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非洲猪瘟精准清除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如何进行预警降低感染风险?

  • 点击:
  • 日期:2020-08-18 09:39
  • 来源:《猪业》2020年第4期“非洲猪瘟两周年启思录”感言集文章

2-1.jpg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在国内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两周年,各种影响充分显现之际的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对十六位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进行采访,收集总结了行业领军人物对疫情防控过程的思考及未来展望。基于不同的背景、经历和思维方式,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有的相互冲突。但是每一位都称得上是剖析深刻、见解独到,而一些嘉宾的犀利观点更是发人深省。

 

6-1.png

 

 

猪场非洲猪瘟预警与精准清除

黄良宗 马春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非洲猪瘟有高度接触性传播的特性,针对这一特性如果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定点清除可以较为有效的控制疫情扩散和挽回损失。如何有效开展猪场非瘟预警降低感染风险?精准清除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系统防控是基础 

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分为两个防控体系:一是外部生物安全防控,二是内部生物安全措施。简言之,就是外防引入,内防扩散。

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是要回归传染病防控的本质。大家都知道,传染病发生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非洲猪瘟刚传入国内时,很多养猪人认为本场处于稳定状态,传染源在场外,而且还没有疫苗,所以消灭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的猪)和保护易感动物环节无法开展;普遍认为防控非洲猪瘟只有一条出路:防止病原传入。

简单的认为“切断传播途径”,把病毒挡在场外就不会发病,这只是“理论上正确”。很多猪场实际工作中更是将生物安全防控简化为局部环节的洗消工作,并没有构建防控非洲猪瘟的结构体系,“外紧内松”是多数猪场的常态。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多数猪场病毒一旦传入场内,即大面积扩散,以清场告终。

生产条件下,科学、动态理解传染病防控措施显得尤其重要。做好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做好功能分区、物理隔离;防传入和防扩散,不管有没有出现疫情都要做好防扩散,万一发生感染才有机会做到精准清除,才能避免感染即清场;同时强弱分群、剔弱留强,对病猪、弱猪主动做好防范性淘汰既是消除场内传染源,又是提高感染阈值、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所以,非洲猪瘟防控即要防止病原传入,也要从消灭场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着手,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

 二、监测提供预警信息 

在未发病的情况下,建好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猪场重点监控环境、人员、物资、车辆。通过监控才能及时发现漏洞,排除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防控体系。每天观察上报少吃、厌食的猪,及时隔离,采口鼻拭子或血拭子跟踪检测。在有效的预警,监测过程中重点做好两个关键点:试剂盒选用和规范检测。目标是环境样品和早期感染病例样品中病毒量较低情况了也能检测出来。

1.试剂盒选用

当前非洲猪瘟检测试剂盒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唾液拭子、环境拭子等样品病毒含量低,根据实验室结果Ct值通常在33-38左右,当选择的试剂盒敏感度不够时,低含毒量的样品就可能出现无Ct值的情况,从而误判为阴性,这就必须要求试剂盒要有较好的敏感性,避免假阴性。所以选择敏感的、稳定的试剂盒也是精准清除的关键。

6-2.png

图1. 不同厂家试剂盒敏感度不同

2.规范检测

荧光定量PCR是目前最常用的、最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唾液检测可以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得到准确结果,才能实施早期定点清除。对环境样品、车、人、物资等开展非洲猪瘟监测,评估环境带毒情况对猪场疫情防控和阳性场复养具有指导意义。检测过程中,特别注意容易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各种情况并做好解决方案。

 三、精准清除实现场内净化 

精准清除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潜伏期1-3天内)、早处置(处置过程防扩散)能够在感染早期剔除潜伏感染的猪只。场内出现确诊病例后,对重点区域猪群及时处理疑似病例。对假定健康猪群采集口鼻拭子实施普检,两周内进行2-3次筛查,及时剔除感染猪只。特别注意转猪、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防扩散;要做好污染场地的彻底洗消。精准清除过程中生产实行静默管理,猪只不再转群,各猪舍人员隔离,不交叉。尽量减少人猪接触,饮水中添加有机酸,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最后一轮检测后三周到一个月,如果没有新病例出现,说明猪群恢复稳定。整个精准清除过程环环相扣,从采样、检测、清除感染猪只、污染环境的处理等等环节都需要落实到位,具体到人,分组协作,同时需要现场与实验室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清除。

1.样品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送什么样,唾液拭子还是血样,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的途径不同,首先检测出病毒的的样品也不同。若是通过口腔传播,非洲猪瘟病毒首先在猪只的唾液中检测到;若是通过蚊虫叮咬、注射污染传播,病毒会首先出现在血液。在样品选择时,应同时考虑以上两种病毒传播方式,检测唾液样品和血液样品相结合。出现症状后通常血液中病毒量更高,确诊建议采集全血。

2.规范采样

正确采集样品是检测有效性的前提。要注意采样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经口鼻感染,所以潜伏期筛查检测首选口鼻液,特别注意,早期感染病例唾液中病毒含量较低,而且病毒容易受到蛋白酶水解,所以,唾液样品要加入样品保护剂或加热灭活非常重要。

 四、精准清除关键点 

总结非洲猪瘟疫情后精准清除成功要点为五字方针:早、狠、细、保、准。早,即早发现;狠,发现疫情首次清理要狠,病死猪单元及相邻单元全部清除。一栋猪舍有2个以上单元出现病猪,整个猪舍猪只全部清除。细,疫情出现前就要有疫情处置预案,出现疫情后,对处理人员、处理猪只范围、处理方法,路线等都要详细规划,避免病原对环境(其他猪舍)的污染。保,即是保未发现疫情的猪舍,全场猪只不再转群,各猪舍人员、物品隔离,加强环境和猪舍内消毒。同时保健,饲料中添加中药、微生态制剂,饮水中加入酸化剂等。准,即是准确清除,在首次病猪、临近猪清理后,对猪群和环境进行大量检测,发现阳性猪及时清除。

 五、总结 

生物安全是最有效的疫病防控手段,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生物安全防控和内部生物安全措施,核酸检测在非洲猪瘟预警和精准清除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系统防控是基础,万一发生感染才能通过精准清除,保住多数猪群。非洲猪瘟防控成败,首先取决于人的认识和执行力,其次是设施、设备条件、及基于本场条件的合理的防控管理制度、技术方案。
 

6-3.png

作者黄良宗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任教。“千百十工程” 校级培养对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来源:《猪业》2020年第4期【非洲猪瘟两周年启思录】专题系列文章
原标题:猪场非洲猪瘟预警与精准清除
    (编辑:芳建)
    非洲猪瘟精准清除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如何进行预警降低感染风险?-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