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猪业杂谈 > 正文

散户退市:对荒唐伪市逻辑的无奈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11-25 17:47
  • 编辑:admin
  • 来源:红网
  • 评论

  包括猪肉在内的许多商品如今迎来了涨价潮。但猪肉价格虽然上涨,却远远不及成本提升的幅度,因为补贴减少或根本得不到补贴,大批散养户纷纷退出市场,生猪养殖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记者在河南驻马店确山县采访证实,散养户遭遇到了生产成本的上涨、未来价格行情的不确定性、对疫情的防控能力不足、国家补贴落实的不到位等多重压力。对此,该省漯河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散养户退出市场、行业洗牌,是养殖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必然,有利于提高效益和节约资源。

  从媒体采访的情况看,生猪养殖散户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三方面来源,一是不可控因素,如基础能源、资源价值的普遍上涨,助推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提高,别说散养户,即便是大型农产品[20.70 1.07%]企业也很难在此背景下争取到主动的谈判地位;二是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在周期变动面前,农民信息劣势显露无疑;三是人为原因,该得到的补贴,被某些主管部门给“卡”住了,该得到的防疫资源扶助,也杳无音信——这最后的第三点,成为压垮苦苦支撑的散养户的最后一根稻草。

  漯河市畜牧局这位负责人的话,说得很冠冕堂皇,但细细一想,其间漏洞百出。如果其所论的规模养殖成本比散户养殖更低的话,那么公平的执行补贴和防疫指导政策,一碗水端平,散户也竞争不过规模企业。在此前提下出现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倒也正常。

  然而怕就怕是,有些地方的农业畜牧主管部门,有意加快这种洗牌的步伐,通过对规模大的养殖企业青睐等方式的额外帮助,刻意为难散户,该给不给、该补不补、雪上加霜。笔者甚至怀疑上段所述的第二段原因(农民得不到市场信息指导),也是被人为制造出的信息封闭局面。

  养殖业规模化和养殖业即便是必然规律,但现有的散户养殖是否稳定,不仅关系到一定时期内国内猪肉等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向,而且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大批农民现阶段的收入状况。

  再说了,如此扶持方式,组装“强大”起来的大型养殖企业,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水平吗?谁能保证当基层政府帮忙挤垮作为企业竞争者的散养户,大型养殖企业取得了一级一地区域内的垄断地位,不会“学习”中石油中石化那样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和市场正常秩序为代价,动辄以断供“逼宫”?

  既违背市场规律、也不符合国家惠农政策的“打压散户、扶持大户”的实践做法,性质非常恶劣。笔者以为,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漯河市两地“为难”农民(散养户)的情况,特别是不给农民发放养殖补贴的做法,理应由国家和省两级上级单位过问。

  实际上,各地基层政府发展养殖业,一直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就是在过分看重大型养殖方式的优点,而忘记了这些优点(其规模效益、环保、食品安全,带动关联产业和农民就业,等等)存在多项前提,绝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实现。

  近年来在我国京沪穗深等多个一线城市,消费者普遍反映,大型养殖企业出品、工业生产线下“走下来”的猪肉产品,口味远远不如农民散户养殖的水准,却通过挤走散户产品的方式,卖到了原先肉嫩味美产品的价格;更离谱的是,等到大型企业产品全盘垄断市场,他们再以增值销售的方式,推销所谓绿色猪肉、土猪肉、无公害猪肉,让消费者要吃到好肉就必须为之付出更昂贵、乃至数倍的价格。

  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荒唐的伪市场逻辑吗?不是说规模养殖成本更低、效益更高吗,怎么会出现价格调高、产品质量反而更低的怪现象呢?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获得质量降低、安全系数难以得到保证的猪肉产品,这其间的部门监管在哪里,还不能引起他们对偏畸化的“贪大求洋”政策导向的反思吗?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