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高盛“养猪” 外资“偷袭”中国农业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8-08-02 20:41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高盛近期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

  记者获得这条信息后进而发现,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PE渗透的不仅是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更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投行养猪?

  “高盛现在正在按照区域来大规模地收购养猪厂。”一位消息人士说,高盛的资本之手正在向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更深处推进。

  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同样观察到这一现象。“近两年来,我国的生猪产业正在从‘千家万户养殖’、‘后院养殖’向专业户养殖与合作社养殖演变。”王航告诉记者,目前,专业户养殖与合作社养殖已经迅速占到了全国养殖量的40%,并在以加速度推进。“到明年,规模养殖会超过50% ,这为国际资本的并购进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高盛日前在湖南和福建等地全资并购过来的养猪厂并未自己进行经营,一般都是转手给他人承包,自己只控制最为敏感的价格部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事实上,在中国“养猪”的投行并不止高盛一家。据记者了解,德意志银行同样正在大规模布局国内的养殖业。

  2007年中,德意志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德银DWS环球神农基金”,“该基金起购点在1万美元以上,将投资定位于以农产品为主的食物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中国,可见中国农业市场存在的巨大机会。”与德银中国过从甚密的姜华告诉记者。

  姜华,上海宏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本运营官,此时正在与德意志银行洽谈该厂的股权融资事宜。“他们很看好养殖行业,而且投资的要求很是迫切。”姜华说。

  据记者了解,姜华所在的公司共有15万头猪,在国内已经算是大型的养殖企业,尤其在养猪企业不多的上海更是名列前茅。在他们把融资需求抛向市场后,短时间之内就收到了市场上近百家PE的意向。“其中,德意志银行出价颇高,其他优势也更明显。”姜华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深度的洽谈。

  “初步谈成的是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养猪厂30%的股份。融资的同时,进一步谋求企业的海外上市。不过,现在因为协议的某些条款及回购风险等问题,作为民营企业家的负责人还没有在意向书上签字。”姜华说,这也让德意志银行担心,日后对其他同类企业的收购价会一路水涨船高。

  据了解,近年来在天津发展势头很猛的农业产业集团宝迪也在进行大型私募,德意志集团也参与其中,计划注资金额同样达到6000万美元。

  资本图谋:农业盛宴退出容易

  “目前外资基金投资策略出现变化,日趋理性,争做天使投资家,投资重心向前期项目和受宏观经济影响小的行业转移。”在资深私募股权融资法律专家李磊看来,生猪及其所在的农业链条毫无疑问是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行业。“ 如果存在较为长期持久的利润,进入还来不及,何必急着退出?”

  李磊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私募股权资本(PE)进入一个企业之后,典型的退出途径有两种:一是上市,二是并购。企业成功上市,往往意味着股权的超值溢价,也标志着私募股权资本又一个成功项目的诞生,有助于打响PE的品牌。而并购,则意味着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操作时间,更恰当的时机,有时也是更隐秘的操作。

  如德意志银行对一些农业企业的介入,就是希望帮助企业实现海外上市的目标。而高盛则是全资收购养猪厂,其目标可能是要控制某个基础产业链,与传统PE的操作手法有很大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其并不急于退出。

  李磊告诉记者,即使到了需要退出的时候,可能仍存第三种路径:如金蝉脱壳等。

  典型的金蝉脱壳的方式就是将生猪在养殖厂直接进行交割,当然,这有赖于中国最终推出的生猪期货的相关规定。据记者了解,2007年开始,“生猪期货”已经开始提上我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推出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生猪期货”的推出将可以避免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并加剧行业内的规模经营和行业间的纵向整合。

  “市场不好时,资本可能会突然抽离,需要说明的是,国际资本控制农业产业链,并不一定是在国内赚钱,很有可能是通过对产业链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在海外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原材料的收益,或出口产品的收益等。”李磊说。

  宝迪集团的计划是在全国建立十大肉食品工业园,与雨润、双汇三分天下。德意志银行如果注资成功,就可以大举进入中国大宗肉食品消费市场。

  从猪栏伸出的产业链条

  尽管王航认为高盛此举更像技术性的操作而非处心积虑的产业布局,但有着资深国际投资经验的辜勤华博士还是提醒说,“国内大的投行如中金、建银等可能都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国际资本在投资方面更加现实,更懂得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获得超值利润。”

  “一是国内市场庞大,还可以供给国际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二是中国拥有世界几乎最低的劳动成本,猪肉的生产成本容易控制;三是价格上涨空间最大,便于包装上市,获取投资题材;四是如果控制该行业,则可以获取持久的超额利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说。

  “尤其是中国处于该行业的企业普遍比较小,实力比较弱,国外资本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能很快介入,不多的资金就能控制终端市场,这是机会所在。”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的张海森博士说,中国的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业备受国际资本的青睐并不奇怪。”

  “由于生猪养殖及加工业集中度不高,即使大规模或大范围的收购也轻易不会构成垄断。”业内人士就曾指出,中国前三大肉类加工企业占全国的总市场份额仅为3.7%,典型的如高盛对双汇的收购及雨润进行参股,也不会形成垄断。但是,生猪养殖及消费的区域性,却足以使其局部地区获得价格上的控制力或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几大行业领域,如能源、金融、矿产、电讯等,中国对资金的进入尤其是外资的进入都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高度关注产业安全问题,唯独农业,中国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开放态度,很多在该行业的并购对外资基本上没有任何门槛限制。”在辜勤华看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问题对于全球经济的利益攸关,中国的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而国内对农业相关产业的各类补贴以及财政扶助措施同样可以惠及进入这一领域的国际资本。

  在辜勤华看来,国际资本的机会还并不止于此。这些国际资本可以一手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大豆、玉米及豆粕的价格,同时可以一手控制中国的生猪养殖企业,从中直接获取利润。

  “大豆、玉米、豆粕等是农业饲料的主要来源,其价格直接决定着生猪养殖的成本及猪肉的价格。而且今年上半年大豆价格创出新高,全球大豆储量则创新低的报道,进一步暗示着生猪养殖面临巨大的获利机会。”辜勤华说。

  而据记者了解,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两房危机”的影响,7月份,美国大宗商品价格高台跳水,相应的投资额高达1500亿美元的指数基金开始撤离。中国正在成为资金新的逐利场所。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德意志银行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银行,比摩根、高盛这些专做投行的机构有着更强大的资金实力。他们的目标是参股各种类型的大型农业企业,向中国农业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头渗透,养猪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姜华说,区别于高盛的全资收购,德意志银行做的是战略投资,企业上市或被并购后就会套利退出。”

  “在中国,单独的养殖风险很大,养殖业不是越大越好,而必须根据地区的情况采用适度规模的养殖方式。投资人要进入此行业,需要有相关的产业链作为依托。”王航说,这样就能解释,为何外资投行会涉足养殖业上下游产业链。

  的确,高盛在有了双汇和雨润的肉类加工企业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后,向上游收购养殖厂已无后顾之忧。加上对原材料期货市场一定的把控力度,产业链的依托可谓完整,所以它敢于全资收购。在姜华看来,德意志银行同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方面进行拓展,其战略投资的灵活性使得他们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

来源:中国经营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