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猪业杂谈 > 正文

湖北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12-10 10:08
  • 编辑:admin
  • 来源:湖北日报
  • 评论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猪居六畜之首,是我省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值占据我省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猪肉消费也一直是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占据我省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75%以上。“猪粮安天下”,确保我省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在世界养猪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养猪业正经历由从属副业向专业化养殖、由小农生产向商品化生产、由传统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的三大历史性转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养猪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猪肉人均占有量达36.6kg。

  生猪产业区域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生猪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区:一是以四川、重庆等为代表的四川盆地产区;二是以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为代表的黄淮流域玉米、小麦主产区;三是以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三大生猪产区的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提速。200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1%,比2005年提高23.8个百分点,生猪现代化养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生猪养殖业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养猪业在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生态养殖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科技研发、示范、推广体系。

  生猪屠宰加工水平逐年提升。涌现了一批以猪肉加工为主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并且创建出一批如双汇等猪肉精深加工产品知名品牌。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湖北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历来是国家的生猪主产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已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当前,我省养猪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生猪产业在全国全省的地位更加突出。一是从全国范围看,生猪生产实现快速进位。2009年全省生猪出栏3735.5万头,全国排名从2006年的第9位提高到第5位。二是在省内看,生猪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规模化养殖发展迅猛,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

  生猪生产水平全国领先,种猪质量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年销售优质种猪约56万头,是全国购买种猪的首选省份。

  生猪产业日趋专业化,抵御风险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猪产业化发展提速。在生猪养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我省的生猪加工能力也日渐增强,除引进中粮、双汇等国内知名品牌外,本省的宜城襄大、恩施思乐、良友畜牧、仙桃绿生等也成长较快,生猪加工能力(已建和在建)达到2000万头左右,为生猪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湖北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约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良种繁育体系仍不够健全,种质资源需要优化。一是种猪生产优势地位面临严重冲击。近年来,以广东、河南、山东等为代表的其他省份高度重视并从资金与政策两方面重点扶持种业发展,我省缺少大型航母级的种业集团,加之投入政策不确定性,我省种猪生产大省地位面临严重威胁。二是优良资源利用不够,优质地方良种猪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又不足。三是生猪商品生产的猪源缺乏,制约我省的家庭式规模化养殖发展。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标准化生产需突破瓶颈制约。

  疫病威胁仍然存在,防控机制和防控理念需不断完善。

  生猪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亟需提升。一是作为养猪业重要支撑的饲料业与兽药产业发展滞后。我省1年所需的兽药、疫苗达60亿元左右,其中80%的市场份额被外省占领。二是作为产后的生猪加工业明显落后。

  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对生产的引导功能不灵敏。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

  湖北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巩固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充分体现特色,不断扩大优势,有效破解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化的养殖方向,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全国生猪市场的份额。要以保障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万头养殖场和家庭式规模养殖场相结合的规模养殖方式,实现资本、技术、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生猪生产力水平。通过建设大规模的万头养殖场600个左右,以保证生猪市场的有效供给和基本稳定,并带动农民饲养工增收;通过建设更多的家庭式小规模养殖场,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养殖水平,实现致富目标。

  全面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全国性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推广模式化”的要求,建设一批生猪标准化示范场,重点发展农民家庭规模养殖,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高基地县(市)生猪生产水平,实现生猪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加快推进生猪的产业化进程,延伸加粗生猪产业链条,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引进知名生猪加工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实现价值双赢;二是要着力打造湖北生猪本土品牌,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三是提高加工档次,形成有湖北生猪产品特色的系列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特色和品牌打造,实现湖北生猪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四是加强、规范生猪专业合作社建设,使之成为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的重要中介,为企业提供稳定、安全的猪源供应,保障养殖户的合理利益。

  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有效分散产业风险。一是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市场预警机制;二是开展生猪拍卖试点和远期合约交易;三是建立饲料原料交易市场。鼓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饲料原料批发市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保证省内饲料原料的供应。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