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湖北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规模养殖

  • 点击:
  • 日期:2010-07-22 16:07
  • 来源:

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规模养殖

近年来,湖北省以落实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创新工作思路,以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为突破口,全力扶持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建设,重点推广以生猪“150”模式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畜牧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及成效

创新项目实施方法,实行“以奖代补” 为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步伐,湖北省创新投入机制,率先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改事前补贴为事后奖励,办法就是先制定建设标准和验收标准,然后由业主按照标准先组织实施,专家按照建设标准验收,符合要求的才给予奖励。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项目建设标准高;二是监管成本低;三是建设效率高。由于项目建设业主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容易把产业做实、做大、做强。在“以奖代补”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出现的部分业主项目建设不能按规定期限达标的情况,都顺利地进行了项目变更,由候补业主实施“以奖代补”项目,使省财政1亿元年度“以奖代补”项目资金能够及时兑现。

制定建设标准,规范化实施项目 一是制定《湖北省省级标准化养猪场(小区)建设标准》。为实现新建养猪场达到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的目的,在场址选择、场区布局要求、建筑及环保要求、养猪场规模、养猪场防疫和管理标准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确保项目建设不走样。二是制定《湖北省省级标准化养猪场(小区)建设项目申报及实施指南》。对项目目标、建设内容、申报条件、申报数量、申报材料内容、实施程序等进行了规定,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程序化监管项目,确保建设效果 一是项目申报。经企业(业主)申请,县市筛选,由市州汇总报省,原则上每县(市、区)申报1个,组织单位是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二是下达建设批复。省畜牧兽医局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现场和材料进行评审,通过后下达建设批复。三是项目建设。下发《关于加快万头标准化养殖小区(场)项目建设进度的通知》,要求各地加紧做好督办工作,加快建设步伐,所有新建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每个月上报建设进展情况。四是项目验收。项目建成后由业主提出申请,经县市、市州逐级上报到省,省畜牧兽医局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五是兑现以奖代补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由省财政厅按每个标准化万头猪场拨付1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奖励资金实行国库直达,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企业(业主)。

省级标准化养猪场(小区)“以奖代补”项目实施以来,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据200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汇总统计,共吸引社会资金24.40亿元,新增猪舍建筑总面积215.19万平方米,消费钢材6万吨、水泥200万吨,购置设备6万台套,极大地拉动了内需。随着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还将扩大投资6亿元。二是促进猪肉食品的有效供给,提升生猪养殖水平。200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可饲养能繁母猪15.94万头,年新增出栏生猪可达300万头。三是通过对万头生猪养殖场(小区)在选址、场区布局、猪种的选择、饲料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禽粪污处理、病死畜禽处理、污染物监测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全面提升了科学养猪技术水平,使得畜牧业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畜牧业生产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变。

创新养殖模式帮助农民实现标准化养殖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是湖北省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一种适合农民饲养的模式。即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进行标准化饲养,实行全进全出方法,每批饲养育肥猪150头。该模式饲养规模适中,很多农民可承受,容易在农村中推广成功。该模式从2006年开始推广,深受农民好评,即使没有养过猪的农民也能养好猪,被养殖户称为“傻瓜”模式。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已发展猪舍11067栋,年新增出栏400余万头。

在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的启发下,全省又陆续推出了蛋鸡“153”模式、养羊“1235”模式、养牛“165”模式,现已分别建成2799栋、5562栋和1719栋。新模式的推广运用,引领农民加快了畜禽饲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一夜之间告别传统,跨入标准化养殖行列。

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

生猪:依托中粮集团、湖北温氏公司、湖北宝迪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生猪健康生态养殖,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发展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增标准化养猪出栏1000万头。

肉鸡:一是依托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龙头企业,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依托湖北温氏企业,建立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建立谷城县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全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依托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龙头企业,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标准化生产板块。

肉鸭:依托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以“1+8”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依托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奶牛:一是依托武汉开隆、湖北劲牛牧业,在武汉城市圈、宜昌、荆门、襄樊建设10万头优质高端原料奶生产基地;二是依托伊利、蒙牛、光明、武汉惠尔康扬子江乳业等企业,建立鄂东南10万头奶牛生产基地。

肉牛:依托省粮油、湖北良友金牛、潜江海天牧业,建立汉江流域2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

肉羊:以国家肉羊优势区襄樊、十堰以及清江流域、鄂东大别山为中心,建设年出栏500万只的肉羊生产基地,标准化养羊模式4万户,年出栏500只以上的养羊场(合作社)2000个。

主要问题

虽然湖北省的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快、比重大,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养殖用地问题突出 传统散养户大多在自己居住的房前屋后建栏养猪,要想扩大饲养量集中连片,不可避免地遇到养殖用地调剂困难。没有土地就没办法从事养殖生产,尤其是平原地区土地资源相对偏紧,荒山荒坡及农村集体土地少,难以进行土地调剂,多数地方没有把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问题已成为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瓶颈。

发展规模养殖信贷困难 发展规模化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普通养殖者都是靠滚雪球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流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由于没有土地证作为抵押,活猪(种畜)抵押担保机制又未形成,养殖需要的大额贷款难以实施。近年来,国家虽然在农村信贷方面制定了一些惠农政策,但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上,不仅贷款额度小,贷款利率高,而且贷款手续繁琐,造成一些养殖户融资困难,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

环保问题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 养殖场(户)都想建环保设施,既可以解决污染问题,又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收入,但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巨大,特别是中小养殖场(户)无法承受,缺乏政策扶持。

养殖户技术缺乏 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养殖户过去积累的散养知识和经验已不能满足专业化养殖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养殖技术专业人员。由于生猪养殖场大多地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待遇低下,工作清苦,地位不高,许多年轻、有知识、有水平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不愿到基层从事畜禽养殖业生产。知识结构老化、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在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中普遍存在,急需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动物疫病压力不断增大 当前,动物疫情日趋复杂,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由季节性发生转向常年性发生,由畜禽发生发展到感染人类,由个别地区零星散发发展成局部连片暴发,动物疫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经济领域,对畜禽产品质量及人民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而规模养殖数量大、集中度高,动物疫病风险更大。

对策建议

加速畜牧业产业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推广;二是增加畜牧科技投入,加快良种选育、畜禽产品加工、标准化养殖、饲料兽药和疫病防控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三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以及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培育地方特色的新品种(系)、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稳定现有的能繁母猪保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良种补贴等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二是加强对“种源工程”的扶持,着重解决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的种源问题,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按照父母代种畜禽场建设标准,经专家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增加对“清洁工程”的扶持,重点支持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实现干粪堆肥还田、污水达标排放。四是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作用,组织养殖户采用标准化生产。

    (编辑:本站编辑)
    湖北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规模养殖-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