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界的“陈光标们”的一纸认证
- 点击:
- 日期:2014-07-28 10:02
- 来源:中国养猪网
【自称和雷锋之间“只差一个毛主席题词”的“中国首善”陈光标,7月6日晚间从美国凯旋,并对国内媒体大肆宣扬“我现在是世界首善了”,并展示“世界首善”证书。7日夜,联合国科普:“联合国”的英文名应是“United Nations”,而不是“United Nation”。陈光标透露,此前该基金会某负责人主动找其“授予称号”,且索要了3万美元“赞助费”,“我可能是受骗了”。】
新闻已过半月有余,但耳光依旧如昨日般响亮。从“中国首善”到“世界首善”,陈光标花了3万美金,相比于老陈一掷千金的高调慈善手笔,这简直算毛毛雨。但慈善是真,证书是假,这么一折腾,正好印证“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陈光标们存在于各行各业,养猪业不会是例外。一个陈光标被骗了,整个世界都知道了。然而还有千千万万个陈光标们匍匐在这条谪取“荣光”的道路上,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你我又岂会知道。
办证就会放肆 但颁证就是克制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这两天《后会无期》的这句台词火了,发扬一下拿来主义精神——办证就会放肆,但颁证就是克制。很明显的字面意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如今的认证、评比、颁奖活动铺天盖地,动辄就是“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品牌”、“消费者(用户)喜爱品牌”、“中国市场名优产品 ”、“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示范单位”……包括畜牧行业的五花六门的评选,其实想想这些“专家、机构们”也蛮拼的,每天手盖千章,却能如此从容淡定分清理定各种奖项以及参选标准,并且不负众望地颁发出去,果然不同凡响。
在此,可能有人要说,你这话说的参照格式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奖项不在多重,重在参与,打酱油也是要有资本的,有本事你打个酱油我看看?我很赞同酱油资本这个观点,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这其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虚实参半,我等普通人肉眼凡胎,炼就不了专家学者们的火眼金睛,但凡看见一个证、一戳章、一座奖杯便觉得是那么回事,去超市挑食品机构认证标签多的包装买,去菜市场,挑有红蓝印戳的猪肉买,连用人单位招新都是认准证书与学历,无怪乎《围城》里方鸿渐也知道买一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没办法,这是个刷脸、刷证、刷荣誉的年代,就连做善事的都要有个顶级认证!仔细一想,觉得掌握在专家们手中的权利真的蛮大的,一章落地可生灵,可涂炭。如果再没有一个标准去克制,这样一纸文书泛滥的社会,评选意义在哪里?
口耳相传 比之过而无不及
一个办公室、几个人,然后通过到处打电话、发传真的办法开展业务,只要给钱,什么“荣誉”都可以制造出来的。这些荣誉小作坊像苔藓一般蔓延的根本原因,源于我们对于荣誉具有天生的好感与认同。不管是真是假,这些东西总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举例来说,相信很多人大学时代都经历过一个阶段——考证热!不管是不是跟自己专业挂钩的,不管是不是以后工作需要的,先考了再说,有证在手,一身胆。身在养猪行业,自然拿猪场猪事现身说法,这几年也去了不少猪场,有时候听一些养猪朋友说起,买饲料、兽药的事情,听经销商推荐说这个牌子怎么怎么牛,就买回来试试,发现还不及隔壁老王推荐的好。说者无意闻者有心,你们所认为的荣光汇聚而成的财富假想,或许真抵不上消费者口耳相传的一个口碑。
有人说陈光标花3万美金买回来一个笑话还有一个骗局,我想说,陈光标买回来一个教训,一记警钟。无心插柳倒做了件好事,也算与其“世界首富”荣誉相得益彰。
而真正让我们感到自信与荣光的,绝非依靠层层叠加而起的证书与奖杯,跬步与千里,没有捷径,更不需要捷径制造者们的作坊式谎言,只需明白一点,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原标题:一纸认证:陈光标们立足塔尖的“荣光”与“自信”
- 2022-07-28永顺生物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GD0503株)获得新兽药注册
- 2021-07-08我国猪链球菌防控再添利器!永顺生物猪链球菌灭活疫苗获得新兽药
- 2019-06-26输华猪肉检出莱克多巴胺残留,中方将暂停所有加拿大肉类对华出口
- 2016-08-08金梅林教授:中国唯一猪流感疫苗斩断疫情传播链
- 2015-08-10猪价上涨废弃猪场复养 清拆后养猪户写下保证书
- 2015-04-12猪贩子入行得签“保证书”违规将上“黑名单”
- 2013-12-02香港向墨西哥颁发肉制品安全进口证书
- 2013-11-19不是所有黑猪都有被“保护”的资格
- 2013-11-15浙江省两猪场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被撤销
- 2012-10-17河南正邦获CCSI种猪测定资格证书 育种与世界同步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