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积极应对低迷的生猪市场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6-10 19:15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 评论
“手中有猪心发慌,饲料价格还在涨,猪价回落不明显,早卖晚卖都赔钱”。这是笔者通过观察和了解对目前生猪市场现状的概括。
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一路暴涨。最“耀眼”的是大蒜和绿豆,简直成了“金蛋”和“金豆”。老百姓叫苦不迭,一致反映“买得起肉、吃不起菜”。尽管蔬菜价格随着季节变化开始大幅回落,但由于猪价一直处于低迷,没有明显松动,所以,绝大多数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均有“等待观望”和“惜售心理”。由此可以推测,今年下半年生猪生产和供给形势并不乐观,且面临的市场压力依然较大。
笔者针对生猪市场出现的非正常情况,经过调查分析,于4月份先后在媒体上发表了《生猪生产全面亏损是一个“危险信号”》、《猪粮比价失衡,养猪路在何方?》两篇文章,从扶持和保护生猪生产,推进科学发展规模养殖,强化城乡市场管理和调控,稳定和抑制市场物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但一个多月过去了,生猪市场依旧“阴天”,而且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产品也同其他农产品一样“跟风上涨”。来自5月28日《重庆晚报》的一则报道说,市场猪价低迷,饲料价格却在涨。5月27日,市内部分区域育肥猪饲料价格已上涨近10%,养一头猪要多花五六十元的成本,主要原因是生产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近来大涨。据重庆市垫江县鹤游镇畜牧产业协会的同志介绍,育肥猪饲料价格从先前的每500克1.3元涨至1.4元。按眼下市价计算,养殖户卖一头猪约亏200元~250元。合川国兴养殖场已收到饲料企业近期可能调高价格的信息,据说育肥猪饲料每吨要涨200元。照此计算,养一头猪要多花约60元饲料钱。据饲料生产企业介绍,今年年初的时候,玉米价格一般每吨在1800元~1900元,可眼下已飙升至每吨2250元~2260元,大约涨了两成。在玉米产地的河北省,玉米收购价格也由前两个月的每500克0.8元~0.9元,上涨到1元或1.2元。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主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同比增长21.9%。吉林敦化的玉米供应商兰先生说,玉米的收购价格从年初的每吨1700元涨到了目前的1850元,他备下的2万多吨玉米不到两个月就卖出,买方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山东等地。现在玉米的市场特点是“好卖不好收”,求购的信息也远远超过出售的信息。据《中国之声》5月26日报道,产粮大市内蒙古通辽市的玉米供应缺口已达120万吨。
综合以上市场情况不难看出,农产品的价格是近年波动最大的一年,而生猪市场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养殖户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待市场回升,谁能想到,天热了还是板着一副“冷面孔”。现在,各地绝大多数养殖户坚持“扛猪不卖、守猪哀叹”,都盼望猪价早日反弹。重庆垫江县黎安全的养殖场,平均年出栏生猪约3000头。今年春节后,由于猪价一直往下滑,卖一头猪要亏上百元,他一直扛着不卖。然而,4个月过去了,猪价仍然低迷,而养殖场里存栏的可卖肥猪却累积到300多头。其中体重超过200千克的就有80多头。正常饲养时间出栏的肥猪,一般体重约110千克。而超重猪吃得多、长得少,继续养下去很不划算。眼下他自家养的母猪又下了200头小猪。为给小猪腾空圈舍,不管市场行情如何,他表示最迟不超过端午节,要把几百头超重肥猪全部处理掉。届时如行情依旧没有好转的话,少说也要亏损10多万元。
养猪户大多数反映不赚钱,微利保本的必定是少数,而且基本是占了“时间差”的优势。猪价没有下降的时候,有些达到出栏标准的育肥猪及时脱手,实属“侥幸赢利”。然而,生产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此种不正常市场现象如果继续延续下去,我国的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必须审时度势,加以引导和调控。
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生猪存栏为4.36亿头,较上月下降1.2%,较去年同期下降4.15%;我国能繁母猪存栏下滑至4760万头,较上月下降1.65%,较去年同期下降3.29%。仅从这个数字看,并不是好兆头。有关部门分析说,虽然生猪养殖效益持续亏损,散养户和部分小规模养殖户经受不住风险逐渐退出,生猪存栏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养猪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大的饲料、屠宰加工企业进入生猪养殖领域或扩大生产规模,生猪整体供给能力依旧较强。预计2010年年底我国生猪存栏达4.72亿头,较2009年上涨0.58%;2010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将下降至4910万头,较2009年下降2%。笔者认为,这个分析从广义角度上来讲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但笔者的不同看法是,生猪存栏数量的减少,特别是母猪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生产货源减少和市场供给量的减少,这样会直接影响进口量和存储量。还是应该持积极、谨慎的态度为好。
