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八成压榨企业停工 国产大豆最后堡垒命悬一线(2)

  • 点击:
  • 日期:2012-05-07 09:17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农民不种大豆,表面上看是种植效益不如玉米,但归根结底是国内大豆产业受控于外资,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动。”王小语认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豆市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导致产量高、价格低的进口大豆快速占据中国市场。

黑龙江大豆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10万吨,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1200万吨,4年间连豆价格指数从3546下跌到1791,跌幅将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进口数量跃升到2000万吨,连豆指数4年内始终维持在2000至2300之间。2004年,国际、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沿海加工企业采购大量进口大豆后,市场价格又快速下跌,连豆指数在半年时间内从3963点下跌到2674点。当年大量高价采购进口大豆的沿海企业亏损严重,多数企业被迫出售资产或股份,外资乘机参股或收购,中国大豆产业链条从加工环节断裂。此时,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业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原料进口贸易、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资金参股来控制国内大豆产业。有媒体报道称,4家跨国公司不仅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而且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参股控股,占比达66%。

此后,大豆进口数量不断攀升。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2009年进口4254万吨,2010年进口5478万吨,2011年进口5264万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333万吨,同比增加21.6%,对外依存度达到80%左右。

与此同时,国产豆油的市场份额逐年缩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2005/2006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74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总量20.85%。此后一路下滑,2008/2009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22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量5.23%。2009/2010年度,国家实施扶持国产大豆政策之后,国产大豆压榨加工数量回升至600万吨,占榨油消费市场份额13.64%。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测算,最近两年国产大豆压榨数量占国内榨油消费量10%左右。

目前的现状是,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场,中国大豆产业已被跨国公司控制。

宏源期货豆类期货分析师张磊认为,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4大粮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贸易环节,他们通过仓储、物流来获取利润,而通过套期保值规避大豆价格的系统性风险,而国内厂商仅仅是全球大豆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很弱小的一个环节,不可能有定价权。

话语权的丧失不仅仅是放开大豆进口的政策冲击,也与国产大豆缺乏自主价格体系、缺乏领军型龙头企业等因素有关。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表示,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采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冯晓表示,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王小语也表示,国产大豆应形成自主价格体系。“原因在于,一是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的,和进口大豆不一样,不应该卖一样的价格。而且这几年基本是劣豆驱逐良豆,好的大豆、非转基因的反倒不如转基因大豆价格高;二是从黑龙江省大豆购销看,大豆收购标准不一、收购半径重叠,再加上收购主体不同,导致价格涨的时候就抢收,跌的时候就压价收购或不收,价格波幅大。”

话语权的丧失将给中国大豆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从未来产需关系分析,国内大豆仍存较大供给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豆油、豆粕需求继续呈现刚性增长态势,而全球大豆产量受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增产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正在加快推动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潜在需求量可能出现激增,将导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张磊表示,国际大豆价格将因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加剧波动,我国进口大豆占世界贸易量的高比例状态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警惕其他农产品重蹈覆辙

应完善补贴政策 制定“敏感农产品”发展规划

大豆产业链崩溃的风险让不少业内人士疾呼,加大对大豆产业的保护和扶持。他们担心,大豆产业的今天会不会变成玉米、小麦产业的明天。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稳定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是国产大豆持续发展甚至再次谋求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保障种植面积,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引导价格,使国内玉米与大豆的比价恢复至合理水平,以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防止国产大豆价格大幅波动。”刘兆福说,“关键是让国产大豆价格让市场来调节。”

宋胜斌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们希望国家将目前的收储政策做适当调整,把对农民的保护和补贴转变到种植环节,让农民感到种一亩大豆与种一亩玉米没差别。”宋胜斌解释说,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种豆的积极性。待秋收后,在没有国储定价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完全由市场而定。“既能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大豆企业。”

王小语称,2008年受国际次贷危机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大幅度下跌,受其影响,国产大豆价格从每吨6000元下跌到每吨3000元,主产区大豆企业和豆农的利益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出台临时储备大豆收购政策,2008年国家政策是积极而有成效的,既保护了豆农利益被低价格冲击,又避免了产区企业重蹈沿海企业被兼并的覆辙。

“但是,现在国家收储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价格定高或定低都有可能影响到豆农或压榨厂的利益。如果国储价高于大豆压榨企业的成本,相对进口大豆的价格差距更大,压榨厂就无力收购;如果国储价过低,又会影响豆农收入和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或将进一步缩减。”某期货公司人士表示。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认为,补贴资金应该用在大豆整个产业链上,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国家应该把粮油、外贸和大企业等环节都联合起来。

冯晓表示,应对补贴政策进行科学制定。针对农民的补贴以良种为主,而非产量。针对企业补贴,要根据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体现动态灵活性和时效性,当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自动启动补贴机制,同时区分不同企业的政策需求实行个补。“种植补贴以稳定大豆播种面积为目的,加工补贴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的,补贴能够加工获利并且其加工制成品能够被市场认可的企业,要持续不断扶植至非转基因产品市场基本形成,最终达到通过市场竞争手段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目的。 ”

此外,期货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全面风险管理,锁定成本,提高竞争力,不要让价格的涨跌影响正常经营,同时减少在国外市场上被国际基金“狩猎”的可能。这样,企业才不会被动地接受国外市场决定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应当筹建与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等交易中心竞争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要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战略资源作用,逐步形成全球大宗农产品定价话语权。这应该成为一个国家战略。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家有意鼓励国产大豆的发展,但大豆产业由外资主导的现状恐一时难以改观。黑龙江省奇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有金认为,如在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尚不到50%时,国家出台有关保护民族大豆产业的政策会更有效。目前再谈限制外资进入大豆产业以保护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已属无奈之举。而且,关键还是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关注后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仍太迟缓。比如,加入WTO谈判时中国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农业补贴可达GDP8.5%的条款,但一直未能兑现。

一位研究人士忧虑,在国内大豆行业每况愈下,大部分大豆压榨产能被外资控股或参股的当下,所谓“南美种大豆,美国定价,中国买大豆”的格局目前难以动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无视风险。刘登高认为,“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也正面临与大豆产业当初相似的处境。探索大豆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将来应对其他产业的潜在危机。”他建议,从大豆产业入手,探索制定“敏感农产品”的发展规划,避免其他农产品行业重蹈大豆覆辙。

油菜、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也面临与大豆产业当初相似的处境。应从大豆产业入手,探索制定“敏感农产品”的发展规划,避免其他农产品行业重蹈大豆覆辙。

(编辑:admin)
八成压榨企业停工 国产大豆最后堡垒命悬一线(2)-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