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北京周口店女猪倌重修养猪场

  • 点击:
  • 日期:2012-07-30 09:33
  •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周口店女猪倌重修养猪场

周口店山区河道沿岸,一家家被冲毁的养殖场正在重建。昨天,记者蹬桥涉水,赶到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养殖合作社。

蹚过齐膝的河水,肖凤伶带着保险公司人员来到村民高江家中为养殖场定损。尽管自家的养殖场损失巨大,但肖大姐这几天已经利用保险公司前期支付的150万元赔款完成了养殖场的清理消毒工作,为接下来逐步恢复生产做准备。

蹲点地点 / 房山区瓦井村

昨天下午,天色阴沉,记者沿破损曲折的房山周口店河道溯流而上。河对岸,曾建着一家挨一家的养殖场,是全镇最大一片养殖区。而今,这里已是断壁残垣。

车被清理河道的大型挖掘机挡住去路,记者弃车上桥。午间的一场小雨,“激活”了桥面上残留的淤泥,稍不留神就是一个趔趄。

桥对岸有一家叫宏牧立彘的养殖场,是这一带规模最大的养殖合作社,存栏猪达万头以上。院门口,三位工人正拿着大扫帚把,顶在胸脯上,吃力地往外推着厚厚的淤泥。

院子里,足蹬雨靴、黄短袖衫上沾满泥点的,就是合作社社长、周口店镇远近闻名的女猪倌肖凤伶,她正在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核账。

养殖场此前养着4300多头猪、100多头牛和4万多只鸡。洪水过后,畜禽所剩无几。

十几年的心血,一晚上付诸东流。哀伤、疲惫、惶恐交织着呈现在这位49岁的女人脸上。然而,从核账的一丝不苟中,分明又能看出这位女强人的坚韧与不甘。

肖凤伶告诉记者,通过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她现已拿到150万元前期支付的赔款。这是她重修万头猪场,东山再起的资本。

一圈走下来,50亩的养殖场里,泥沙最厚处有一米半深。东侧,11排消毒房里现在还塞满淤泥。西边,挖掘机轰鸣着推倒猪场的断墙,把残砖碎瓦堆到一处。挖掘机前,十几位身强力壮的汉子挥锹如落雨,铲起夹杂着动物腐烂尸体的黑泥。

另一队人马则在清淤后,戴着胶皮手套往场子扬火碱和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我用先期赔款,从十里八乡雇来150多人,租来挖掘机铲车、大卡车,养殖场不能就这样完了,”肖凤伶说。

保险公司已初步完成了对肖凤伶养殖场的定损。两三天内,剩余的300多万元赔款,便会打到肖凤伶的账户。肖凤伶说,到那时,就能雇更多人清淤消毒。她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所有前期清理,“雨季一过就重修棚舍,再买猪仔、牛犊,重整旗鼓另开张。”

宏牧立彘养殖合作社还有78家散养户。作为合作社的牵头人,肖凤伶还一直记挂着社里其他人的损失。

下午3时许,肖凤伶带上保险公司人员,驱车去河上游给村民高江家的养殖场定损。通往高江家的桥已被山洪冲毁,因为没带雨靴,记者一行三人脱鞋去袜拎在手上,跟着肖凤伶蹚河而过。

这条河宽足有四五十米,水深处没过膝盖,河底碎石清晰可见。一脚踩下去,顿觉脚掌刺痛;踩不实,又极易滑倒。河水冰冷刺骨,几个人相扶着,踉踉跄跄过了河,爬上了对岸。

到了高江家,与保险公司的人定损,直到黄昏,才算谈拢。

“完事了,家走。”高江家微弱的灯光,把三天没合眼的肖凤伶照得愈显疲乏。她使劲揉了揉眼睛,提高了嗓门对高江说,“打起精神来,咱不能垮!猪没了再买,过不了几年,咱又是周口店的养猪老大!”

灾后重建已经开始。

    (编辑:admin)
    北京周口店女猪倌重修养猪场-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