目前,生猪生产面临的严重困境,对持续稳步发展畜牧业、缓解“三农”问题是一个“直面冲击”和“严峻挑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因为生猪生产历来是整个肉食品生产中的“王牌”,农民历来把养猪业视为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肉食品需求量和质量同步提高,加之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生猪生产正向规模养殖发展,生猪的产值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凸显。在可观的效益驱动下,农民养猪积极性比较高涨和稳定,不论在农村或在郊区,我们时常听到农民乐滔滔地描述说:“手中有猪心不慌,脚踏实地喜洋洋,一年四季不缺肉,生产生活有劲头。”
而今年生猪产销形势出现了“冰冷期”。如何让生猪生产尽快迎来“春暖花开”的局面,使城乡市场回归“自然面孔”,我们必须顺应市场规律,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调控机制,保持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正常运转。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要尽快启动出台生猪生产专项“扶持基金”和“价格补贴”。根据养猪规模和存栏、出栏数量,对成本亏损部分,给予适当补助。今年以来,我国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以及三七等中药材价格上涨较多,给人民群众尤其是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国家提出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关怀。借此机会,也应该把养猪亏损纳入补贴范围。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地方财政拿出一点,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刺激养猪生产,让农民看到温暖、得到实惠,脚踏实地安心生产,对今后生产的发展抱有坚定信心。不能让“高成本养殖、低价格出卖”形成“恶性循环”,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要积极引导农民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尤其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把握市场供求变化信息,鼓励农民讲求科学饲养,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特别谨防和打击“虚假信息”误导生产、破坏生产现象的发生。教育农民树立“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新型理念,不可因市场一时出现波动,而影响农民养猪生产的积极性。对那些违法压价、坑农、害农行为,或肆意哄抬物价、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的要依法惩处。
要大力搞好生猪的产销协调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要充分发挥养猪协会和民间经济组织作用,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把生猪产、供、销、储、运纳入科学管理,拓宽流通渠道,防止出现“卖猪难”的问题。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大力开辟生猪“绿色通道”,实行严格盘查,对过往的运猪、运肉车辆,要认真进行检查和检疫,防止“病猪”和“变质肉”流入城乡市场,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安全。尤其是夏季,更要提高警惕。
要把防疫灭病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最近,笔者深入农村搞调研时,问到几个生猪和肉鸡饲养大户为什么洗手不干了?他们都说就怕“猪瘟”和“鸡瘟”,一生病就要“败家”,这是农民最担心、最头疼的问题。而农民又缺乏防疫灭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农业、畜牧、兽医及卫生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村和现场,讲解和传授疫情防疫知识,尤其是对那些“常见病”要提早预防;对那些危害系数较高的“突发性”传染病,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让农民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方百计解除农民生产上的后顾之忧。
总之,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愿望转移的。猪价低迷、回升迟缓,这是与其他农产品比较而言的,不可能“雷打不动”,总是一副“冷面孔”。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顺应市场规律,把握生产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柳暗花明、曙光再现”。
- 2012-10-16生猪行业供求“两张皮” 加剧“猪周期”波动
- 2012-10-13今年低迷难改 拼耐力的时候到了
- 2012-10-11杀猪匠被生猪撞伤起诉猪贩卖猪人索赔
- 2012-09-25生猪存栏量高位 猪周期见底无期
- 2012-09-24广东温氏集团投资15亿元 生猪养殖项目落户淳化
- 2012-09-20发改委调控举措初显成效 国内豆粕市场理性反应
- 2012-09-19养殖户赔本 种猪养殖为何会全线飘红?
- 2012-09-17生猪合作社成畜牧产业发展“新引擎”
- 2012-09-14仔猪剪牙断尾导致餐桌上“猪尾巴”难寻
- 2012-09-14明年起全国农批农贸市场三年内将免房产土地税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