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猪业杂谈 > 正文

养猪政府补贴 事与愿违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7-01 17:19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深圳商报
  • 评论

  猪粮稳,天下安。

  由于猪粮对国计民生的安稳非常重要,兹事体大,不能任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于是国家有关部门便推出相应的补贴,一方面对种粮户和养猪户进行直补,一方面对代表国家出面收购的企业进行补贴,以便让生产者放心加大供应量,冀望通过这种逆周期操作来熨平价格波动。

  实际效果如何呢?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关于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的通知》,决定从7月开始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检查内容是承担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任务的中储粮总公司直属企业,以及委托收储库点和延伸收购库点是否违反国家规定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与往年不同,今年新麦大量上市以后,价格没有出现一段低迷期,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迅速走高。安徽、河南等地普通新麦价格从0.92~0.93元/斤涨至0.96~0.99元/斤,高于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每市斤0.90元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据悉,粮食单产减少、CPI走高预期下农民惜售、市场收购主体增多等因素是造成小麦收购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既然市场价已经高于最低收购价,那相关国有粮企岂不是可以乐得清闲?非也。根据《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储点收购费用为每市斤2.5分钱,而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的保管费用补贴标准为每市斤3.5分钱.年。也就是说,为了挣到这6分钱,收储点必须收购粮食,否则就什么补贴都拿不到了。

  而面临市场小麦价格提升,一些收储点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补贴来填补市场价与最低收购价之间的价差。如此一来,市场上的收购者为了展开竞争,不得不再次加价——原本为了平抑粮价的收储体系却成了托高小麦价格的推手。

  类似的故事也体现在猪肉价格上。

  由于此前的肉贱伤农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加上蓝耳病这一偶发因素,2007的猪肉价格呈暴涨之势。为稳定生猪市场,加大供给,国家在2007年出台以《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为纲领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刺激养殖户的积极性。内容面面俱到,涉及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更有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参与执行——“多部委共管一头猪”的说法由此而来。

  生猪生产有自己的周期,刺激政策发挥作用亦须时日。但是在2008年初,面对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国家又将农户获得的能繁母猪补贴从50元/头提高到了100元/头。如此一来,不仅普通农户,各路闲散投资客也开始杀入养殖市场。为了拿到政府补贴,有的地方虚报母猪数量,不少本来要淘汰的品种也再次上马。

  生猪市场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供大于求。2009年几部委又不得不联手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其中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就是收储。

  一个左右手互搏的有趣局面出现了。一方面各地补贴养殖的政策仍在继续,等于人为延续和放大过剩趋势来打压价格;另一方面,政府又频繁进行收储操作来拉抬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令情形更加恶化的是冻肉的短暂保质期。猪肉储备的时间最多半年,这意味着,在一个生猪生产和投放周期还未结束之前,中央和地方储备的肉又要回到市场的流通环节。这又使市场价格波动的信号更加紊乱——“几部委管不了一头猪”的说法不胫而走。

  事实一再表明,政府补贴不仅未能熨平价格波动,反而放大了价格周期,旨在逆周期的调控,却成亲周期操作,不可不谓尴尬。市场经济毕竟不是那么好“驾驭”的。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