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深闺无人知 东北民猪销售成问题
- 点击:
- 日期:2010-11-08 09:55
- 来源:绥化新闻网
提起杨兴一,很多明水人都知道他是养猪大王。
杨兴一原本是城里的下岗职工,2006年,他到农村去创业,东拼西凑40多万元在本县通达镇永跃村办起了“佳园养殖场”,养猪。
看到杨兴一养猪,村民说:“人家城里人脑袋真好使,连锯沫、秸秆、稻壳、猪粪都能喂猪,服了。”
其实,村民不懂,杨兴一用的是“绿色养殖法”,又叫生态养猪,村民们看到的是表面,没看到杨兴一“偷偷”地向这些东西里洒“生态粉”。由于“生态粉”生菌,猪粪、秸秆等作培养基,于是,猪圈里看似废物的东西生出了小蘑菇,懒猪们贪吃不贪睡了,一个劲地拱着找蘑菇,肥膘少了,瘦肉多了。
杨兴一说:生态养猪有四样好处:一是冬天猪舍温度增加;二是每头猪到出栏能节约50公斤饲料,节约成本10%以上;三是节省了防疫费;四是肉质鲜美。
生猪市场,起伏波荡。
杨兴一也经历了“潮起潮落”的考验。
但杨兴一这个有“脑袋”的猪倌,敢于直面市场经济的考验。因为“生态养猪”,“潮”起时,他的猪卖得最好,价格最高;“潮”落时,他赔得也最少。
养猪的人最敬佩能“挺”的人。
杨兴一就是一个最能“挺”的人。“潮涨”,每年挣几十万时,他不露声色;“潮落”,每年赔几十万时,他毫无表情,一直挺下去,直到今天。
杨兴一到底挣多少,这个腼腆的汉子说:“我也说不清楚,因为光投入了。今年看好,最少挣四五十万元吧。”
然而,这个一年挣四五十万元的下岗职工,在记者眼里,不但没有喜悦,却表现出丝丝忧伤。
走进杨兴一的世界,记者终于了解到这个下岗职工创业的烦恼。
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杨兴一可谓成功人士了。然而,因为有“脑袋”,创下一番事业后他没有满足,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不满足,却给自己带来了烦恼。
两年前,身价已几百万元的杨兴一,开始研究有“东北大熊猫”之称的东北民猪了。他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的兰西县引进了一公仨母东北民猪,两年下来,繁育出100多头,除了送亲友以外,却没有1头出栏。
何故?埋在深闺无人知。
杨兴一说:东北民猪,肉真好吃,但养起来太费力、费钱了。一头长白猪,半年多就能出栏,可东北民猪出栏最少12个月。饲养费用超出圈养长白猪的五分之二。东北民猪出栏价超出长白猪三分之一不赔,超出一半才能挣点。可现在同样的价格,明水收猪人买长白猪不买黑猪。
“老百姓真的不认呀。”杨兴一流泪感叹,透露一种创业者的无奈。
采访中,杨兴一带着记者观看了他那现代化的猪舍。
在东北民猪圈里,纯一色的黑猪无一点杂色,且个个膘不肥体却壮。
透过皮毛,记者闻到肉香。可看着一百来头急待出栏却卖不出去的东北民猪,杨兴一急得嘴上起了水泡。创业者的烦恼,溢于言表。
- 2022-06-275月份猪饲料同比下降14.6%!饲养成本高,养殖户补栏意愿受
- 2020-06-01山东印发最全《三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 2020-02-17浙江一村民给110户居家隔离户送自家土猪肉
- 2019-11-28母猪精准饲养技术助力生猪复产 华中农大研发关键技术提升养殖水
- 2019-07-17湘潭市上半年生猪规模饲养调查显示:平均每头生猪效益增加300
- 2019-01-04依法防控|生猪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疫病监测等违反以下情形
- 2018-11-29机器人“饲养员”来了 数字科技养猪了解一下?
- 2018-10-22养猪也要“市场准入”?淳安土猪养殖实行环保准入制
- 2018-05-21听肖辉说养猪:20多天3百头猪卖了过百万
- 2018-05-08微信卖火了土猪 娄底万宝新区精准扶贫“真给力”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