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养猪、治水“鱼掌兼得”?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12-07 08:48
- 编辑:admin
- 来源:嘉兴日报
- 评论
谁都知道,猪肉好吃,猪粪却烦人。不仅闻起来臭,处理不当还容易搞坏环境。怎么办?南湖区的探索是,通过在各镇成立国资公司,对猪粪、沼液等“三废”进行社会化收集处理,率先在全市构建起“三废”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猪养殖给农村生态环境、畜产品安全带来的巨大压力。
作为生猪饲养大市,去年嘉兴生猪饲养出栏量超过750万头,由此便带来了一连串令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生猪养殖给农民带来了财富,比如在生猪养殖集中的新丰镇,其经济效益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左右;但另一方面,由此所产生的“三废”污染又给嘉兴的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不解决好生猪“三废”问题,我市发起的治水攻坚战便不可能取得真正胜利。这种情况下,审视南湖区提供的新思路,对于我们探索一条兼顾各方利益的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这样讲呢?一者,公司化运行、市场化操作有利于变废为宝,实现生猪“三废”处理的产业化。都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其实生猪“三废”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猪粪的有机肥生产运作,还是猪尿的统一收集处理,要是能够引入市场力量,撬动经济杠杆,那么不仅能够促进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又可使企业有利可图,大大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农村生态、社会效益多方获利的良性循环。
二者,它也避免了“一刀切”式禁养等因噎废食的做法。诚然,国内的确有一些地方、个别城市出于治污考虑,出台了禁养生猪的“死命令”,但这种做法因将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对立起来而备受诟病。更何况,即便个别发达城市能够禁养生猪,但从全国看,你不养,总得有人养,否则哪来的猪肉?难道全靠进口?可见,“以禁代治”显然是条死路,只有从源头上处理好生猪“三废”问题,才能做到保护环境与维护农民利益的双赢。
当然,思路并不等同于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养猪与治水的矛盾,实现生猪“三废”零污染,离不开养殖户们的自觉、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职能部门的严格执法。但以精细化管控取代“一刀切”的探索,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反思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的新思路,而它的适用范围又何止处理生猪“三废”?
- 2013-01-30刘永好:要让养猪养鸡农民收入倍增
- 2013-01-30庐江一女大学生山村创办豪猪场 不当白领甘做猪倌
- 2013-01-30《养猪场停建通知成空文》追踪 现场执法业主承诺停建
- 2013-01-30养猪户一晚收200斤泔水 都是吃剩在餐桌上的
- 2013-01-29四小贼夜闯猪场 打残看门狗偷走12头小猪
- 2013-01-29猪场着火176头猪亡 有关部门送10万元慰问金
- 2013-01-29浙江人大代表建言食品安全 吁重罚不法分子
- 2013-01-28美国中西部猪农将面临更重的赋税
- 2013-01-28广东生猪返销湖南 政协委员:养猪不如打工
- 2013-01-28吉林一农妇教大学生学习生态养猪技术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 广东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再次大规模引进 756
- 广东猪价触“八” 养殖户理性不捂栏 456
- 发改委:全国生猪价格回升 二元母猪价 406
- 猪场拆迁严重影响养殖产业链 增城经销 393
- 拦车执法后猪仔死亡 江西猪倌状告畜牧 376
- 养猪散户出现清栏现象 规模化养殖提速 373
- 卖头猪只赚百多元 养猪户微利生存 364
- 第五届广西生猪产业发展大会在南宁隆重 362
- 河南“祭猪”事件:疫苗企业出35万 361
- 温氏集团再次引进法国种猪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