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双汇质量隐患不断:赶走健美猪又飞来速成鸡

双汇质量隐患不断:赶走健

双汇集团官网宣称: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
村“官”是个致富示范户

村“官”是个致富示范户

桑牧报道:“不像以前了,现在当村官,必须有致富门路、致富本事,否则村民不
澳华集团送料送礼物 引爆第34届广州猪博会现场

澳华集团送料送礼物 引爆

2012年12月16~18日,第34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广州)在广州柯木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饲料工业 > 正文

大豆油厂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3-01-29 08:38
  • 编辑:admin
  • 来源:互联网
  • 评论

  刚刚过去的“末日”之年,有五六家大豆油厂前来探讨生存发展之策,有点像42.195公里的马拉松已经跑到30多公里、很累的样子。国企有计划年代的厚底子、外企不仅底子厚且链条长,跑完马拉松都不会有问题;向来钱紧的民企,如何节省体力、坚持到底,是个问题。
  一、天下未定,办工业、占地盘、赚未来,仍需付出成本
  中国大豆油厂产能过剩一倍多,总体产能利用率只有40%,“豆争”异常激烈,和平尚需时日。四万亿急解危机后的2010年底以来,整两年的时间,基于全国油粕均价及吨豆200元的油厂费用,大豆油厂背对背(卖出油粕现货同日买进CBOT大豆)进口大豆的榨油利润基本都在零线以下,每吨倒贴200元免费加工成了常态。
  鉴于(1)产能扩张放缓,(2)油厂整体自律程度有所提高,(3)为融资目的而进口的大豆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变现渠道,(4)大豆原料供应充足、大势承压,(5)需求基本稳定;预计2013年中国大豆油厂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假设2013年背对背每吨亏损100元,则加工100万吨要亏损1个亿,加工300万吨要亏损3个亿。这仍将是办工业、占地盘,为未来而战,要付出的代价,三两年内或难以消失,需千方百计从工业实体之外弥补,主要从“虚拟经济”获得弥补。
  二、脱实入虚,大豆油厂全面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1996中国放开大豆进口以来,大豆行业共发生了三次大的危机。原先漫山遍野的日加工几百大豆的油厂已经绝迹,日加工3000-4000吨大豆是目前单体油厂的基本规模。同时,原先民营油厂约90%的比重,降到了目前30%多的水平,“富人进、穷人退”的趋势十分明显。
  第一次1998年的进口大豆危机可称为“机会主义”危机。当时80%-90%的大豆油厂是民营中小企业,多数没有国际贸易的经验,也没有开证额度,而处于转型之中、满世界找活干的进出口公司及贸易商,正好久旱逢甘露,好久不见如此大单,纷纷向前冲,或代理或自营。工厂交50万人民币保证金,就可定下2-3万吨一口价的进口大豆。于是,当表面看来似乎是亚洲金融风暴引起的风浪袭来时,冲在前面的代理商或贸易商,便一个个倒下,先驱成先烈,胆大的先出局。
  第二次2004年的进口大豆危机可称为“投机主义”危机。1998-2004年间,在国企缓慢转型、外企雾里看花之时,民企以其高效的决策和进取精神,迅速占据了进口大豆加工的绝大多数份额。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刹车、CBOT爆炒后去泡沫风暴的来临,若干单体油厂和两家刚刚完成全国性布局、蒸蒸日上、一度日进斗金的知名油厂集团,因头寸太大、资金跟不上而不得不挥泪让出地盘,还是“胆大的先出局”,再次验证了“小心驶得万年船”朴素道理。2004危机后,民营油厂比重很快降到60%,国际寡头的油厂比重迅速上升。其间,国企并无明显建树。
  第三次2008年的进口大豆危机可称“实业主义”危机。这次危机与1998和2004年明显不同,危机来临时,进口大豆行业自身并没有普遍性的、如头寸失控等的“内因”缺陷,因此,尽管来自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外因”力量是三次危机中最强的,进口大豆行业整体受到的冲击却比前两次要小,国企、外企、民企均是有赔有赚,其后也无大面积民营油厂退出,可作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或“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例子。
