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我国的猪都是进口的,地方猪都快灭绝了?怎么办?国家有何措施?

  • 点击:
  • 日期:2021-05-07 08:52
  • 来源:整理自农业农村部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养猪信息网整理了生猪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问:和第一轮的畜禽改良计划相比,新一轮的畜禽改良计划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实施十五年?

 
 

孙好勤:概括来说,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品种在性能和品质上的双突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自主创新摆在首位,加快畜禽种业向数量质量并重、资源节约高效方向发展。以我们的生猪为例,据测算,如果我们的生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话,可节约的饲料能够达到630亿斤,相当于节约耕地5500万亩。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

品种范围上,除原来六大畜种以外,我们增加了水禽、马、驴、蜜蜂和蚕,基本形成了“主导+特色”的发展格局。其中生猪、奶牛、肉牛、羊的生产性能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白羽肉鸡要实现零的突破,蛋鸡、黄羽肉鸡、白羽肉鸭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种。

育种体系上,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多种形式的联合育种实体,培育壮大第三方社会化育种服务组织,加快组建国家畜禽遗传评估中心,大幅度提升企业精准选育的能力。性能测定的指标由原来的以生长发育性状为主增加了肉质、健康等性状,育种数据获取由核心育种场拓展到全产业链。

技术应用上,我们要加快育种基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推动饲料转化率、肉品质等性状的智能化测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升级,大幅度提升遗传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强化种源净化和疫病防控,整体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时间跨度定为15年,一方面是由畜禽育种培育需要8-10年,家畜要15-30年,应用新技术可以缩短育种时间,但至少也要15年,所以着眼15年有利于强化我们工作部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也有利于引导企业长期稳定地投入,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种业翻身仗要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要求。1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去前进。

问:我们注意到有媒体报道,我国的猪都是进口的,地方猪都快灭绝了,请问情况如何?下一步该怎么办?

 
 

陈瑶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也是近期很多媒体询问我们的问题。其实“猪芯片”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大众熟悉的“芯片”是技术含量很高、不可替代的硬件,也是消耗品,生猪品种则是没有技术壁垒的、可持续不断繁衍的生物活体,应该说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种类比也反映了大众对我国生猪种源的高度关注。我国猪肉消费和全球消费演变趋势类似,也由短缺时期的脂肪型逐渐过渡到供需基本平衡时期的瘦肉型为主,发达国家这一转变远早于我国。当今世界瘦肉型品种有三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由于吃得少、长得快、瘦肉率高,成为全球生猪养殖的当家品种。从全球来看,根据本国市场需求对“杜长大”进行本土化选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杜长大”以来,和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类似,实施了本土化选育,特别是2009年启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来,进一步加快了系统选育,从而保障了我国接近90%的生猪市场的种源供给。关于种猪进口问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相互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我国也是一样。虽然我们进步很快,但规范的系统选育历史积淀不足,比国外晚了近50年,核心育种群的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关键性状与发达国家还有10%-30%的差距。因此,适当引种有利于国内生猪种业加快追赶,完全不引也可以,但会影响发展效率,不利于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关于地方猪的问题,我国现有地方猪种83个,品质好、风味佳,但由于吃得多、长得慢、瘦肉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瘦肉消费需求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导致养殖规模不断萎缩,资源群体缩减。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开展了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应该说实现了应保则保。同时,以用促保,利用地方猪种培育了30个新品种和配套系,一批黑猪品牌加快进入市场,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的需求。下一步,在全国实施新一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中,一是实施大规模的主导品种联合育种,尽快实现生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优质种源供给。二是加强地方品种保护,今年已启动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家底以后,将进一步完善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三是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优质特性,培育以风味独特、肉质鲜美为主兼顾生长速度的特色猪种,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问:请问在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中,对于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六大畜禽,主要是聚焦哪些方面?解决什么问题?

 
 

时建忠:总体来讲、生猪、奶牛、肉牛、羊、蛋鸡、肉鸡等六大畜禽的主攻方向,都是实现品质和性能持续提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六大畜种各有特点、差异较大,在新一轮畜禽改良计划当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分别锁定了具体主攻方向。生猪主要聚焦瘦肉型品种和地方品种。一是要构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核心种公猪站+国家生猪战略种源基地三位一体的育种新格局,支持发展区域性联合育种,推动育种体系的全面升级;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智能化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加快全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三是要大力推进地方猪的开发利用。奶牛主要聚焦主导品种。一是要建立以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主导的核心种源培育体系,创新联合育种组织机制;二是要扩大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完善奶牛的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三是要实现奶牛遗传物质质量监管全覆盖。肉牛主要聚焦普通牛、水牛、牦牛和乳肉兼用牛。一方面要扩大高质量育种核心群规模,完善育种基础工作,加快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发展多种形式联合育种组织;另一方面要支持群体规模大、特色优势明显的地方品种,持续开展本品在选育,提高生产性能。羊主要聚焦肉羊、毛(绒)用羊和乳用羊。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完善以国家羊核心育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主导品种的联合育种,建立完善的性能测定体系,逐步推进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蛋鸡主要聚焦高产蛋鸡和地方特色蛋鸡。一是要继续培育高产蛋鸡新品种,不断提高蛋品的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要结合资源优势和区域消费需求,培育地方特色蛋鸡新品种,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肉鸡主要聚焦黄羽肉鸡、白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主要是培育适合屠宰加工的新品种;白羽肉鸡主要是尽快实现零的突破;小型白羽肉鸡主要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来源:整理自农业农村部

 

    (编辑:芳建)
    我国的猪都是进口的,地方猪都快灭绝了?怎么办?国家有何措施?-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