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猪业杂谈 > 正文

通胀预警:假如那头猪再飞起来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4-10 19:21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经济观察报
  • 评论

  18元、16元、12元、11元、10.5元……猪肉价格继续下跌。

  北京郊区的养猪户晓晨已对养猪失去了信心。“养猪是今年春节开始亏的,自己的大猪生的小猪目前亏100多元,如果是从别的地方买小猪养大卖,那就要亏300多元。”晓晨说。

  不过,晓晨的情况比四川养猪户好很多,四川的养殖户普遍反映,从去年12月份他们就开始亏损。

  “如果猪价继续下降,我们会提高生猪出栏率。”新希望(000876)集团农业养殖事业部部长唐凡说。

  猪的出栏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市场对未来猪肉供给的担心,同时,由于其他因素引发的通胀概率加大,市场开始警惕,下半年,一头猪会不会又飞起来?

  猪价警报

  猪肉价格继续下探,春节前后活猪价格是10.6元/公斤,现在只有8元/公斤了。

  之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猪肉收储制度。4月1日,商务部在云南对冻猪肉启动了国家定向收储。4月3日,发改委、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央冻肉的收储。

  启动猪肉收储的背景是猪肉价格已经十二周下跌,而猪价下降的原因是猪肉的市场供给持续加大。

  商务部生猪预警系统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千家养殖企业生猪出栏总数比去年12月增加14.58%,增速快8.1%。2月份,全国千家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比1月份增加1.96%。

  出栏数增加有两个原因。

  一是猪存栏数增加,2008年,为了缓解猪源紧张,政府鼓励生猪养殖,农业部把母猪补贴从50元/头上升到100元/头,导致养猪户数量大量增加,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张。

  同时,目前猪疫情迫使养猪户加快出栏,今年春节,猪五号疫情突然暴发,引起小猪死亡,一些业内专家预测,目前疫情将会延续。

  上述因素导致猪肉供给量大幅增加,但消费需求又无法跟上——春节之后猪肉就进入消费淡季。

  供大于求,直接压低了生猪出栏价。猪价下降,但养猪成本却持续增加,“如果养到成品猪100-105公斤,成本大概是10.5元/公斤左右。”唐凡介绍。

  一些养猪户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亏损,很多养猪户反映,目前出栏一头200斤的猪,亏损在150元-200元之间。

  “公司现在每个月出栏1000-2000头猪,每头猪亏损100元,如果按照现在每年出栏100万头以上,按现在亏损这样算,一年就亏损1个亿。”唐凡说。

  这种亏损还会继续,一些农林牧副渔分析师认为,今年猪肉价格低点将会在4月底到5月份出现。

  一头猪将飞起来?

  由于生猪在CPI中占据3%的比例,生猪价格走低导致一季度CPI低于市场预期。

  “政府已经开始担心,目前这种大量的猪出栏情况可能会影响下一步的猪肉供给,”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一位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这头猪将是一下子飞起来。

  2007年下半年,就有一头猪突然飞起。

  2007年上半年,CPI已经超过警戒线,达到3.20%。此时猪价突然飞涨,导致2007年下半年CPI每月均在5%以上高位运行,2008年2月,猪肉价格涨幅更是高达63.4%,导致当月CPI上涨8.7%。

  市场担心旧事会重演,目前大量的生猪屠宰是否会导致未来猪肉短缺?

  养猪户普遍反映,由于猪价走低,成本走高,加上普遍担心疫情扩散,养猪户已在缩小养殖规模。晓晨以前养100头猪,现在缩减到50头,他仍表示边走边看。

  为了避免猪价大幅波动,今年3月,发改委召开内部会议研讨猪价下跌的原因和对策,当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等部委去十多个省做了调研。之后,发改委给国务院写了报告,制定了由发改委牵头的收储政策。

  4月,收储体制正式启动,从价格看,收储制度对市场影响有限,在发布收储信息后两天,猪肉价格反弹了0.1元,反弹力度赶不上去年的力度。

  “关键就是给市场一个信号,”发改委农村经济司一位人士表示,因为收储量总共才十几万吨,而全国每年猪肉产量5000万吨,收储对市场供求影响不大。

  很多公司表示,他们会继续减少养殖规模,“目前我们公司现在尽量是减少养殖规模。”江西东盛种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永辉告诉本报。

  养殖户减少规模会不会未来猪肉供给过度减少,从而导致下半年猪价疯涨?


  新希望集团农业养殖事业部部长唐凡认为不会,“短期内一两个月猪价会上升,但长期看,猪价不会上涨。因为母猪数量并没减少。”

  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可能再度飞起,并在10-12月份达到年度高点。

  一旦猪肉走高,是否会传递给其他物价指数上,由于食品在中国CPI构成中约占33%的比重,而猪肉在食品类构成中约占10%的比重,猪肉价格变动会影响物价指数变动。

  “会有影响,但应该不会很大。”国金证券(600109)宏观分析师王晓辉说,“目前猪价开始企稳,预计到三季度上涨20%,即使占CPI的比重达到5%,对CPI贡献也只有0.1个百分点。”

  除了猪

  除了猪,未来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通胀?

  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共发生了两次通货膨胀。

  第一次发生在2002年下半年,从2003年12月到2005年3月进入通胀周期,且其中CPI上升幅度达到5.3%。主要原因就是当时食品价格连续数月上涨,涨幅超过30%。第一次通胀背景是连续5年的农业歉收,粮食库存降低到历史低位。

  第二次通胀从2006年12月开始,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升,推动整个通胀急剧上升,在构成CPI的八大类指数中,第一类指数——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7.6%,肉禽制品上涨幅度达到38.3%。当时背景是国际粮食炒作的活动频繁。

  两次通胀类似,都是多数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上涨,而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并且通胀会自我恶化循环。

  历史是否会重演?

  今年2月,国内CPI突然走高,从1月份的1.5%跳到2.7%,超出市场预期,恰似2006年12月。

  “目前情况可能与第一次、第二次类似,都是结构性的通胀,虽然与前两次食品对通胀超过80%的贡献率相比有所下降,但是物价上涨由食品价格上升带动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中国银行(601988)在报告中指出。

  不过,与第一次通胀不同的是,第一次通胀由于粮食歉收,而目前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足。与第二次通胀相比,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粮食炒作活动降低。

  所以业内专家认为,今年2月份CPI价格上涨有很多季节性的因素,如春节期间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5%,鲜果上涨20%,这些都会随着季节变更而消失。

  除了粮食因素,货币因素和大宗商品因素是未来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

  多数专家认为,去年发放近10万亿贷款的滞后效应会在今年显现,“M1和M2的增速创出新高以后的6到12个月的时间内是通胀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兴业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指出。

  3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有所上升,这会导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快速回升。中信证券(600030)预计3月工业品出场价格环比上升1%左右,同比继续上升,3月PPI同比上升6.6%。

  在此情况下,分析师调高了全年通胀预期,4月6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清华大学讲座上表示,2010年通货膨胀在今年6月份到达年内高点,年内高点在4%左右。而且,他还指出,严重通货膨胀可能于明年下半年来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