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牧原食品 大规模工业化生猪养殖第一股

  • 点击:
  • 日期:2014-01-14 08:45
  • 来源:证券时报网
养猪,这个昔日的“下里巴人”产业近年来持续升温,成为坊间最热络的实业投资方向之一。当高盛、网易等“阳春白雪”型公司纷纷进入了养猪行列,还有传统产业如武钢,曾高调宣布投资养猪业,“2斤钢不抵4两肉”的论断犹在耳际。面对如此养猪热潮,我们难免不产生疑问:养猪是回报可观的低门槛产业吗?取得持续性的盈利易于其它产业吗?借着此次牧原食品(002714)上市之际,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家位于河南南阳市内乡县,专业养猪长达20多年的国内大型工业自动化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一窥究竟。
传统养猪搭上工业化快车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或“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与销售,主要产品为仔猪种猪、商品猪。公司采取“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为特色的经营模式,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
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3个饲料厂,25个养殖场(含子公司),并通过参股40%的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介入下游的生猪屠宰行业。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分别为35.90万头、60.98万头、91.76万头和50.53万头,成为规模排名暂列在广东温氏、雏鹰农牧之后的国内又一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
与国内大多数规模化养殖企业普遍采用的“公司+农户”、或是“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不同的是,牧原采取全程自养方式,是建立在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基础上的,国内第一家畜牧业规划设计研究型养殖企业。牧原的各养殖环节均处于公司的严格控制之中,从而使公司在食品安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疫病防治、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可以说,在牧原,养猪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第一产业的属性,搭上了工业化生产的快车。
定位优质肉品开发,在每一个环节精耕细作
“愿天下人吃上高品质猪肉”是牧原朴实的发展愿景,通过20年的悉心努力,牧原持续钻研生猪育种技术不断提升生猪品质,以保证公司生猪所生产的猪肉品质优良;加上全程自养和饲料配制技术,使生猪品质及食品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
优质带来了市场认可,2010年~2012年公司商品猪销售量(吨)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为72.8%。在牧原孜孜追求优质成品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将众多自主研发的应用型技术投入到育种、饲料、养殖、防疫、环保等一体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且在每个环节上都开发到了极致。截至目前,公司在饲料配方、猪舍、设施等方面获得了26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生产设施即猪舍及饲喂技术:公司根据猪的生长特性和健康成长需要,科学设计和优化猪舍环境。公司创始人秦英林从1992年开始养猪起,就不断对猪舍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研究、创新,其个人和公司共同设计、开发出9个代次猪舍。目前的第9代猪舍为全封闭式现代化猪舍,实现通风、温控、饲喂、冲粪全自动化。一方面充分保障了生猪健康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等环境及防疫条件,另一方面,又满足了现代养殖需求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减少工人劳动量并提高劳动效率。例如:在育肥阶段,公司1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2,700头生猪,生产效率远高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猪舍研发技术上屡次获奖,“母猪产房”等猪舍等先后共获得7项专利,“猪舍采暖保温装置”等调控舍内气候小环境的设施设备先后共获得7项专利,“猪舍送料系统”、“猪用干湿饲喂器”等饲喂设备先后共获得6项专利。
育种技术:育种的目的是使核心种猪获得更好的遗传进展,生产出性能优异的祖代种猪,为种猪扩繁和商品猪生产提供更好的基因。牧原以终端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要为育种导向,以瘦肉率、繁殖力、肉质等指标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育种方式,持续提升公司猪群遗传性能。公司的专业的育种团队运用国内外领先的育种设备和技术,如:种猪ALOKA测定仪(活体肌间脂肪测定仪)、BLUP遗传性能评估软件、GPS种猪选配管理软件等已为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生猪代次繁殖体系,对进入核心种猪群(曾祖代)的母猪执行严格的选留标准,以确保公司核心种猪群优良基因库性能的保持和提升。通过育种,一方面使公司在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环节获得生产性能更优、更经济的生猪品系,降低了商品猪的饲养成本;另一方面使公司商品猪的肉质更香嫩,市场认可度高。凭借生猪育种优势,2010年,公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已经拥有皮特兰、杜洛克、大约克、长白曾祖代核心种猪群约8,175头,核心种猪群规模居国内前列。
