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省畜牧兽医工作回顾和2009年工作重点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9-03-24 17:20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为目标,以动物防疫和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为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落实各项扶持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确保了畜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和供奥畜产品安全,成功应对了部分地区低温冰冻灾害和台风灾害,有效遏制了重大动物疫情,经受了多起食品安全风波的考验,积极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维护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全省畜牧业总体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主导畜产品生猪、家禽以及牛羊等草食动物稳步增长。全省肉类总产量411.96万吨,比上年增长6.8%;生猪存栏2380.38万头,增长4.6%,能繁母猪存栏265.48万头,增长17.8%;肉猪出栏3467.78万头,增长7.9%;家禽出栏108933万只,增长6.5%;肉牛出栏49.57万头,增长8.1%;肉羊出栏44.70万只,增长7.4%;禽蛋产量32.35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13.28万吨,增长2.5%;工业饲料产量1645万吨,增长17.1%。
一、2008年广东省畜牧兽医工作回顾
(一)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省委、省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省农业厅先后4次组织召开会议,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整体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根据《广东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量化考评办法》,组织了由农业、发展改革、工商、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厅级领导任组长的5个检查组,对全省各地政府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情况进行量化考评,促进动物防疫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全省各地严格按照省的规定要求,健全并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省、市、县、镇政府层层签订防疫工作责任书,并将具体责任和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到各个工作部门和人员,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决策、财政筹资、农牧出力、群防群控”的防控工作格局。
同时,加强督查,确保动物防疫措施落到实处。省农业厅多次组织检查组,对各地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先后开展4次飞行检查。各市、县也建立了量化考评制度,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督促检查,有力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2.增加投入,纳入预算,防控经费得到保障。近几年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逐年增加,由2003年前不足千万元增至2008年5.23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2.0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3.19亿元。各地级以上市、大部分县(市、区)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部分市县还安排人工注射补助费和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等。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大幅提高,有效地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重点免疫,全面监测,确保防疫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我省实行常年全面强制免疫和春防秋防重点免疫结合制度,遵循强化重点(规模场、种畜禽)、突破难点(水禽)、消除盲点(散养畜禽)的原则,确保全省所有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努力做到“五不漏”,我省尤其重视水禽免疫监测工作,以监促免,对抗体水平低的及时进行补免。2008年,全省禽流感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12.36%,口蹄疫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45.3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97.3%,猪瘟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20.64%,新城疫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05.86%。
我省设立了43个省级动物疫情监测点,组建了近2万人的村级动物疫情观察员队伍,常年在第一线开展动物疫情和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失败和免疫抗体水平低的,及时进行补免,力保畜禽始终处于全面免疫和有效保护状态。2008年,我省监测血清学样品58万份,病原学检测样品5万份。
4.强化检疫,狠抓执法。我省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切实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一是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建立健全检疫申报制度,实行到场、到点检疫。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一律不得流通,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二是严格实施屠宰检疫。禁止无证或染疫动物和无耳标牲畜进场屠宰,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对屠宰动物实施同步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三是为提高家禽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大胆尝试和创新检疫管理模式,率先在珠海市试点实行了家禽及其产品检疫标志制度。四是加强活禽市场检疫和监管。把好活禽市场准入关,凡是没有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一律不得销售;对重点活禽市场实行每周定点检测制度,严格执行定期休市和闭市后彻底消毒制度,防止疫源扩散。并不定期会同工商部门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整改。五是建立动物疫情定期排查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2008年,全省查验疑似假检疫证明500多份,查处重大动物防疫事件42宗,组织或指导各地查处违法案件218宗。全省产地检疫畜禽共7.48亿头(只),其中生猪3320万头,牛羊193万头,家禽7.1362万只,其他5万头(只);屠宰检疫畜禽共16784万头(只),其中生猪3968万头,牛羊203万头,家禽12600万只,其他13万头(只)。检出病禽38万只,病畜4.6万头(只),病肉11.8吨,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5.加强合作,联防联控,降低中南十省区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为加强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河南省(区、市)和广东省等中南十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交流与合作,降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保障区域内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建立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广东省农业厅牵头建立了中南十省(区、市)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去年11月19日,中南十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交流了中南十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就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中南十省(区、市)联防联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6.完善机制,迅速反应,有条不紊积极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和事件。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工作,目前我省各级政府已全部出台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健全了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并加大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工作。目前,全省合计贮备禽流感疫苗8000多万羽份,口蹄疫疫苗1000多万头份,消毒药近300吨,防护服20000套和与扑灭疫情相关的扑杀器械、消毒设备、无害化处理袋等大批应急物资,确保在突发疫情时能打有备之战。
