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向垄断说“NO!” 集团养殖成主流趋势,背后潜藏不容忽视的问题

  • 点击:
  • 日期:2024-10-17 09:34
  • 来源:养猪信息网

在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系列围绕养猪行业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10月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畜牧行业反垄断合规经营宣讲培训,主要目的是引导畜牧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人性化用人用工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我国养猪行业要不要反垄断? 

培训通知发出后,“我国养猪行业要不要反垄断”成为了行业热议话题。那么,我国养猪行业要不要反垄断?

要!

实际上,国家层面早已出台法规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主席令第六十八号)正式施行。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反垄断法,共分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去年6月20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作为发起人,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倡议不挖人、不拆台等,此举有违《反垄断法》精神,为此,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和《禁止垄断协议规定》有关规定,约谈了以上四家生猪养殖企业,约谈会要求,四家企业要高度重视《互不挖人公约》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保护和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养猪格局也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都促使我们深入探讨我国养猪行业是否要反垄断这一重要问题。

规模化养殖成主流趋势,背后潜藏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养猪行业近年来发展态势显著,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大型养殖企业不断扩张,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如先进的养殖技术得以推广应用,养殖效率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场的供应稳定性。然而,其背后也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部分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垄断的风险也悄然滋生。

价格操控可能性增加。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后,可能具备影响生猪市场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控制生猪的出栏量来调节市场供应,在供大于求时,大量压栏惜售,减少市场供应,推动价格上涨;在供小于求时,又可能快速出栏,获取高额利润。这种价格操控行为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使生猪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养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市场进入壁垒提高。随着规模化养殖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这可能会形成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阻碍新的养殖户或企业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新进入者可能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资源获取困难等问题,难以与大型规模化企业竞争,从而限制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中小企业发展受限。大型规模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对中小企业形成挤压,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在市场份额、资金、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可能会逐渐被市场淘汰。这将减少市场主体的多样性,降低市场的竞争活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例如涉足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物流运输等环节。当企业在多个环节都占据主导地位时,就有可能形成产业链的垄断。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协调和控制,实现各个环节的利益最大化,但会对上下游的其他企业造成挤压,破坏产业链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整个养猪产业的发展。

我国养猪行业进行反垄断的重要原因

首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一是保障中小企业和养殖户的生存发展。大型猪企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如果形成垄断势力,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挤压中小企业和散户养殖户的生存空间。例如,在收购生猪、获取饲料供应、争取销售渠道等环节,大型企业可能凭借其市场地位获得更有利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和散户面临不公平竞争,难以维持经营,这将破坏养猪行业的多元生态。

二是促进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在反垄断的约束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会不断投入研发,改进养殖技术、管理模式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相反,如果存在垄断,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可能会缺乏创新的动力,阻碍行业技术进步。

其次,保护消费者利益。

一是稳定猪肉价格。垄断企业可能会控制生猪的产量和市场供应,从而操纵猪肉价格。当市场上生猪供应被少数企业掌控时,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利益决定何时增加或减少供应,导致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例如,在供应减少时大幅提高价格,使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过高的猪肉价格,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二是保障猪肉质量和安全。在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更加注重猪肉的质量和安全。而垄断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可能会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放松要求,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通过反垄断措施,可以促使企业在质量和安全方面保持较高的标准,保障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

再次,优化资源配置。

主要是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资源会流向效率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和生产环节。但如果生猪行业出现垄断,资源可能会过度集中于少数企业,导致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反垄断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猪行业的优化升级。

最后,防止行业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

如果养猪行业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一旦这些企业面临重大的疫情、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事件,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生产和供应造成巨大冲击。例如,非洲猪瘟疫情爆发时,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如果行业过于集中,这种风险的影响范围将会更广,对国家的猪肉供应安全产生威胁。反垄断可以避免行业过度集中,降低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增强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养猪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的稳定供应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少数企业形成垄断,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潜在威胁。例如,垄断企业可能会利用其市场地位影响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或者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不合理的定价权,影响国家的贸易利益和经济安全。通过反垄断,可以确保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养猪行业反垄断不能单单依靠《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施行,并不能解决市场秩序中的所有问题,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确立和维护,更多地还需要众多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

来源:养猪信息网

编辑:王诗虹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wsh)
    向垄断说“NO!” 集团养殖成主流趋势,背后潜藏不容忽视的问题-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