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粮价猪价和劳动力价格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8-03-26 16:56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2008年1月,我们走访了东北、四川和江浙一些地区,向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实地调查粮食、生猪和劳动力供求情况及价格走势。

  调研显示,近期中国的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将最终传导至产品价格,从而推高通货膨胀。因此,物价管制和信贷控制等行政措施似乎难以平抑通胀压力,甚至可能推高通货膨胀。

  我们继续维持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保持高位,CPI涨幅达到5-5.5%的判断。

  猪价短期难以回落

  对于猪价的调研主要集中在养猪大省四川。调研结果显示,造成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1、供给短缺,前期(2005-2006年)猪肉价格过低造成养猪无利,农户养猪积极性下降,另外猪病疫也加剧了生猪供给不足局面;2、成本上升,饲料成本在过去的两年里上升了50-60%,农民工工资则年均上涨了15%。

  尽管四川省政府对养猪实行了政策扶持,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但短期(6个月)内,猪肉价格并不会明显回落,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原因在于:1、农户仍需要观望价格,农户仍然担心风险(猪病疫,未来价格的下降等),如果猪肉价格能在未来的半年内保持稳定,将会巩固农户的信心,增加养猪量;2、规模养猪场有积极性扩大生产,但猪肉生产周期较长,供给规模大幅跟上至少要等到2008年底。

  主粮上涨压力较小,而饲料用粮上涨压力大

  对于粮价的调研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四川地区。调研结果显示,造成本轮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07年出现了生产资料价格普涨的情况,除了农药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化肥、种子及农膜和柴油的价格大幅上扬,尤其是复合肥及农膜的价格分别急升了25.7%及21.4%,推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促使粮价上涨;2、大豆供给紧张,2007年伏旱天气不利大豆种植,国内产量大幅减少,导致供给短缺,使大豆价格高涨;3、国际粮价传导,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大豆,大豆国际市场价格上升亦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总体来看,未来饲料用粮依然上涨压力较大,而主要食用粮上涨压力相对较小。具体品种价格趋势:1、水稻供给充裕,近期价格显著下跌,供大于求,上升可能性不大;2、大豆严重减产,加上干旱天气,价格看涨;3、玉米价格近期微跌,但前景不错,有望在三四月份回升。

  《劳动合同法》对于物价的压力不可忽视

  对劳动力价格的调研主要集中在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和劳务输入大省江苏、浙江等地区。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的空间在多数省份已经不大,农民工供给相对紧张,使得江浙一带不少务工工资收入近年来年平均增幅达到10-15%。但同期民营企业生产效率也保持了不低于工资的增长速度。受访企业表示,2008年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至少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

  新《劳动合同法》对于高科技及大型企业基本没有影响,而对多数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力成本构成上涨压力(额外上涨10-20%),而《劳动合同法》也将影响民营企业的招聘用工计划。江浙一带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中,此前并没有给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因此,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员工缴纳社保将使这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涨。另外,多数受访企业表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潜在的劳资纠纷风险剧增,企业的招聘用工计划因此受到影响。

  短期来看,劳动力成本的“政策性”上升未必会完全传导至产品价格上。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门槛低,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尽管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亦不断上升,但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并未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把增加的成本转移至消费者,而通常都是自己通过效率进步来消化。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的利润受到负面影响,将会增加行业内大企业并购和整合的机会,使行业集中度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定价能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最终传导至产品价格层面。因此,《劳动合同法》对物价的长期压力仍不能忽视。

  进入成本推动型通胀时期

  通过调研,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近期国内的食品价格通货膨胀基本属于成本推动型。主要源于供应不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扬,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另外,国际粮价飙升推高粮食进口成本并传导至国内粮价。消费结构升级虽然也加剧食品价格上涨,但并非短期通胀高企之主要原因。

  从通胀调控政策上看,物价管制和信贷控制等行政措施难以平抑通胀压力,甚至可能推高通货膨胀。能源价格管制导致能源短缺,影响粮食运输,最终推高商品粮价格;食用油价格管制迫使榨油厂提高豆粕价格以交叉补贴榨油亏损,从而推高养猪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盲目的信贷控制影响粮食收购从而推高粮价。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国已经进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上升期,其结果是实际汇率(即汇率加通胀)趋势性上升。政府需要在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为缓解短期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影响,政府可以对低收入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可以考虑用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方式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
  
 

来源:新财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