  2008年被列为进口大豆行业的一个危机年,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华尔街金融风暴确实波及到了几乎所有的行业,包括进口大豆行业,如巴西到中国的大豆运费,从每吨140-150美金暴跌到30-40美金,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每蒲1600美分暴跌到800美分水平。
  2008年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根子上是“虚拟经济”本末倒置的危机,但其后的影响,对于中国大豆油厂而言,说是“实业主义”危机并不为过。理由有两个,一是2008年后,中国大豆油厂中的“资本型产能”很快从配角跃升为主角;二是2008年后,出现了“进口大豆是为了融资”的事情,且此类进口大豆的份额迅速从2009年的约5%上升到了2011年的约20%水平,成为一支重要的市场力量。
  2007年夏,世界主流媒体爆炒“粮食危机”、粮价高位翻番,给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的缺粮国政府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轰然倒塌后,据说韩国政府的一个体会是:这样的百年老店居然也能一夜间消失,若现在的国际粮商也一夜间倒闭怎么办,谁将粮食从产地运往韩国,于是便鼓励三星、现代、STX等土生土长的大型跨国公司加快进军粮食原产地的步伐。日本更不用说,自1970年代在粮食原产地的战略投资高潮后,时隔30年,2007年开始,掀起了更大规模进军粮食原产地的浪潮,三菱、三井、丸红、伊藤忠,个个有钱、有人,有经验、有机制(预算亏损而非盈利),还有“海外关系”,所以进展神速,已抢占了美湾、美西、巴西的很多“制高点”。日韩的脊梁型企业,投资于产能不足的粮食原产地,既符合其国家利益,又为企业未来的盈利打下了基础,足见其政府和企业都不差眼光。
  基于与日本、韩国同样的考虑,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在粮食安全方面做点事,是顺理成章的。但与日韩两国做法不同的是,2008年后,中国的“大”企业,除两三家先头小分队外,由于人才队伍、考核机制、国际视野的局限及“内战”的拖累,主力并没有实质性地向缺产能的海外产地进军,而是“攘外必先安内”,挤在国内并购、新建、扩建本已过剩的大豆油厂。这一因素,加上国际资本绕开2007年限外令逆势曲线扩张的因素,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油厂原来由民营主导(50%以上)的构成比例,变成了国企30%多、外企30%多、民企不到40%的比例关系,以国企和外企为代表的“资本型产能”或“大资本”比例迅速超过了60%。其间虽也有民营油厂新建扩建,但并不能改变这一比例关系的调整。
  这一结构性变化宣告了传统的、靠辛劳与低加工成本、靠小本钱发展大豆油厂的时代的彻底结束,宣告了中国大豆油厂已经全面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2008年的危机可视为“传统实业模式”或“实业主义”或“企业家”或“小资本”危机的新起点。
  2008年危机后的另一个标志性“新生事物”是,出现了“进口大豆是为了融资”的事情,且此类“融资大豆”迅速达到了约20%的份额,势头是有增无减。这与2008年发端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风暴是直接相关的。金融风暴后,美国为了救市和刺激经济,不管有用没用,不管实体经济需不需要,就是一个劲地印钞票,N次“量化宽松”,并保持联邦基准利率在零的水平,让美元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水平;相应地,中国当时也一举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一下子撑大了“钢筋混凝土大哥”的胃口,后来说要节食(抑通胀),结果是,全国的工地、特别是民营工地,嗷嗷待哺,民间借贷年息20-30%成平常事。正是这样巨大的内外利息差,催生了包括大豆、棕油、铜、PTA、铁矿石等几乎所有的大宗进口商品“纯为融资而进口的热潮”,即:用银行的信用额度开立利息2-3%的远期信用证来实现进口,到货后立即销售变成现金,在平均约15%的高利息环境下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对外付款,既可赚利息差,又可获得人民币升值受益,写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新篇章。