2008年我省先后发生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个案、2例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多起其他动物疫情。由于行动迅速,措施得当,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扑灭疫情,防止了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及疫情带来的损失。
7.全力推进动物防疫网络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几年来,我省认真筹谋,加大投入,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至2004年,我省筹划实施省人大动物防疫议案项目,总投入13550万元用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2005年至今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均配备了动物卫生监督车,大多数乡镇配备了防疫监督用摩托车,基本配齐了必需的仪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我省突发应急和综合防控能力。此外,我省高度重视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动物标识管理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广州等珠三角地区也自筹经费,积极添置耳标识读器。至今,全省共采购识读器和便携式票据打印机近5700套,平均每个乡镇3套,每个县本级10套,有力地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8.高度重视,积极创新,确保2008年中央新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如期完成。中央安排我省566个兽医站建设项目,省农业厅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一是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实施工作。二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成立了由谢悦新厅长为组长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工作小组。三是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保障项目建设质量,明确省、市、县、乡镇四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的工作责任,确保项目能按时保质完成。四是加强督查和指导,建立完善的督查和指导制度。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地进行督查和指导,每周四、周五为项目督查指导日,各督查组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和指导。五是强化激励和惩戒,建立通报制度。根据各地上报进度表和督查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执行项目不积极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对执行积极的进行通报表扬。五是加大项目过程控制力度,抓紧抓实抓细项目建设工作。要求各地倒排工期至每一天,细化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和土建修缮工作,抓实抓细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目前,我省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各项目市县仪器招标采购已签订合同,大部分市县仪器设备已经到位。全省各项目市县土建和修缮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乡镇兽医站建设已经完工。
9.大力宣传、学习贯彻新《动物防疫法》。今年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新《动物防疫法》宣传贯彻工作。通过举办《动物防疫法》培训班,组织《动物防疫法》有奖知识大赛,电视播放宣传片、报刊刊登宣传知识,举行大型现场活动,发放张贴宣传单张和标语等形式宣传《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普及防控知识,提高群防群控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组织《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相关技术知识培训班430次,培训8.5万人(次)。
此外,我省还特别注重媒体宣传工作,主动与媒体沟通,抢占舆论先机。坚持“及时、准确、适度,重在引导,普及知识,支持发展”的方针,经常在媒体进行宣传,实事求是地反映防控工作及其成效,及时澄清不实报道,消除负面影响,稳定社会和人心。2008年,省农业厅先后策划了10多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通过广泛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畜牧业稳步发展
1.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100元/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助以及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其中在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助方面,2008年全省累计承保能繁母猪245万头,保险覆盖面达91%。二是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项目的实施,包括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生猪良种补贴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等项目,共计投入1.581亿元。各扶持项目均落实到位,推动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推动了现代养猪业的发展。
2. 制定出台了全省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8年初,经省政府同意,省农业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制定出台了《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我省养猪业从生产到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提出力争使我省2012年生猪出栏达到4574万头,自给率达到75%;2020年生猪出栏达到5245万头,自给率达到85%的目标。
《规划》的出台对我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黄华华省长、黄龙云常务副省长和李容根副省长的充分肯定。一是《规划》对我省生猪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猪肉自给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各市、县确定了具体的任务,这将有力推动我省养猪业稳步发展,确保我省猪肉安全有效供给。二是规范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规划养殖用地、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等行为,有效地保护了养猪行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养猪企业信心。三是充分征求了全省21个地级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局等有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得到各地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更有力地促进地方政府对养猪业发展的重视。