生猪养殖及防疫技术:根据生猪不同的生长周期,实行分阶段、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生猪养殖。公司的生产过程按母猪配种-妊娠(怀孕)-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猪育肥期五个阶段在不同猪舍或不同养殖场饲养,每完成一个饲养阶段,进行一次转群,共完成4次转群。在养殖过程中,公司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一对一转栏、不混群技术”、“全进全出”、“自动化饲喂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生物安全措施,以阻断猪群间疾病传播,确保防疫体系安全、有效。在养殖的各个环节,公司均制定了严格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有健全的食品安全控制点记录,建立了从猪肉追溯至断奶仔猪的生猪批次质量追踪体系,从而保障了食品安全。
饲料生产及营养配方技术:公司的生猪在养殖过程均使用自行研制生产的饲料。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公司运用析因法建立对应的动态营养模型,制定精细化的饲料配方。目前,公司对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等所处不同状态的生猪共设计出6类32种饲料配方,仅保育及育肥阶段就按其不同的体重阶段制定了多达11种配方。我们比较了其它规模化养猪企业,在育肥阶段,通常只有前期、中期、后期3种饲料或只能提供前期、后期两种饲料,而牧原目前采用7种饲料,一方面,其它企业现仍未建立起精细化的营养技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公司的自动化饲喂技术和设备,这种方式也难以仿效。通过对生猪营养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发挥了猪群的生长潜力,增强猪群健康,同时降低了料肉比,通常生猪每长一公斤肉需要3—3.2公斤饲料,而目前公司单程料肉比(6公斤至110公斤)是2.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了成本。公司在饲料营养技术上领先同业,“早期断奶的乳猪用饲料组合”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此外,公司在拥有“玉米+豆粕”型配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区域南阳市小麦主产区特点,因地制宜研制了“小麦+豆粕”型饲料配方技术。因而,公司可以根据原材料的性价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中的主要材料,创新性地降低饲料成本。根据招股书数据,公司目前的每吨饲料成本比市场上销售的饲料平均价低500元人民币,如果折算到每头生猪,公司的饲料成本相对外购可节省大约166元/头。
环保技术:公司曾先后建造出四代沼气反应器,以此为基础研发出的多级IC式智能沼气反应器,能做到粪便和污水同时反应,经无害化处理后,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伙房做饭,沼液、沼渣进行浇灌林地、菜园等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实现农牧结合,化污为肥,零污染排放。公司的沼气反应器具有投资少、产气量大、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公司设计并投入使用的“高效厌氧反应罐”和“一次环形好氧池”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规模集中趋势愈演愈烈,工业化养殖模式将快速发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消费量占居民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0%。过去我们的生猪养殖业长期以农民散养为主,近年来出现规模化集中趋势—小养殖户加速退出,而大型养殖场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实际上,近年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纷纷跨界养猪正是看到了规模化将是生猪养殖的必然发展趋势。伴随目前低端劳动力的紧俏和价格攀升,预计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集中趋势将在未来3-5年里加速,而已经先竞争对手一步、具备规模化管理经验、拥有先进养殖技术的,类似牧原这样的大型一体化养殖企业将成为规模集中大势下最大的受益者。
牧原的“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相较于其它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公司+农户”、或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资金投入量较大,但在具体运营中,这种模式更易于推动养殖技术的进步和持续改善,最终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完全自主养殖模式下,公司能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等各个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等方面构建更为有机协调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这种模式的作业标准化程度较高,更易于在模式运行成熟后进行广泛复制。我们相信牧原此次上市后,将彻底摆脱发展资金不足掣肘,规模扩张有望快速发力。
    (编辑:admin)
    牧原食品 大规模工业化生猪养殖第一股-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