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猪业杂谈 > 正文

高端种源依赖进口 国内土猪日渐式微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6-17 23:27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南方农村报
  • 评论

  6月16日,国内养猪行业颇具盛名的广州养猪产业博览会开锣,其重头戏“种猪拍卖会”吸引了千里之外的北京种猪企业远道而至,拍卖的种猪均是行业称为“杜长大”的纯种洋种公猪。

  几乎在同时,一则来自海南的消息称:临高县经调查发现,该县的海南临高原种猪仅剩4头纯种公猪,该种群濒临灭绝。消息惊动了农业部领导,为此,临高县畜牧局向农业部兽医局递交了一份《临高原种猪的保种及产业发展规划》的汇报材料。

  同样是纯种猪,一土一洋,命运迥异,发人深思。

土洋之争◥>

政策难挽市场败局

  不难理解,洋种猪拍卖火热只不过是当下猪业已经被洋基因一统天下的一个佐证。

  虽然《临高原种猪的保种及产业发展规划》详情暂未披露,但从1996年起,国家类似的针对本土猪种群保护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1996年1月4日,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协助行政管理部门总体负责家畜遗传资源管理工作,下设有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

  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告了78个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其中有19个猪的品种资源。各省也相应成立了“省级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和公布了省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2005年12月29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其中第二章第9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2006年6月2日,农业部发布了662号公告,确定八眉猪等l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有地方猪种38个。

  2007年5月14日,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替代l996年设立的“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下设“猪专业委员会”。

  2008年11月7日农业部发布1058号公告,明确了3个国家级地方猪种保护区和35个国家级地方猪种保种场。

  这些政策的出台可能在保护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上有明显效果,但种猪市场上,土猪节节败退。如广东的大花白猪和蓝塘猪,列入了国家级保种名单,但在广东市场上,大花白几乎绝迹。

  据临高县调查,纯种的临高母猪存栏量仅为1500头,仅占全县存栏母猪(6.35万头)的2.36%,临高种猪公猪4头,仅占全县存栏公猪(403头)1%。

市场选择◥>

经济收益决定命运

  与土猪供给不足形成鲜对照的是,在消费市场上土猪成为肉质与风味的代名词,越来越受欢迎,如近年以土猪为卖点的品牌猪不断推出市场。但从大多数养猪户的角度考虑,饲养三元杂交猪收益更高。

  临高县多文镇东江墟农户符光为是四头纯种临高原种公猪其中两头的主人,他一共养了7头公猪,其中2头临高猪,5头为外地引进的良种猪。

  “临高种猪配种一次20元,外地良种猪配种一次35元。”对比两者的经济收益,符为光认为养纯种的临高猪没外地良种猪赚钱。除了单价上的差别外,次数上也有明显区别:临高猪一次只能配一头母猪,外地良种猪一次可以配几十头母猪(人工授精)。

  饲养肉猪,两者的经济收益也同样有很大的差别。临高县多文镇美山村村民王日崇养了两头临高猪,他说和其他饲养外地良种猪的村民比起来,自己养猪的收入只有别人的一半。因为临高猪长到90公斤要13个月,而良种猪长到110公斤只要7个月,自己花的时间长,用的饲料多,虽然猪肉价格比别人高1元/公斤,但还是弥补不了差价,他打算明年也尝试养外地良种猪。

  养肉猪收益差别大,养乳猪差别更大。多文镇兽医员王圣安介绍,临高母猪平均一年产仔2次,每次10头左右,杂交一年平均产仔2.2次,每次也是10头左右,但猪仔养殖60天后,杂交乳猪的体重会是临高乳猪的1.75倍,由于乳猪价格相同,每只杂交猪的收益也是临高乳猪的1.75倍。

  在市场价格基本相同或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土猪的经济收益基本完败给洋猪。在没有大众饲养的基础,各地方猪渐渐只能依靠政策保护才能生存。

基础薄弱◥>

高端种源依赖进口

  与土猪种猪生存只能依赖政策扶持保护相反,国内种猪企业热衷于进口外国种猪,常以“新某系”、“从某国进口×头原种猪”为宣传口号。据了解,国内大型种猪企业核心种猪群基本依赖国外进口,而近年引种的数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除2009年5、6月因甲型H1N1流感暂停从国外进口种猪外,每年国内种猪企业都从国外引进大量种猪。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种猪1.2万头,较2007年上涨363.41%。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信息显示,2010年我国种猪进口计划申报数量较往年增长幅度较大。

  现实中,当前国内引种的“杜大长”等洋种猪,都或多或少含有中国土猪的血统,据许多育种资料显示,国外种猪通常含有中国繁殖能力强、母性好的土猪血统,如梅山猪、太湖猪等。这说明国内缺乏的并非是种猪资源,而是对育种的深入、耐心和针对性研究。

  据国内著名育种专家陈瑶生透露,在英国一个家族猪场,为培育一个品系足足花了25年。一育种专家认为,许多地方猪种保种场在制订保种方案时,往往提出产仔数提高多少?断奶窝重提高多少?生长速度提高多少?肥育性能提高多少?往往选育目标过多,不能实现。没有具体选育措施或只有老一套的措施,内容显得空洞无力。

  近年,国外育种公司开始从“出口种猪到国内建场”逐步渗透,如美国的waldo公司在广东和安徽等地和国内养猪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育种合作;唐人神集团和美国威特先育种公司联合投资1.2亿元,建立美系原种猪场。

  国外育种企业对中国种猪业的渗透令人担忧,虽然尚不能说中国种猪业被掌控,但中国种猪企业难以分享种猪业中利润最大的原种猪市场,只能在低端市场中互相厮杀。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