《规划》出台后,省组织召开了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举办了全省市县农牧局长培训班进行贯彻落实,要求各市、县(市、区)按照《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市、县发展规划,将发展目标分解到各地,层层落实。目前全省已有近11个地级市出台了市级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其他各市以及已出台规划市的各个县(市、区)也正积极制定本级规划。为加快贯彻落实《规划》,经省政府同意,2009年将在全省评定首批100家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 积累经验后推广,最后争取评定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300家,以省农业厅的名义予以挂牌,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促进重点养殖场在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疫病防疫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提高,带动全省养猪产业的升级。
3.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畜牧业竞争力。针对生猪和家禽生产出现的波动情况,省农业厅多次召集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生产企业负责人会议讨论问题和研究对策,及时正确地指导畜牧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08年,还成功组织举办了省畜牧兽医五大行业协会新春联谊会、广东现代养猪业发展高层论坛、养猪产业博览会暨优良种猪拍卖活动、广东奶业发展论坛以及广东省饲料行业年会暨第十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大会等大型活动,积极打造平台,加强产业协作,组织领导和业内专家为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献言献策,并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和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4.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畜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危机中蕴藏着机遇,在原材料价格下降、劳动力成本降低、扩大内需政策密集出台的大好机遇,正是畜牧业加快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的好时机。省农业厅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迅速展开调研,提出六大措施:一是建议省政府出台调控应急预案,当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农产品(如生猪)价格低于成本价时,按亏损情况分档次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加强产销衔接工作。三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信心,稳定出口渠道。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五是强化统计监测和信息披露工作。六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消费,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这些措施的落实,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确保奥运期间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奥运期间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奥运期间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实施《奥运期间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按照“统一部署,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周密部署。除多次下发文件进行部署外,4月9日、7月10日和7月28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三是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各地执行。认真组织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市场整治、违禁药物的查缴、兽医生物实验室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残留监测。四是加强对供奥动物性食品养殖场的监管。对养殖档案、药物残留监测、药物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和质量监测、动物防疫监管、耳标佩戴、驻场人员等进行落实责任,确保供奥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五是要求供奥企业承诺本企业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并签订责任状,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
2.开展生鲜乳和奶站专项整治行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省农业厅迅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立即成立了奶站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会同省经贸委、公安厅、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奶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对全省奶牛养殖场、奶站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并先后派出6个督导组赴广州、深圳、佛山、惠州、肇庆、潮州等生鲜乳主要生产销售地区进行督导检查。全省各级农牧部门按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深入开展生鲜乳和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全省各级农牧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约1.2万人次,检查养殖场和奶站约5400个次,抽取了291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三聚氰胺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此外,我省还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省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指南,组织各地按照条例要求依法对生鲜乳收购站发放许可证。
尽管质检部门在多个国内知名品牌如伊利、蒙牛等乳品中也检出了三聚氰胺,但我省生产的生鲜乳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监测中均安全过关。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省每天供港鲜奶43.5吨未受影响,广东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如燕塘、风行公司的乳品销量不跌反升、产品供不应求,全省没有出现奶农倒奶和杀奶牛的现象。广东乳业之所以能够在此次乳品生产安全风波中“独善其身”,得益于:一是我省高度重视推动奶牛养殖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全省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奶牛存栏量占全省奶牛存栏总量66705头的71%,规模养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我省实行“产—加—销”联合体模式,没有营利性奶站的中间环节。乳品加工企业自己建办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或者由乳品加工企业与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提前一年签订翌年的生鲜奶购销合同,乳品加工企业负责质量检测和到场巡查,长期紧密合作,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奶源的安全。三是高度重视奶牛疫病防控工作,对奶牛口蹄疫、结核病、布病、疯牛病等疫病实行常年监测与控制,并健全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四是加大正面宣传工作。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消费信心下降等问题,我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省以及香港各大媒体通报广东省奶牛养殖、生鲜奶生产和监督检测情况,并多次派出专业人员接受媒体的采访,引导媒体做出正面、客观的报道,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对广东本土生产的牛奶的消费信心,很好地化解了三鹿奶粉事件对广东奶业的冲击。
