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吴珍芳、冯力、赵书红、陈代文、董红敏团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大奖”

  • 点击:
  • 日期:2019-01-08 18:50
  • 来源:种猪在线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过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31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40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含创新团队),二等奖123项。刘永坦、钱七虎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自央视网新闻)。

2018年度生猪产业相关项目奖励一览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冯力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等主持完成的“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建立及其育种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等主持完成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先锋助推行业发展

科学家是养猪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各获奖项目代表了2018年度养猪行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平,其具备的前瞻性、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将为更多的行业人士带来益处。2018年度,共有5项生猪产业相关项目获得奖励。其中农业工程方面,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养猪行业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各两项,成绩斐然。

获奖人介绍

吴珍芳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科技部认定社会力量奖励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获批主持筹建“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验收。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等29项,先后主持培育了“华农温氏Ⅰ号猪”和“温氏WS501猪”2个新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在广东省率先建立猪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并在如何提高体细胞克隆效率机制等方面开展进行深入研究。

冯  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主要从事TGEV、PEDV与PoRV等猪病毒性腹泻相关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分子致病机制及免疫机制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分离和鉴定了猪捷申病毒1型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TGE、PED、PoRV三联活疫苗”二类新兽药证书1项;获得“TGE与PED二联灭活疫苗”、“TGE与PED二联活疫苗”一类新兽药证书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一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赵书红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常务副主任、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大会组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猪分子生物学与动物育种方面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在猪功能基因组与育种、猪基因组编辑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2018年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及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2年入选湖北省高端人才培植计划,2015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6入选科技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饲料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猪的营养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猪抗病营养、营养与猪肉品质、饲料安全、分子营养。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入选200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鉴定科技成果1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0多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动物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主编教材和著作7部,副主编及参编教材5部。

董红敏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首席,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秘书长,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农业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首席, 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畜禽养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863、973、行业科技等重点科技项目和课题,联合国开发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中国政府气候谈判成员参加了哥本哈根、巴黎气候大会并受到表彰,是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集体奖团队重要成员,2004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养猪科学领域国家奖励(1978-2017)

    (编辑:丽珍)
    吴珍芳、冯力、赵书红、陈代文、董红敏团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大奖”-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