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分析

  • 点击:
  • 日期:2009-09-02 10:30
  • 来源:

生猪价格的“跌跌不休”,春节以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现在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外调需求下降,大量生猪只能在产地消化,而产区的消化能力相对有限。而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使消费者对猪肉消费感到恐慌,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下滑速度。另外,随着瘦肉精、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保健意识逐渐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的消费,从而影响了整个生猪产业。最近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对生猪生产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猪出栏数量急剧增加,存栏量与往年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大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使原本低迷的猪市遭遇重创,严重挫伤了养殖积极性,生猪养殖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1、近两年生猪价格波动情况及对生产的影响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猪养殖一系列补贴、优惠等政策的落实,生猪养殖逐渐走出低迷的阴影,养殖户信心提升,积极性提高,生猪和能繁母猪数量得以迅速恢复,生猪养殖户大量涌现。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生猪的存栏量从“严重不足到供求平衡进而供大于求”快速转变。2007年5月份开始,生猪价格便直线上升,特别是进入去年3月份,生猪市场价格每担(50千克)一度达到850元,仔猪每头达400元左右,养殖户获得了极大的效益。去年5月份生猪供应发生逆转,猪价出现了拐点,价格开始逐步回落。今年1月份,生猪价格受“两节”、季节性因素影响有所反弹,每担达650元左右,2月份开始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滑,4月初生猪出栏价已降到每担420元左右,降幅达35%。仔猪每头只有200元左右,已经接近成本价格,基本已经“见底”。4月下旬生猪出栏价略有回升,每担在450元左右,但由于“甲型H1N1流感”影响,刚有回升迹象的猪价再一次跌入谷底,5月初规模养殖户出栏价每担只有390元,散养户则更低,每担只有350~360元。与此同时,猪肉市场最低零售价格记录不断被刷新:精肉价格每千克从最高时的30元跌至最低时的18元,降幅达40%;肋条肉每千克从最高时的20元跌至最低时的13元,降幅达35%。而且,猪肉价格还在面临着甲型H1N1流感的考验,有些餐饮店已不让猪肉上桌,居民家庭对猪肉的需求也在减少。6月下旬以来,受国家启动的国产冻猪肉收储工作的刺激,生猪价格虽出现反弹,但反弹幅度不是很大。

生猪收购价下跌已对生猪生产和养殖户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对下季生猪出栏产生影响。目前规模化养殖已没有利润可赚,而散养户已经处于亏本的状态。特别在目前生猪价格不断下降,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一些养猪户丧失信心,不愿补栏,更不愿意扩大规模,将直接导致下季生猪出栏减少。二是一些刚上马的规模养殖户将受到冲击,因其规模不大,又不能形成自繁自养,成本较高,只能以减少养殖数量来减低损失,养殖数量减少,造成市场上生猪来源减少,必然导致后期生猪供应紧张,从而会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三是给养殖户的心理预期和收入带来影响。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给养殖户带来巨大风险,价格下跌,养猪收入下降,亏损导致猪贱伤农,养殖户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2、生猪生产现状

今年对于养猪专业户来说,经营情况很不理想,由于肉猪供给市场能力呈逐月上升趋势,加之甲型H1N1流感影响,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生猪养殖收益明显下降。当前,生猪生产呈现“存栏量大、价格跌、收益降”的特点。

2.1 存栏量大 政府前期的鼓励政策是导致生猪存栏增加最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来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增加生猪存栏,使得生猪存栏量大增。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5月底,生猪大市盐城市生猪存栏数达314万头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40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

2.2 价格跌 生猪价格自去年4月份以来逐月回落,从去年3月份的最高价850元/担一路下跌至2009年春节前的650元/担,这时的生猪价格虽有所下降,但因受春节消费增加的推动,价格仍在较高位运行,节后2月份生猪大量出栏,居民购买量减少,猪价又快速下滑,3月底已跌至每担500元左右,5月份的最低价只有390元/担,四个月暴跌40%。6月份普通肥猪、普通苗猪、三元肥猪、三元苗猪均价分别为8.4元/千克、8元/千克、9.8元/千克和10元/千克,与前期相比虽有小幅上升,但与上年同月相比分别下跌35%、50%、25%和45%。生猪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带动了农贸市场猪肉价格的不断下降,精肉已由去年3月份的30元/千克一路跌至去年底的24.6元/千克,降幅为18%。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跌幅加快,精肉由1月份25.5元/千克下降到6月份的18.6元/千克,降幅为27%。