3.强化饲料监管。一是做好饲料行政许可工作,推进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全省共检查企业441家, 抽取48万份生猪尿样、1210份饲料/水样本检测“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查处案件351宗,销毁生猪1430头,圈养生猪2266头,没收饲料240公斤,生猪“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确认阳性率均低于1%的控制率,商品饲料阳性率为0,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三是开展饲料企业“蛋白精”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和蛋白饲料生产企业整治的行动方案,对全省饲料生产企业、蛋白原料生产企业和奶牛养殖场自配饲料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992人次,检查企业、养殖场户7900个次,先后抽取饲料产品531批次(其中水产饲料120批次)进行三聚氰胺检测,检出含三聚氰胺饲料8批次,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先后对全省733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的“三无”检查,查处无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企业6家。四是加强饲料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组织全省按照饲料产品质量和违禁药品专项监测计划,开展例行监测行动,完成常规检测饲料产品3615批次;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企业。五是开展“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饲料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全省加大力度,查处不合格产品和企业。同时联合相关市开展飞行检查,检查饲料生产经营单位20多家,其中查处企业12家,封存销毁饲料产品43吨,处罚金额30多万元。
4.强化兽药监管。一是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确保奥运期间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根据农业部的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广东省兽药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组织开展 “优质兽药出厂、 放心兽药入户”行动,制定供奥畜禽养殖基地药物残留抽检计划,对供奥畜禽养殖基地的用药和药残进行检查,结果全部符合规定;制定全省兽用精神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组织进行专项检查;部署辖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派驻监督员到供奥畜禽养殖基地,督查企业用药记录制度等执行情况,严禁使用激素类和兴奋剂类物质,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规定,确保了我省奥运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切实加强对兽药GMP企业的监督检查。为促进企业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加大突击检查力度,特别是对农业部通报的全国兽药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和涉嫌假兽药生产企业,组织逐一检查,严厉查处;三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兽药市场。组织全省各级兽药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450人次,印发资料8万余份,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150个次,整顿市场350个次,立案171个,结案135个;查获假劣兽药1650件2890公斤,货值18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单位5个,吊销经营许可证3个;四是举办多种形式交流活动,推动行业开拓创新。先后召开了全省兽药管理工作会议、兽药生产企业座谈会,举办了广东动保行业发展论坛、广东省兽药自主创新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兽药行业发展形势,交流经验,强化管理,力求提高行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组织开展兽药质量和药物残留监控工作。做好农业部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动物源细菌抗菌剂耐药性监测计划,制定我省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抽检配套计划,顺利完成任务,我省兽药产品质量比上年进一步提高。
(四)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各地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广东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对改革工作力度不够、工作进展缓慢的县(市、区)进行通报督办。省农业厅领导还多次给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县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写亲笔信,阐述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我省所有地级以上市都出台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全省121个县(市、区)中有111个县(市、区)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其中,108个县出台人员“三定”方案,103个县出台镇级兽医站人员“三定”方案。已出台改革方案的县,大部分将乡镇兽医站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了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补贴经费。通过改革,进一步健全了兽医工作机构,理顺了职能,强化了保障,优化了队伍,提高了能力。
二、广东省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8年我省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增加农民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
(一)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不足,全省强制免疫工作开展不平衡。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尤其是县级由于财政困难,防疫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或者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些地方即使有疫苗,也没有人工注射补助经费,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导致免疫工作不落实。此外,各地由于监测经费不足,普遍存在监测面窄、数量少的情况,无法有效预测疫情和指导免疫工作的开展。
(二)部分地方因负担重不支持发展养猪业。部分地方认为发展生猪生产对当地财政贡献不大,而中央和省出台的生猪补贴政策,要求按地方财政比例配套一定资金,使得本来己经相当困难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增加了更大的经济压力,倘若发生重大疫情,还要付出一大笔处理费用,且影响当地形象,特别是养猪大县地方财政负担更重。所以这些地方政府对发展养猪生产不积极,甚至以用地紧张和污染为由限制生猪养殖。更有甚者,以污染或环保不达标为由,强行拆除猪场,此种行为近一年多来己屡见不鲜,己经严重影响了我省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环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大中型规模化畜牧场都能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粪污处理设施,采取粪污收集、隔渣、污水厌氧发酵、暴氧和净化塘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相当多的小规模畜牧场尽管还没有完全按规定设置粪污处理设施,但基本能采取干粪收集、污水与种植业结合的方式处理粪污。但是与环保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养殖场因多种原因无法申领环保许可证。
