但同时会给我们的猪肉和猪肉制品达到高质量、低价格和国际卫生标准。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猪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以上各方面,1、2、3、4均为战术上的考虑,而从战略上考虑应是走产业化之路。 四、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开展。 (一)现阶段我国养猪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的标准。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和发展趋势,中国养猪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标准: 1.由一大批养猪专业户组成小规模、大群体式的生产基地。这是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基地养猪户应达到一定数量,并能达到一定的产量和产值。如果不能带动一大批农户并生产一定批量的商品,表明生产基地还没达到一定规模,就形不成产业化经营。 2.在牲猪生产基地范围附近,有一个或几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载体作为依托。龙头载体可以是肉类加工企业,经销企业、专业市场、合作、中介组织,科技团体等,龙头载体可以是规模较大的1~2个,也可以是规模较少、数量较多的群体。总之,必须对牲猪基地的产品具有较大的收购、加工或经销能力,成为连接牲猪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顺鑫”按照以“科技为先导、资本为支撑、品牌创市场、龙头带农户”的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形成高效合理的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3.龙头载体和基地养猪户之间应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龙头载体和基地养猪户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利益机制,可以是较松散的信誉型市场交易利益共同体,可以是通过书面契约或章程建立起紧密型合同制和合作制利益共同体,因而形成有机结合的农工商或农商型产业链,并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实现牲猪生产基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也是维持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核心内容。 4.牲猪生产基地范围内应有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龙头载体对基地养猪户的服务和各阶层社会化服务。有的完全依靠龙头载体的服务,有的以龙头载体服务为主,也有的以各阶层社会化服务为主。总之,基地养猪业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的社会化服务应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5.基地养猪户应达到一定的组织化程度。随着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参与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养猪户越来越多,只有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式牲猪养殖基地,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此,必须通过一种农民乐于接受的组织形式,使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互助合作组织,以便协调生产,加强对龙头载体及市场的联系,克服一家一户的局限性,发挥群体的优势。 6,延长猪肉产品“效益链”,发展肉类深加工、产品保鲜、连锁经营,建立牲猪交易中心 (二)我国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 1,利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使养猪业通过“科研+公司+农户+贸易”的经济联结,逐步向科技、生产、基地、加工、运输、营销、服务等多环节延伸,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向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大养猪产业化体系方向发展,让养猪户通过大型养猪龙头企业融入市场,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科技是推动传统农业进入科技产业化的有力基础,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应进一步引进高质量的品种,凭大型养猪龙头企业雄厚的技术力量,应用遗传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培育出更适合市场要求的优质种猪和商品猪,实现养猪业技术阶段的跨越,并保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养猪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利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已创立的知名品牌,培养一大批紧密型合作和松散型合作的养猪户和养猪场。 (1)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培养较大数量的养猪专业户,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与养猪户签订购销合同,使养猪户按我场的要求,使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已培育的优良品种,使用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生产的符合绿色产品要求的饲料,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采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提供先进的计算机、疫病控制、人工授精、饲料营养和环境控制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高效的商品猪配套系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按市场的需求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健康商品猪;并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的科技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商品猪生产;(2)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所在的省份内)与数量较多的养猪户和养猪企业建立松散型的合作关系,使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培育的优良品种,使用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生产的符合绿色产品要求的饲料,并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的科技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进行无公害的商品猪生产。 4,紧密型合作关系的养猪户和养猪企业将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负责开拓市场和终端产品的销售,商品猪饲养达到出栏重量时,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负责收购,大部分交肉联厂统一屠宰,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统一销售;并可在大型养猪龙头企业所在的城市和周边城市等地开设无公害农产品专卖店,并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为广大市民及时提供新鲜、优质、无公害卫生食品;一部分优质商品猪由大型养猪龙头企业自营出口和负责提供给其它外贸部门出口。 5,加快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建立起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建立从生产、经营到用户之间的新的流通渠道,并逐渐形成新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人、财、物等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养猪业向高级化产业推进和发展。 6,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把养猪户是否真正得到实惠看作自己能否建立可靠的生产基地、能否保障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企业最终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和养猪户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养猪户的购销合同,形成大型养猪龙头企业与养猪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市场不景气时,对养猪户采取保护价收购的措施,保证农民养猪不受市场风险的干扰,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公司+农户”的组织更加巩固,达到公司、农户双赢的目的,促进企业向跨区域、跨国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带动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养猪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我国的养猪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养猪技术,强化管理,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树立“微利”竞争意识,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低,我们应以百倍的信心,将我国养猪生产推向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
更多>>论坛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