  起初,此类“融资大豆”是“扰乱市场”的代名词,现在已经成了“香饽饽”,因为它符合市场规律,可以给经济带来正能量。其生命力将一直持续到“人民币高于美元的利差”消失或基本消失。
  概况起来,中国大豆油厂全面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由金融家取代实业家、靠钱赚钱的具体表现包括:
  (1)油厂须同时使用国际和国内两个金融市场,方能正常盈利。大豆完税价在4000元水平时,“融资大豆”可以比普通进口大豆每吨便宜100元,即2.5%,相当于15%的年息用了2个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光有利息2-3%的便宜美元还不行,因为大家都能通过远期信用证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到这么便宜的美元,更重要的是:要将2-3%借进来的美元换成人民币并以15%左右的利息“放贷”出去,而这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一定离不开“金融”的配套。
  (2)大资本好借钱,融资成本比小资本低1%,就等于每吨大豆多赚或少赔50元,300万吨是1.5亿。据说进口大豆企业全年的资金成本,低的为1-2%,高的为4-5%,取决于直接融资比例及贸易融资模式。
  (3)大资本钱袋深,期货浮亏时,可以5亿、10亿、20亿地不断追加保证金,直到物极必反、扭亏为盈,这种有点霸盘性质的游戏,小资本是玩不起的,更是传统企业家无法想象的。假设年加工500万吨大豆的大家可以扛20亿浮亏,对应100万吨的小家就是4亿浮亏,近乎天方夜谭。
  (4)大资本扛得住,一年赔10个亿没事,可以明年再说,小资本赔1-2个亿就很吃紧,就可能出局,等不到明年的日出。
  (5)大资本买时间,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进一年后的大豆、同时卖出一年后的油粕,锁定一年后的利润,小资本通常没有钱(100万吨规模约需1.5亿)交期货保证金来这么做。
  (6)大资本买世界,可以操作各种各样的套利组合,如跨月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等,来增加盈利,补贴工业环节的亏损,小资本通常没有钱这么做。
  (7)大资本买人才,请能人可以花大价钱,小资本有的舍不得花钱,有的舍得花也请不到比较全面的人才,因为舞台小、风险高。
  三、本末倒置,高管上班的地方是期货市场,而不是油厂
  DCE油粕的相对持仓,2012年是2007年的5-7倍
  2008年后,中国油厂进入全面“资本主义”虚拟世界、靠钱赚钱的一个验证是,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的持仓量变化:2007-2012各年的月末最高持仓,豆粕分别为337、216、785、1031和1833万吨;豆油分别为73、103、359、467、447和408万吨。
  2007-2012各年12个月的月末平均持仓量,豆粕分别为229、125、443、721、529和1099万吨,豆油分别为49、75、223、317、329和331万吨。
  2012年与危机前2007年相比,月末平均持仓量,豆粕是4.8倍,豆油是6.8倍;月末最高持仓量,豆粕是5.4倍,豆油是5.6倍。这一方面反映了油厂整体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变化,即(买进进口大豆的同时抛空DCE油粕)套期保值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说明民间资本日趋雄厚,可以吸纳油厂的油粕空单。当然,这里面也包含油厂及其他参与者相当数量的跨月、跨品种套利操作。尽管如此,2009-2012年间的交易量相对于持仓量的倍数却是较2008年大幅下降的,如图4,这说明“长线投资(投机)”越来越多。
