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2016,饲料企业的生、死、去、留(上)

  • 点击:
  • 日期:2016-04-12 13:40
  • 来源:谋易智造

过去30年,饲料企业从未如今天这样焦虑,因为当下需要考虑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表示:“2015年,饲料企业的竞争还是女人之间在吵架,而2016年,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决斗!”我何出此言呢?2014年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消息称中国获证饲料企业还有7000余家,2015年末,据农业部某领导的一次讲话透露:国内饲料企业还剩下6000余家,仅仅才过去一年,又有几百家企业退出了行业竞争。几年前,曾有人断言,中国饲料行业最后可能只会剩下约3000家企业。这个数字是怎么得(预测出)来的,实在是不好说,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未来的3-5年中,还会有大量的饲料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退出。不过,我们也不要只看表象,饲料企业数量的减少,数字之外,还有哪些是没有浮出水面的呢?

 

一、数量为何急剧减少?

 

1、《条例》的作用

 

2014年是饲料企业减少最多的一年,这和国家有关部门管理思路的调整有关。早在数年前,农业部就颁布了针对饲料行业管理的新《条例》,这个条例实际上在硬件上抬高了饲料企业进入和存在的门槛。过去,我国的饲料企业在部分区域,甚至是绝大多数区域,存在着“大群体、小规模、门槛低、监管松”的现象,很显然,这样的一个群体,被一些管理者认为是很容易出现关联食品安全的饲料安全事件,这是主管部门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但监管起来又比较难。所以,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干脆,用门槛,“干掉”一些实力弱、硬件不达标的小企业,让他知难而退。

 

这些规模较小的饲料企业退出市场,数量非常大。如黑龙江,企业数量减少了约70%,云南、贵州、四川、吉林等偏远省份,情况几乎大同小异。过去,在云南昆明的大板桥地区,据传有几百家饲料企业,多数都是500吨(甚至几十吨)以下规模的,这次新《条例》的实施,直接干掉了部分企业。不过,企业的许可证没有了,并不代表那些人退出了市场竞争,大部分老板带着团队和市场选择了找有证的企业合作,采取代工的方式,继续经营。

 

2、大企业产能过剩

 

中国饲料行业是从一开始就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竞争充分,当然,由于市场容量巨大,对于一些资本雄厚的企业来说,财大气粗的扩张,也带来了产能过剩。以销量排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新希望六和来说。当年的六和在山东大力发展禽类产业链,饲料企业密集布点,几乎几十公里就有一个,新希望六和旗下的饲料和屠宰企业高达2-300家。经过禽流感和所谓的“速生鸡”事件,前几年,国内禽料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新六和也遭受较大损失,这几年在山东、河南均有一定数量的关闭和合并行动;像东方希望这样的企业,拥有上百家饲料企业,也遍布全国,产能很大高;大北农上市后,资本充足,持续扩充产能,据估计,产能也有较大的过剩。

 

曾几何时,很多饲料企业均立下豪言壮志,声称要在数年内实现产销千万吨的宏伟目标,才短短两年,已经几乎张口不提了。事实上,据谋易咨询所了解,很多大型饲料企业销量的下降是以百万吨级的,出于成本的考虑,一些销量很低的工厂,难逃被关闭的厄运。由于数字敏感,在这里就不予披露了。

 

3、看不到未来

 

当然,有些企业现在还没到生存不下去的时候,而且,多少还有点利润。即使是这样,有些老板还是选择了退出,这是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今天能够活下来,不代表未来也可以,而且,今天的退出成本更低一些。尤其是在新《条例》实施前,很多老板选择了主动退出,不再在硬件上继续投入了。还有一些企业,是硬件暂时达标,准备再继续经营几年,也不做长久打算了。事实上,不只是小企业(包括销量小的企业),就是一些有较大规模的中型集团性企业,不但放弃了扩张的思维,也把一些绩效不好的分子公司关闭了。

 

4、竞争失败退出

 

按照百度上的解释,“竞争的本质是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的获取己方利益的行为”。在一些地区,由于产能的严重过剩,大家为了生存,竞争手段无不用之其极。今天,饲料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系统竞争时代,甚至转向资本竞争,对于一些资源匮乏、实力有限而且效率低下的企业来说,不管是否愿意,都只能黯然退场。

 

二、饲料企业的几个出路

 

未来,绝对的生产经营性饲料企业会越来越少,饲料企业的生存状态呈现多元化趋势,甚至你很难说他就是一个“饲料企业”。据趋势来看,我们判断会出现下面几类:

 

1、混合(业)经营

 

所谓的混业经营就是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饲料厂,他还可能参股猪场,甚至是药厂等养殖产业链中的其它环节,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它”的新业态。混业经营在金融业早已有之,现在饲料行业那些手里有点钱,但饲料业务经营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往往喜欢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止住销量下滑,或者是用股权来获取一部分销售资源。目前,行业内有几家上市公司做了很多的尝试,一些中型企业也是这样。

 

2、产业链经营

 

温氏的成功足以让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动心,但温氏类的企业毕竟还是极少数,做全国产业链的,是重资产、大投入,成功者寥寥。而做区域产业链则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是庇护,对资本及资源的要求要少的多。上市公司新疆天康走的就是区域产业链道路,除了在新疆,未来在中原也会加大投入。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最初从饲料领域起家,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区域产业链公司。再小一点规模的四川达州天王集团,现在也开始往区域产业链方向走。

 

不过,做区域产业链并不容易。它注定只能属于少数企业的方向,因为区域产业链想做成功,还不仅仅是资源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尤其是消费端的低成本拓展能力。从做生产资料到做消费端,这是巨大的跨越,甚至比经营饲料企业要难得多。

    (编辑:daisy.huang)
    2016,饲料企业的生、死、去、留(上)-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