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广西金德成为国内首家使用“格式塔”管理系统猪场

广西金德成为国内首家使用

广西金德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格式塔”系统的数字化猪场。广西省养猪界专家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畜牧设备 > 设备新闻 > 正文

猪的“身份”——物联网追溯动物疫病(2)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1-01-28 14:46
  • 编辑:admin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评论

      我国养殖情况复杂,规模养殖只占40%,60%的饲养来自农村散养户,因此,以乡、村为单位的“最后一公里”的可达性不容忽视。据了解,兽医行业分三类——行政体系、疫控机构、监督机构,三个机构的工作性质不同,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延伸到县级,而疫控机构则延伸到乡、行政村、自然村。按规定,散养动物的免疫、二维码耳标佩戴将由辖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及村防疫员具体实施。只有直接面对个体养殖者,才能更好地保证溯源系统的深度延展。

      技术保障全程追踪

      在研发过程中,以二维码影像识读为代表的技术打破了国际企业的价格垄断,保障了追溯体系的可靠运行。

      动物防疫标识溯源系统应用到了二维码溯源标识、移动智能识读器、电子票据打印设备、中央数据库及数据分析软件等先进手段。系统以动物标识编码为数据轴心,将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工作贯穿起来,利用Internet和GPRS网络把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建立从动物出生到动物产品销售各环节一体化全程追踪监管的管理系统。

      动物标识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本信息载体,所采用的主要是二维码动物标识,藉以建立全国统一、惟一的动物个体编码体系。标识由二维码和编码两个部分组成,二维码耳标具有低成本、易识读、耐磨损等优势。二维码采用加密技术的行业专用码,还具有防伪防篡改功能;编码由动物种类+区划编码+标识顺序号组成,共15位数字。由于二维码识读技术应用涉及知识产权,当时全球掌握条码识读知识产权的7家企业又对二维码识读使用形成了价格垄断。为突破此瓶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指导有关单位自主研发了二维码影像识读技术。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国动物疫情分析和处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事物。”朱长光告诉记者,为了保障追溯体系的可靠运行,必须完善后台支撑系统。

       我国基层兽医工作环境复杂、野外作业居多,因此,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还组织了电脑、芯片、影像识读等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和设计修改,并与有关厂家进行研发合作,最终突破了相关技术难点,成功研制出集耳标二维码影像识读、无线传输、可嵌入应用、手写触摸屏、IC卡识读、串口连接打印机等6项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移动智能识读器。

       在数据存储方面,全国一年的畜禽标识(猪、牛、羊)数据存储量就可达到1500GB,养殖、防疫、检疫、监督等工作信息全部入库后,一年的数据存储量将高达8000GB以上,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结构,开发并建立逻辑目录检索服务的海量中央数据库,能够实现在海量数据存储中瞬间锁定数据源,快速查询牲畜标识号码等数据的目的。

       此外,对进入流通的牲畜进行检疫并开据检疫证明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改进传统纸质手写检疫证明存在的易伪造等弊端,提高检疫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还组织开发出网络检疫出证系统。

        为顺利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今年8月,全国还开展了牲畜二维码耳标质量抽检,包括耳标厚度、大小、重量、颜色等外观检测,耳标结合力、耳标头拉升断裂力等强度指标检测,以及耳标字迹附着力、磨砂试验等激光刻痕深度检测。

 

工作人员正在用识读器识读猪耳上的耳标。

       10亿耳标 RFID迎考

       无线射频技术比二维码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突破关键技术,追溯体系才能够得以深入应用,中国物联网也才能真正起步快跑。

       二维码畜禽标识的特点是密度高、容量大、成本低。不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下一步打算是,提高信息新技术手段的利用,引用RFID无线射频标识技术逐步替代现有的二维码影像标识,以提高动物标识识读的便利性;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际上,可追溯体系堪称目前全国物联网最切实的应用之一,今年,全国产地检疫动物83.2亿头/只,屠宰检疫动物43.4亿头/只,全国已经累计发放牲畜耳标18.49亿枚,耳标佩戴率接近70%。

       朱长光介绍说,全国每年出生6亿多头猪、3亿多只羊、7000万?8000万头牛,全年新增的耳标需求就有近10亿,应用前景很广阔。几年前,由于RFID成本太高,进口一枚芯片将近3元,加上制造成本,一枚猪标要20多元,财政承担不起,因此退而求其次,采用了二维码影像,使耳标成本降低到一枚1角钱左右。

      二维码虽然成本低,弊端却也不可忽视。朱长光分析说,首先,二维码是光学读取,受光线影响大,需要在太阳光线不足或光线过强时用正补光或负补光,非常麻烦;其次,二维码受距离影响,只能识别15?20厘米以内的距离,对于牲畜来说这是个难以克服的缺陷,毕竟,揪着猪耳朵进行识别难度太大;第三是读取时间问题,二维码要求静止2秒钟进行读取,这对固定物体很容易,可是对于牲畜来说,就很难做到;第四,二维码读取还要求试读设备和耳标之间的角度要垂直,不能倾斜太多;第五就是磨损问题,牲畜的耳标被污染或磨损是常有的事情,会造成信息无法读取。

       这些问题如果要逐一解决,会极大地增加成本,例如现在一台识读器的售价在1700?1800元,如果要延长到读取50厘米的距离,识读器的成本会增加数倍。如果采用RFID作为耳标,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超高频芯片可以很轻易地实现50厘米到1米的识读,这个距离是畜牧行业应用的最佳距离。近年来,RFID的发展使其成本下降了许多,以一枚霍尼韦尔的超高频耳标为例,大概成本在10美分左右,封装后可以控制在一元以内。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