(四)“瘦肉精”生猪多头监管,部门职责不清。饲料企业、养殖场(户)由农业部门负责;瘦肉精药品生产企业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负责;屠宰企业由经贸委负责;猪肉市场由质量监督局和工商局负责;熟肉及肉制品由卫生部门负责。但在流通环节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责任不明确,不利于监管。此外,畜产品、生鲜乳、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投入经费、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检测能力严重不足。
(五)部分县镇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基层防疫体系还不健全。省政府原来明确要求县级兽医体制改革在2007年12月底完成,但全省至2008年底仍有10个县未出台改革实施方案,13个县未出台人员“三定”方案,18个县未出台乡镇级兽医站人员“三定”方案,分别占全省县级总数的8.3%和10.7%和14.9%。目前,部分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给防疫工作留下隐患。
三、2009年畜牧兽医工作重点
2009年,我省发展畜牧业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巩固现有工作成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继续把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畜牧兽医中心工作来抓。一是全面落实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狠抓全面免疫,把免疫密度和质量作为综合防控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散养畜禽免疫工作;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四是加大检疫监督力度,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进一步学习、宣传新《动物防疫法》,提高依法行政、依法防疫本领;五是加强消毒灭原,严格养殖场防疫管理;六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防控能力;七是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八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控合力。
(二)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党的十七大以及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省财政对畜牧业生产投入逐年增加, 2009年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省将继续做好国家扶持畜牧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并积极争取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保障财政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满足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抓好畜禽养殖基地建设。
珠三角是我省经济中心区域,也是我省畜禽生产和畜禽产品消费的重要区域,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牧业产业化体系较为完备。规划以发展珠三角、带动全省畜牧业发展的思路,以生猪、黄羽肉鸡、水禽和奶牛养殖基地建设为主要抓手,突出区域布局和发展优势,通过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全面促进珠三角地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促进全省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保障我省及港澳地区的畜禽产品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继续贯彻实施《规划》,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督促市、县、镇政府落实《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尽早出台市、县、镇养猪发展规划,切实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将养猪用地与农业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对待,加快推进规模化生猪生产的发展。二是尽快落实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评定挂牌和管理工作。做好首批100家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挂牌,先试先行,推进生猪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抓好对重点生猪场的动态管理,包括疫病防控、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和生产信息等,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生猪养殖场的保护和支持。
(五)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各地级以上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建设,扩大检测覆盖面,增加检测频率,重点检测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二是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用于对饲料、兽药及生鲜牛奶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以确保我省饲料质量安全,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对《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养殖场(户)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养殖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准入门槛、管理水平和增强守法意识。五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六是健全畜产品流通溯源制度,明确责任,排除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规范养殖。加强与中南九省区的联系,及时通报外调猪“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情况,加强中南十省(区、市)联防联控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全面完成全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2009年,全省的兽医体制改革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省农业厅将督导最后改革缓慢的县区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保障有力的原则,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务必在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以加强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持和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情管理、监督、监测、处置和基层预警预报能力,为更有效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OO九年一月
来源:广东饲料信息网
- 2011-12-26广东目前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 2011-08-03广东动物疫情分析预警:下半年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严峻性不可低估
- 2011-02-23广东英德8个养猪场发生疫情 153头生猪病死
- 2011-01-26广东目前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卫生安全事件
- 2011-01-01韩国寻求采取新的畜牧业管理认证体系
- 2010-02-052010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 2009-03-09广东省省级重点生猪养殖场的扶持政策
- 2008-12-04在广东现代养猪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谢悦新
- 2008-09-092008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
- 2008-08-07广东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