2.3 收益降 生猪出栏价格大跌和饲料价格上涨,使得生猪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玉米价格从年初的1.52元/千克上涨到现在的1.9元/千克,涨幅为25%。按照自繁自养的养猪模式(规模养殖)计算, 小猪从出生到成熟出栏需要5~6个月的时间,每头出栏重约95千克左右,正常情况下饲料成本约800~900元/头,以现在行情460~510元/担计算,出栏销售收入约828~920元/头,加上人工工资、防疫费用、水电费、贷款利息支出等,养殖户已无利可图,而去年3月份每头猪可获利400元左右。目前不少养殖户已处于亏损状态。有些规模养殖户已压缩养殖规模来防范价格下跌带来的经济损失。

3、当前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次猪价暴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往往过于关注城市消费终端出现的价格上涨,却忽视农村生产环节价格暴跌释放的供求信号,失去了为养猪户提供弥足珍贵的信息和指导意见,从而导致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

3.1 规模化总体水平低,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 我国生猪养殖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且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深度分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力差,不能预判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只是简单地跟随市场价格作出生产决定,在市场形势好、养猪效益高的时候便一哄而上,争相补栏,养殖规模快速膨胀,一旦价格下跌就大量出栏,出现亏损时,又空栏罢养,缺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难以保持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影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收益。

3.2 生猪产业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 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中间存在各环节的利益关系。收购企业多以效益为中心,猪少了抬价抢购,猪多了压价收购,不愿与生产者签订收购合同。不管生猪价格多低,屠宰加工企业每加工一头生猪仍然获利100元以上,卖肉的每卖一头猪要获利150元左右,企业在产业化经营链条中没有发挥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的纽带作用,没有与养殖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产销互补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生猪产业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不合理性。

3.3 生猪疫病风险较大,防控力度不够 在养殖业中,生猪的疾病相对较多,且新发疫病种类不断增多,混合感染、多重感染、继发感染普遍,对养殖户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经营等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养殖户尚不具备这些素质,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部分猪场为节约成本而放松防疫工作,疫病风险加大,造成生猪死亡率相对较高,经济损失较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猪场防疫和社会化防疫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4 养殖资金的不足成为制约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猪养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是投资较大、利润较低的产业,需要得到各方面资金的支持与扶持,而多数养殖场(户)想扩大生猪规模养殖,都因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特别是在养殖场(户)收益下降,难以维持正常生产之时更需要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生猪规模养殖的需要,养殖户贷款需求很难及时、方便、快捷地得到满足,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

3.5 环境保护与生猪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生猪发展势必会增加环境保护的压力,因粪水的无害化处理投入成本较大,规模养殖户根本无力承担,小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基本无污染整治设备及措施,有的中小型养殖场虽然在粪污处理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离零排放的标准相差很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与生猪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4、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判断

根据“前期的母猪补栏、存栏决定远期生猪供应”这一原理, 2009年生猪市场将是一个“寒冬”。总体来看,目前随着国家冻猪肉收储工作的启动,生猪价格下跌速度放缓,或进入“谷底”,价格继续下探的可能性已不大,由于春节期间生猪集中出栏后,大量仔猪投放补栏,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会形成新的出栏高峰,因此三季度供大于求的格局也不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猪价将维持在480元左右/担。从生猪饲养大村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毛猪供应量是供大于需,6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升高,一方面市民猪肉消费需求平淡,猪肉销售进入淡季, 一方面是猪肉供应充足,短期内肉价虽有 “触底反弹”的迹象,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的现象。由于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对养殖以及饲料行业将会带来多深打击,目前尚难预测,正常情况下猪肉价格将在低位持续到9月份,预计今年国庆后,全国生猪的供大于求的情况将有所缓解,随着几大节日和冬季制作腌腊食品的增多,猪肉消费增长、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猪价在第四季度有望重新回升,行情走出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新一轮的盈利周期又将到来。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报(陈光亚,郭宗林,虞 华江苏省统计局盐城调查局)

    (编辑:本站编辑)
    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分析-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