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生猪、家禽价格低迷“真相”

  • 点击:
  • 日期:2014-03-25 12:26
  •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首先,对于这个标题,我有断章取义之嫌,主要是为了能让更多养殖户朋友们看清楚影响价格行情的根本因素是什么,还请《国际猪业》与姚民仆先生谅解。

本文部分选自《国际猪业》采访姚民仆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掺杂一些静书的理解。

对于影响生猪行情的原因,大家提到更多是“猪周期”。其实这个内在的原理,也就是供求关系。而近期双汇因为采购了美国猪肉,被部分人认为是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甚至有人认为双汇收购美国猪肉会造成生猪市场更加疲软,生猪养殖户亏损异常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而我们大部分人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过度渲染罢了。但是双汇在这个当口,依旧成为为众人讨伐的对象。

一直被提起的“H7N9流感”事件,从给总理、主席发短信、写信,到家禽企业联名,再到今年养殖户状告卫计委,所有的矛头指向“H7N9流感”就不应该加这个禽字!的确,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禽流感” 这个禽字,无疑是给消费者提供了拒绝消费的信号,使得8000万养殖企业、户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我们假设,假如当初卫计委公布的没有这个禽字,那就能够保证流感爆发之后,不会影响到家禽行业吗?消费者从疫情的通报中是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感染患者都是在菜市场与家禽环境中接触过的。这个信息,是无法隐藏的。种种信息之下,还是会对消费造成一定的恐慌的。去掉禽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根本在哪里?是消费者的认知。而大部分的家禽养殖企业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把鸡养好,很少有企业去想过树立消费者对品牌、对家禽养殖的了解或者信心。因为缺乏了解,所以才会盲目听信一些所谓专家类似“少吃鸡肉”的荒唐建议。尽管“H7N9流感”是天灾,但并不是没有养殖户可以自己努力的地方。养殖透明化,加强消费者的认知与信心,这才是根本。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家乐浓汤宝的广告宣传一样,肯德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网络上也曾是几次沉浮。也是2013年开始,我们随处可见肯德基关于食品来源,也就是养殖透明化的广告、各类参观养殖基地的活动,并且正在逐步取得成效。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家禽价格大跌的因素似乎被“H7N9流感”所掩盖了。那就是供应。

以下直接选自《国际猪业》采访姚民仆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掺杂一些静书的理解。

记者:2013年无论家禽还是生猪养殖都面临较大损失。随着环境和土地等因素的制约,规模化生猪养殖是否开始减速? (静书:原本这个问题是问生猪养殖规模化是否减速,但是姚民仆的回答却也表明他认为造成2013年生猪、家禽市场不景气的根本原因。)

姚民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是否减速,要从整体的大环境去看。的确,现在行业处于煎熬期,质疑的声音会出现。总体来说,2013年生猪养殖比肉鸡养殖要好一些。中国目前风险最大的是肉鸡养殖。肉鸡市场是无序竞争,没有全局的统筹规划,各自为战,比较盲目,所以产能严重过剩。2013年,肉种鸡进口了15万套,比过去增加了4万套,就是说增加了30%的量,生猪存栏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这也是造成2013年家禽产业严重亏损的原因之一,并非只是受到流感的影响)。

记者:生猪规模化养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行情并不乐观,您觉得这个局面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姚民仆:2013年可谓困难重重,无论生猪还是家禽业都备受煎熬。“药残鸡”、“速生鸡”、“H7N9流感”、“黄浦江漂流病死猪”、日益恶化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市场低迷的助推剂,但也都不是最要害的问题。(记者:再次重申,“H7N9流感”并非造成家禽产业低迷的根本原因。)

最要害的是供求关系(记者认为,不仅仅是生猪、家禽,只要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其根本都是要收供求的制约)。当市场的供应量远大于需求,一定会造成价格在低谷徘徊,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目前,欧洲经济已经走出低谷正在复苏,美国经济也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中国恰恰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经济增长有四个驱动要素:劳动力成本的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中国正处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阶段。

具体到生猪市场周期,应该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周期。消费结构主要是城乡接合部的消费趋大,但整体需求在减少。产能过剩,农民工回流,城市肉类的消费就减少了,另外,中央限制公款消费也对终端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所以,供求影响消费,这才是根本,那些食品安全事件只是表象。这些因素也将影响2014年畜产品的价格走势。我个人判断,今年不会比2013年差,但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尤其是肉鸡价格,风险很大。

记者:虽然目前生猪市场处于低谷,但不少生猪产业的龙头企业并没有放缓扩张的步伐。2013 年,包括双汇国际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等事件,是否也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必然化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姚民仆:没错,这恰恰印证了我前面提到的五个不可逆转。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就是一个具体体现。

其实,通过生猪行业一年多的动态,不难发现两个趋势及变化。其一就是高端产品的出现引发关注。品牌猪肉、生态猪肉等举着高端概念的猪肉开始更多地切入市场。目前,高端猪肉的市场销售还不成熟,但未来一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端猪肉的市场拓展,国人的消费习惯是喜欢吃新鲜猪肉,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北方是产粮大省而不是养殖大省。但养殖基地靠近消费市场也来了很多问题,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密集带来一系列土地环境恶化等因素,也将迫使我们在猪肉的消费结构上要做更多的改变。第二个趋势就是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更加频繁。双汇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新希望早在几年前就并购了山东六和,致力于打通全产业链。正大在资本运作上也不遑多让。我们斥资 95 亿美元进驻平安保险,又投入 65 亿美元购买荷兰万客隆,主要就是从通路上进行考量。这些都会加速推动未来中国生猪产业格局的改变。双汇收购可能带来的变化之一是,低成本的美国猪肉会不会给中国市场带来影响?我认为一定会有影响。所谓低成本的概念就是,美国人不吃的部分投入到中国市场会卖出好价钱。因为猪头、猪蹄等部位是利润率较高的一部分,这一定会给中国同行业带来冲击,但这是好事情。

记者: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在规模化养殖方面,美国确实比我们先进。姚民仆先生介绍说,在美国,2个人就可以管理2万头猪。而更低成本的美国猪肉进口到我国,这便体现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再说得直白一点,我国60%的小户养殖,相比去规模化属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落后就要挨打。这并不是说我国的生猪供给,直接交给美国就好了。而是说我们我尽快完成规模化,我们国内一批以华润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要更加加快自己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有我们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我国的生猪供应才能有立足之本。而讨伐双汇,显然没有多大意义。只要美国的猪肉低成本摆在那里,双汇不进口,别的企业也会进口的。今天抵制双汇,那么明天是不是要抵制所有的企业?何况,生猪虽然作为第一大产业,但是与我国庞大的消费人群相比,显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双汇更多都是的品牌渠道,在超市、店面销售较多,而购买双汇品牌肉类产品,已经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我们国内的养殖、加工企业,真正要抓住的,也是这一点,树立消费品牌才是重点。


原标题:告诉你生猪、家禽价格低迷“真相”

    (编辑:admin)
    生猪、家禽价格低迷“真相”-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