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市生猪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的报告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3-27 20:02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盐城信息网
- 评论
今年春节以来,我市商品肉猪价格持续下滑,从节前的12.8元/公斤跌至目前的9.6元/公斤,跌幅达25%,猪粮比已连续三周处于5.5:1调控目标以下,生猪养殖亏损面不断扩大,生猪生产面临严峻形势,给今年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来较大压力。近日,市农委对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生猪生产的严峻形势
当前生猪产销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格持续下行。据统计,目前全市普通肥猪、普通苗猪、三元肥猪、三元苗猪均价分别为9.2元/公斤、9.0元/公斤、10.0元/公斤和9.2元/公斤,同比分别下跌了14.3%、18.2%、13.3%和24.2%,环比分别下跌了22.6%、35.7%、23.5%和37.3%。二是猪粮比价急速下滑。2008年全年猪粮比平均为7.67:1,2009年平均为6.5:1,养猪处于较好的收益状态,有正常的赢利空间。但今年春节过后,猪粮比价急速下滑,已连续三周低于5.5:1的盈亏警戒线。三是生产积极性普遍受挫。目前,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总体仍处于较高价位,玉米、豆粕价格分别为1.86元/公斤和3.2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6.7%和0.3%。一般养殖户每头猪亏损约100-200元,规模场每头猪亏损约100多元。由于行情低迷,仔猪补栏积极性受挫,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如果低迷局面继续延续,将有可能导致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动摇生猪生产的基础,这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而且日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可能重现。如果处置不慎、调控不力,就会引起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
二、原因分析及后势预测
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殖全面亏损,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生猪供大于求打破平衡局面。由于受连续两年高价位的强劲拉动和各项扶持政策的激励,生猪养殖户积极性高涨,大批社会资金投入生猪行业,全市生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出栏和存栏量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今年2月底,全市生猪存栏319.9万头,其中母猪存栏45.3万头,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9%和8%。根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生产快速增涨,形成新的供需格局之后,市场价格将会进入回落期,寻找新的平衡点。二是储备肉投放市场平抑价格。2009年6月,活猪价快速下跌过程中,国家及时启动了三级响应,增加猪肉储备。随着去年6月增加的储备猪肉到期并逐步投放,加上元旦、春节期间,我市生猪大量集中出栏,抑制了消费旺盛的春节市场,生猪价格受到控制。三是市场消费减少引起价格下滑。由于我国居民有在春节期间储备肉制品的传统,春节过后,大量的储备肉制品仍未消费完,居民膳食结构又趋向于多元化,导致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生猪价格显现正常的节后价格波动效应。
尽管当前生猪生产形势较为严峻,生猪后期生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仍然较多,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市场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生猪产业后势仍呈向好态势。从产业内部发展环境看:目前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54%,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市场主体悄然发生变化,对市场价格导向反应更趋灵敏。规模养殖场会随着行情变化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与散养户相比规模养殖场抗风险能力更强,起到“稳压器”作用。目前苗猪和母猪的交易量出现下降迹象,表明盲目扩张的势头已经遏制,生猪产能也将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处于高价位,继续上涨的可能不大,仔猪价格又处于低位水平,目前补栏增养,养殖成本上行空间有限,市场风险不大。加上我市能繁母猪基数较大,稳定生猪基础良好。从产业外部发展环境看:随着《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案》机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发挥稳定生猪价格的作用,有效防止大起大落。加之我国经济形势的全面回升向好和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居民储备的肉制品消费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猪肉消费总体上呈刚性增长的趋势。预计一段时间内生猪价格会有所上涨。因此,只要引导得当,措施跟上,调控有效,生猪产业后续发展的基础良好。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市场监测和调研,正确宣传引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调控预案和省级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完善监测办法,实地采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产销动态,加强对生产形势的分析和走势预测,为政府宏观决策当好参谋、做好助手。加大正面宣传,稳定生猪养殖者的信心,为生产者提供准确市场信息,既防范风险,又捕捉机遇。指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规避市场风险,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二)做好“三保”文章,切实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保能繁母猪。目前,能繁母猪存栏基数偏高,可以通过淘汰劣质母猪,适度调减基数,优化结构,但必须稳定母猪的基本保有量,通过能繁母猪补贴、母猪保险和生猪良种补贴等三政策的落实,防止盲目淘汰母猪。二是保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是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一方面要继续提升规模养殖比重,争取今年提高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规模养殖结构,争取提高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比例,实现生产方式的真正转变。三是保生猪大县。主产县是稳定生猪总量的重要平台,要集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高效设施农业三类项目的投入,实行规模养殖场增量与主产县扩能并举,为稳定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重大疫病防控,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切实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监管工作,严格生猪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监管,实施封闭式管理,禁止闲杂人员并严格控制畜禽及运输车辆进入。要强化防疫条件审查,指导养殖场(户)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积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要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指导养殖场(户)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的,及时报告,尽快处置,确保生产安全。当前,要突出开展好春季集中防疫行动,确保免疫密度与免疫效果,进一步强化检疫工作,加大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禽运输检查消毒站执法力度,严防病害猪肉上市。
(四)加强产销衔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鼓励、引导、扶持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加强与苏南、上海、浙江等主销区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推进生猪产业化试点工作,鼓励大型养殖场创建畜产品品牌,自产自销,促进生猪产业稳步发展。组织畜牧科技推广人员深入生猪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实地帮扶养殖场(户)。加大推广应用节本增效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重点推广生猪高效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发酵床养殖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努力提高生猪饲养管理水平,帮助养殖场(户)降低生产成本。
(五)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抓紧落实已出台的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今年中央又投资1800万元资金支持我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集约化规模养猪水平。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按照相关项目实施的任务和时序要求,做好基础数据调查、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监督检查等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要加快已经下达的畜禽良繁体系、良种补助、标准化规模场等项目的实施进程,确保资金合理使用,确保尽快发挥实效。(市农委)
- 2012-10-16生猪行业供求“两张皮” 加剧“猪周期”波动
- 2012-10-13今年低迷难改 拼耐力的时候到了
- 2012-10-11杀猪匠被生猪撞伤起诉猪贩卖猪人索赔
- 2012-09-25生猪存栏量高位 猪周期见底无期
- 2012-09-24广东温氏集团投资15亿元 生猪养殖项目落户淳化
- 2012-09-17生猪合作社成畜牧产业发展“新引擎”
- 2012-09-14骗走31头生猪钱赌博输得精光 无力偿还东躲西藏
- 2012-09-10生猪市场价格走低,有机猪“脱颖而出”
- 2012-09-10院士陈焕春:我国生猪养殖业需解决五难题
- 2012-09-10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在华中农大成立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