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 点击:
- 日期:2013-10-09 08:35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中国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乡镇工业,成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下称《草案》)。
会议指出,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养殖污染防治,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预防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要强化激励措施,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统筹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养殖者污染防治责任,扶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使畜禽养殖污染明显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污染已成为水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
今年两会的“一号提案”也主要关注绿色农业发展。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政协委员们建议,发展绿色农业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考虑环境问题外,消费市场对肉蛋奶产量的不断增加的需求,也对畜禽养殖业的转型提出要求。
散养的生产方式不但难以控制畜产品质量,更使得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为了帮助养殖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178个、省级示范场近1万个。农业部也对畜禽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出“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
中衍期货农业分析师陈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参照嘉兴死猪事件,规模化养殖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随意乱抛死猪。不过,这也对地方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出要求,需要不断适应规模养殖发展水平。
而为了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已经开始探索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9月30日,农业部制定《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编辑:admin)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21-02-26注意!该毒株成为我国非瘟防控中新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危害性不容
- 2020-10-22农业农村部:非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污染面较大,疫情点状发生的
- 2019-08-12[发明公布]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提取物、注射液和
- 2019-08-09海印股份:“非洲猪瘟防治疫苗”一事存虚假记载 遭证监局处罚3
- 2019-07-30广西全面启动防控非洲猪瘟拔点灭源除污染行动
- 2019-07-25广东:加强非瘟防治新兽药研发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
- 2019-06-25农业农村部: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治新兽药研制活动监管,吸取“今
- 2019-06-13农业农村部:“今珠多糖可有效防治非洲猪瘟”缺乏科学依据
- 2019-06-10湖南公布86个屠宰场污染情况:非瘟核酸阳性率12.8%
- 2019-06-03上游养猪场污染致下游大量死鱼 签了污水消纳协议仍要赔186万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