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BB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养猪新闻 > 广东养猪 > 正文

规模化养殖纷纷上马 生猪存栏将大幅上升

  • 点击次数:
  • 日期:2008-04-08 19:36
  • 编辑:本站编辑
  • 来源:
  • 评论

  在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的两轮驱动下,一场冲破千百年传统的养猪模式,以规模化养猪催生生猪产业化、现代化的革命,正在以成都各郊县为代表的四川农村悄然兴起。记者调查发现,这场畜牧产业化开局良好,各界投资热情空前高涨,规模化养殖纷纷上马,预计生猪存栏将大幅上升,最迟到2009年下半年,市场供应将恢复平衡。

现代化企业开始入主生猪生产领域

  成都市是四川省最大的生猪基地,年出栏生猪1095万头,猪肉7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8。

  记者在成都实地调查发现,与传统的以户为中心的千家万户养猪模式不同,现代化企业已开始入主生猪生产领域,一批布局合理的规模化、大规模化、超大规模化的养猪场,正在成都各郊县纷纷上马。

  在离大邑县县城半个多小时车程的一座山头上,记者看到一幢名为成都金正食品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据总经理张在林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从发展种猪到加工食品,实行一条龙生产。今年自产四五万头,还提供全县种猪的40%。企业和县内1460多户农村养猪专业户签了协议,每户至少养猪100头以上,多的上千头;还和100多个养猪小区签了协议,每个小区至少数千头。为确保协议生效,金正公司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出五角至1元。

  县里介绍说,金正公司是成都市目前已建成的最大养猪场。记者想看看养猪场,却被带到会议室旁的监控室,几十台电脑显示屏上,每幢养猪场的情景一目了然。他们说,每头猪的饲料、生长、防疫情况,在电脑上都能追本溯源。

  在市场上经历了沧桑沉浮、曾经饱受亏损之苦的一些农村养猪大户,在国务院和省、市养猪扶持政策的感召下,在当前市场利好的刺激下,也开始实施自身的革命——发展较大型的专业化养猪场。

  大邑县苏家镇永兴村的大户夏彪就是其中一个。他见到记者时说:“现在政策太好了,简直太好了。过去求人,现在是各部门干部下来服务,天天帮我们。”

  夏彪正在原址新建一座19幢养猪房、一座可全部处理猪粪的设施——800平方米的沼气池。过去年出栏500头,现在要建成年出栏两万头的规模。原来没有名称,现在成立了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讲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更是头头是道。

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进入农村

  在崇州市道明镇红旗村,一座两山夹一沟的山头上,一排排崭新的楼房顺沟而建。此处占地40亩,项目属于存栏1000头母猪的种猪场,据说是成都泰深农业发展公司在大邑投资六个养猪场中最小的一个。选址此处的优势在于,经沼气处理过的粪液,可通过管道顺沟而下,自流灌溉山下的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在众多申报者中,泰深公司是崇州市批准的六个规模化养猪企业之一。据总经理王协介绍,公司在建的六个点可养猪20万头,另外依靠自有的饲料企业、担保公司等机构,给当地50个养猪合作社共3500户养猪大户签约,共带动大户养猪80万头。预计建成后今年养殖规模总计可达100万头。

  对于市场风险,王协心中有数,他介绍说,他们公司是英国PIC公司在四川的总代理,英国公司PIC良种猪品质好,与其它优良品种比较,该品种瘦肉率高、饲料成本低、育肥期短,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在成都,养猪产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即具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也开始进军生猪产业。据都江堰市纪委书记赵浩宇介绍:“新引进的上市公司南京雨润集团,投资1.4亿元在都江堰市,已建成一座年宰杀能力120万头生猪的食品加工企业。目前又投资4500万元,正在建设一座年出栏五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按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

生猪产业整体进入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历史性转变

  去年上半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大量调研后,决定扶持生猪产业,提出新增一头母猪,政府补助120元钱,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按10%的投资补助,对母猪实行保险。政策作用很大,全市农村很快形成了买母猪、建猪圈的热潮。

  随后,国务院出台发展和扶持生猪产业的政策。成都市积极响应,并提出规划:在全市的农村新建出栏1500头以上的1000个生猪养殖场,每个场补助20万元,首先要选址贫困村,各区县还有另外的补助。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经过基层落实后,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各界投资养猪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柯建国博士告诉记者:“全市的规模养殖场已达到1500个左右,规模养殖比重由34%上升到57%。其中万头以上的养猪场由2006年的九个猛增到目前的101个。”

  记者采访发现,实际效果比预料的还好。几千年的传统养猪模式,在短短几个月就被冲破,散养的传统生产方式正大步跨向规模化生产,四川“粮猪安天下”的历史正向“企业稳市场”迈进。

  据大邑县农业发展局长张云介绍:“我们在全县200来个村中选了100个村,搞100个标准化养猪小区,年出栏100万头。目前这些小区已全面投产。

来源:食品商务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图片新闻推荐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