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注意!该毒株成为我国非瘟防控中新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危害性不容忽视!

  • 点击:
  • 日期:2021-02-26 08:50
  •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等网络综合

 

近期,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中国畜牧杂志》刊文,介绍了2020年生猪产业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其中提到,2020年,我国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仅18起,但实际疫情要重于报告疫情。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毒株成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中新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已形成相当大规模的扩散面和污染面,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大大加剧了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根除非洲猪瘟是我国生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亟需制定和实施国家非洲猪瘟根除计划

非洲猪瘟呈常态化,生物安全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基因缺失毒株污染受关注

2020年,我国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仅18起,涉及四川、河南、内蒙古、甘肃、重庆、陕西、江苏和云南等省区,但实际疫情要重于报告疫情。非洲猪瘟病毒仍在广泛传播,传染源与污染源并未彻底清除,疫情并未消停。非洲猪瘟继续流行,小散户成为高风险来源之一,对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环境、农贸市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等场所污染面很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剧增,防控工作呈现常态化。强化和落实卫生消毒等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运输工具、物资、饲料(原粮)、食材等可能污染源的控制,可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病毒对养殖环境的污染,是遏制非洲猪瘟病毒传播与流行的关键。

此外,研发单位的基因缺失活疫苗毒株进入转基因兽用微生物安全评价的生产性试验环节,并经历了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的应急评审。值得重视的是,释放到田间的非自然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毒株转变成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中面临的新污染源和传染源,已形成相当大规模的扩散面和污染面,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大大加剧了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复杂性。

2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也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发表了的最新文章Emergence and preval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lower virulen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es in domestic pigs in China in 2020 。2020年6月~12月间,对中国7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河北、湖北)进行了非洲猪瘟病毒监测,从3660个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22种变异株,其中,11株病毒在EP402R基因(编码CD2v蛋白)上有不同形式的变异或缺失,并且表现非红细胞吸附(non-HAD)。对其中4个变异株的毒力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两株非红细胞吸附(non-HAD)病毒的毒力更低,但具有高度传播性。高剂量感染时导致部分死亡并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疾病,而低剂量感染导致非致死、亚急性或慢性疾病和持续感染。

低毒力的天然突变体的出现给ASF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也为ASFV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图片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等网络综合

    (编辑:芳建)
    注意!该毒株成为我国非瘟防控中新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危害性不容忽视!-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