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种猪冷冻精液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温氏顺利召开

种猪冷冻精液应用技术研讨

协会在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种猪冷冻精液技术应用研讨会”。
博罗县养猪业协会定向资助博罗县86名贫困学生

博罗县养猪业协会定向资助

10月13日下午,博罗县团县委联合县畜牧局、县教育局、畜牧行业企业等部门
省委书记关注省人大督办 深惠联手治污整治非法养殖

省委书记关注省人大督办

省委书记汪洋考察东江治理时表示,跨界河流污染问题要看治理效果“该‘秋后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猪二代为什么不愿意接班 中国下一代谁来养猪?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1-11-03 17:50
  • 编辑:admin
  • 来源:南方农村报
  • 评论

  随着养猪规模化、公司化程度越来越高,猪一代们年华老去,以家族式经营为主的养殖企业终究与其他行业一样要面临企业传承的问题。

  但养猪是个特殊的行业,许多养猪人的后代并不愿意接过父辈的“养猪勺”。阻碍他们接力的原因是什么?

  养猪人受歧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十几年前的一个开学日,某大型猪场老板公子哥初入学堂,在班集体第一次班会上,自豪地介绍家人是养猪的,不料引来全班哄堂大笑,日后一些同学遇见他甚至夸张地捂着鼻子或避而远之。

  养猪人不受待见,深深烙在这位公子哥幼小的心中,也影响着他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虽然他父亲创立的养殖公司从小规模做起,成为在当地规模超前,年出栏生猪近10万头大型养殖公司,猪场设备先进,环境优越。但他拒绝接触养猪,多年不愿涉足猪场半步,对父亲的工作印象仍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每天穿着围裙,在猪栏前提着一桶猪食倒进食槽,或是拿着工具清扫猪栏,总之干的都是力气活、脏活。正是因为对养殖业的偏见,如今正即将大学毕业的这位公子哥也明确向父亲表明了态度,不会接手养殖公司。

  这并非是个案,养猪行业虽然特殊,同样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企业传承“爹想儿接班、儿不乐意”的尴尬局面。

  希望孩子能接班的李先生今年50出头,是河源一家万头猪场负责人,虽说这个行业行情此起彼伏,但如果管理得当,总体而言利润还是不错,近几年养猪年均净收入在100 万元以上,陈先生十分看好这个产业的发展,认为养殖是个朝阳产业。然而他的小孩却不这么认为,打心眼里不愿接触养猪。“在上大学选专业时,我就希望他能选与畜牧养殖有关的专业,随便辅修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陈先生说,但小孩不听劝,完全违背他的意愿,今年大学毕业后自己去闯天下。

  子女不愿接班,李先生也无可奈何,今年的“牛市”让猪场赚了一笔,本打算明年继续找地扩建的他也暂时搁置这种想法。他不想投入太多,企业做大之后落入无人接手的局面。

  投资环境恶劣

  事实上也并非所有的“猪二代”不愿意接班,在当前“猪价领跑CPI、猪粮安天下”的舆论环境下,投资养猪业是个时髦的话题,其中也不乏有“80后”、“大学生”、“海归”的投身养猪业的新闻报道。

  “猪二代”们在父辈耳濡目染之下,不少年轻人对养猪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现有的条件和如今养殖投资环境却让“猪二代”们是否接班犹豫不决。

  明年即将从某大学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陈强(化名),是个典型的“猪二代”,家在广东传统养猪大区四会,父亲自参加起就开始从事养猪,家里的经济来源也主要靠养猪,而且周边的亲戚邻居多数也以养猪为业,陈强说,之所以大学选择畜牧专业目的也就是为了今后自己将来能从事养猪。不过临近毕业的他却面临两难的选择,父亲虽养了一辈子猪,但猪场规模并不大,以育肥商品猪为主,每年上市肉猪两千多头,继承父业显然有点屈才英雄无用武之地,“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类似陈强的“猪二代”们接替父辈养猪,当务之急就是扩建规模,否则会被行业淘汰。“其中资金和土地问题是最大的困难。”陈强认为,猪价领跑CPI同时抬高了物价,养猪不再是以往的小农投资,而是设施化、现代化的大资本投资,设备的更新换代、现代化猪场建设等等都耗资巨大,其次虽然民众对养猪人的成见逐渐退去,养猪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地方政府对养猪的态度却异常冷淡,养猪土地难找已经成为养猪产业发展新的障碍,农业让步工业、因环保驱逐养猪的事件屡见报端。

  谁来养猪?

  在养殖行业,温氏集团可谓是“子承父业”的成功典范。温氏集团在创始人温北英后人温鹏程和温志芬共同打理之下,近年来发展迅猛,不仅成为亚洲最大的养禽企业而且是全国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养猪企业。据农财宝典记者了解,广东年出栏数量在5万头以上的企业都在有意培养子女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但这毕竟是少数,据农业部统计,2007 年全国年出栏5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共224.4 万家,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1,800多家;年出栏数量在5 万头以上的企业也只不过百家而已,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规模化发展才刚刚起步。

  这些企业规模偏小,对子女吸引力不够,会遇到类似陈强的困惑。当遇到“猪二代”不愿接班时企业怎么办?要么出售猪场,要么寻找职业经理人。现实情况是养殖业正面临招工难、年轻一代不愿养猪的问题,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由职业经理人全面打理企业的做法,在养殖业并不现实,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完善、信用并未建立,把企业完全交出,老板不放心。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政府应该关心,中国下一代谁来养猪。在国外,农场主是稳定的阶层,有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比较稳定。但在中国,标准化、职业化的养猪还未成主体。“政府应承担这样的工作,引导、培训青年农民。”

顶一下
(9)
 
81.8%
踩一下
(2)
 
18.2%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