  四、八仙过海、中国大豆油厂的套保模式及其比例推测
  回到大豆油厂话题。美国油厂据称是100%套保的,有钱赚时锁定盈利,没钱赚时锁定亏损。中国油厂由外企、国企主导后,从理念和资金两方面促成了套保、套利模式的流行。中国油厂的套保比例,趋势上无疑是不断增加的,有人说目前是50-60%的样子,似乎是合理的,因为以套保为主的国企加外企的进口比例约60%。当然,国企和外企有不套保的,被认为不套保的民企中也有套保的。
  在确定中国油厂的套保比例前,先要统一一下“套保”的概念,可按照1A、2A、3A、、、分类,对应的反向操作称为1B、2B、3B、、、。
  第1种可称为“风险在于油粕基差”的远期套保A(即1A):买进大豆到岸基差+买进CBOT大豆+卖出DCE油粕。变数是油粕的远期基差,即远期油粕现货与对应DCE期货的差价(跌则不利)。油厂若能以基差合同卖出远期油粕现货,那就完美了。
  第2种可称为“风险在于双边基差”的远期套保A(即2A):买进CBOT大豆+卖出DCE油粕。变数是大豆到岸基差(涨则不利)+油粕的远期基差(跌则不利),多了个变数,但可随时进出,流动性好,是投机商的最爱。
  第3种可称为“风险在于大豆基差”的即期套保A(即3A):提前买进大豆到岸基差,(等大豆在途或进厂后)在卖出油粕现货的同时,买进CBOT大豆。有些缺钱的民企从供应商处争取到了大豆卸货后30天内点价的条件,在卖出油粕的同时进行大豆点价,性质上是一样的,与以前必须在提单日前后点价但又没钱套保的状况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敞开部分是“大豆到岸基差”,这是所有进口商或长或短都要承担的风险。
  第4种可称为“风险在于工业利润”的即期套保A(即4A):等到最后一分钟买进大豆到岸基差(为保证供应可先签订定量不定价的框架合同;但为避免被逼仓,应有无条件取消的条款),(等大豆在途或进厂后)在卖出油粕现货的同时,买进CBOT大豆。
  第5种可称为“无风险”的完美套保A(即5A):借入大豆现货(如储备大豆)+卖出DCE近月油粕或现货油粕;同时,买进大豆到岸基差+买进CBOT大豆,以归还借入的大豆。
  显然,除了5A(轮储)模式外,1A、2A、3A、4A模式都还有明显的风险存在,即中国商业油厂尚无法实现100%完美的套保,基础原因在于:从南北美大豆产地到中国口岸至少需要45-60天的物流时间,而国内下游油粕产品的远期现货市场尚未形成。理论上,4A模式是风险最小的,所以,一年加工800万吨大豆的外企老大,始终坚持这一模式。
  如果将以上5种模式都算上,中国大豆油厂套保的比例或许应该在70%-80%水平。相比过去高很多的套保比例或许意味着两点:(1)榨油利润会相对稳定,供应过剩时稳定在负利润,供求平衡时稳定在零利润,供不应求是稳定在正利润;(2)大家都有退路,“豆争”的时间会比较长,会是一场持久战。
  五、兵马粮草,资本主义套保套利时代运营油厂要多少钱?
  按照豆粕价3300元/吨,四级豆油价9000元/吨,保证金比例12%计算,7950吨豆粕需315万元、1850吨豆油需200万元保证金,即1万吨大豆需要RMB515万元保证金。若每月加工33万吨全部套保就是1700万元,套保三个月的量就是5100万元保证金,CBOT减半的话是2550万元(部分可经供应商点价),合计是RMB7650万元,考虑100%的备用保证金,是1.53亿元人民币。这是年加工100万吨大豆工厂。若年加工300万吨大豆,套保三个月的量,考虑100%的备用保证金以应付市场约10%的逆向波动、假日因素、内外盘资金调剂的时间差,则需要准备约5亿元人民币套保资金。某年加工300万吨大豆的企业,为大豆套保及各种套利操作准备的期货保证金,据说是10亿元,实际平均占用是7亿,外加少量经纪商融资配套。
  一位在CBOT打拼了36年的资深人士说,单边投机者中80-90%是赔钱的,他36年的客户中,留下来的都是套利者,其中一个客户下5000手小麦的套利单会毫不犹豫,但只要有100手单边,就整天嚷嚷着要平仓,否则睡觉不踏实。
  综合国内外的报道和说法,对冲基金(即套利基金,包括程序化交易)的年回报大致在30%的水平。用10亿元资金赚3个亿,正好可以弥补300万吨每吨100元的工业亏损。
  老牌的单边交易者可能看不上这些费钱多、回报低的套利操作,但伴随民间投机者纷纷跟进、成立“对冲基金”,套保、套利在2008年后的两三年内,迅速取代了单边,变成了的谁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盈利模式,这是习惯于单边的老革命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