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肉价被养殖周期牵着走 谁来保卫种猪?

  • 点击:
  • 日期:2007-07-24 06:10
  • 来源:
猪肉价格持续暴涨发端,带来了粮、油、蛋等食品连锁涨价反映,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和政府高度关注。市民惊觉“菜篮子”沉重的同时,也唤起了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出手抓供应,托起市民“菜篮子”的怀念和渴望。

时至2007,市场经济已

经成了国民经济的主旋律,食品供应早就由政府“一把手工程”交到了市场调控的手里。面对失调的市场供应,我们不能不追溯,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还会有怎样的波及面?下一个价格“超重”的食品会是什么?我们更关心,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价格机制该怎么发生作用,和以往的应对措施应该有什么不同?为此,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完成了这组《2007重提“菜篮子”》系列报道。

“菜篮子”是切实的民生。哪一只手才是提起“菜篮子”的主体——政府,还是市场?政府的手,无疑是最强势的,也因为它的强势,这只“手”应该放到哪里,如何用力才最高效最科学,最能保证长远持续的效益,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计划、统计等部门有强大信息资源网络,通过分析可以对供求信息进行超前预测,用信息服务经济,帮助市场自发调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维持健康的经济秩序,稳健持续地用力,对政府这只超强的手来说,比突发性地救急解“近渴”,更是“主业”。食品价格的上涨就算是被政府“干预”下来了,导致涨价的内在经济规律并不会因此消融,一定还会找到新的突破口。

食品价格超常的波动,对我们的智慧是一次考验。市场呼唤的,不光是“手段”,还有远见。

一个多月前,突然窜高的猪肉价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记者在采访养殖龙头企业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和企业认为,肉价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增长。现在,他们的预言应验了。

供需缺口大 拉高肉价

昆明市平均每天要消费6000头猪,全年需要210万头生猪供应。“实际供应量却远远不足这个数字。”专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大都这样表示。

存栏不足,供不应求,让养殖户有了提升价格的空间。石林赢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云介绍,去年上半年,石林赢鸿生猪的对外售价是每公斤6.4元左右,加上屠宰、批发销售的成本后,市场销售价格也没有超过10元。而今年6月,该公司的生猪售价已经超过10元。再加上屠宰、批发销售差价,市场价格自然高高在上。“由于目前我省的生猪养殖大头还是农户,所以,再大型的龙头企业的养殖量,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量。”

此外,受猪蓝耳病疫情以及饲料价格突增因素的影响,两广等地急需生猪供应。售往外地的生猪价格高于本地销售,养殖企业和农户在权衡后,将很大一部分生猪卖往外地,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据了解,很多养殖企业每天销往外省的生猪是出栏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客观导致了省内、特别是昆明地区的生猪供应量再度降低。“这就是市场,哪里价格高,就往哪里卖。养殖企业和农户都会趁市场看好的前提下,获取更大利润。”李剑云说。

猪爸猪妈都宰了,哪来的生猪?

记者在采访石林赢鸿和昆明镇山天佑等龙头企业时,均得到这样的信息:生猪存栏少是这次猪肉涨价的导火线。导致生猪存栏少的原因是,云南的种猪存栏数量已经无法为市场提供充分的仔猪

6月底,记者大清早就在昆明镇山天佑种猪场看到等待购买种猪的养殖户。在接待室里,验钞机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负责人李镇山说:过去来买种猪、母猪的农户,可以先将猪带走,等有了收益再来结帐。但是现在,就是一头猪的买卖,都必须先交钱。

回忆起去年种猪滥价,李镇山还心有余悸,小母猪才卖6块多一公斤,买一头小母猪才是一只大公鸡的价格。但是现在却出现变数:一公斤母猪的价格已经攀升到20元以上。相比去年,这个价格变动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李镇山介绍,去年在江川等地,大量养殖户因种猪、母猪价格完全被市场拖垮而选择宰杀种猪,有的农户甚至出现全部屠宰的情况。而省内原有的几家大型种猪养殖企业,也被市场冲击,转型的转型,倒闭的倒闭。李剑云比喻,把生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屠宰了,哪里来的生猪?

肉价被养殖周期牵着走

2004年猪肉价格也曾有过较大涨幅,大量农户饲养生猪、种猪出现良好经济效益,纷纷跟进养殖,2005年在得到稳定获益的基础上,加大养殖规模,导致2005年年底、2006年全年的市场过分饱和,价格走低。养殖户周期性地先尝甜头,再遭挫败。

李建云算了一个周期:一头祖代种猪从仔猪生长到可以交配并产下父母代需要8个月时间,父母代仔猪在生长8个月后可以交配,并在4个月后产下生猪仔猪,生猪仔猪又要经过6个月的时间生长,才能长成可以销售的生猪。整个周期过程时间是26个月,也就是两年到两年半之间。“从这个时间来看,正好与猪肉市场价格变动的周期相符合。”李剑云分析,即使当前充分进行种猪补栏,待种猪、母猪到生猪整个周期完成时,时间将会是后年。这段时间内,猪肉价格可能难以回到低位或者再度高攀。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农户在扩大养殖时被暂时的高利所诱惑,大量增加对仔猪和母猪的养殖。由于害怕再次受到市场冲击,养殖户对祖代种猪的养殖量增幅不大。这就意味着,也许在未来1年的养殖周期内,生猪的存栏可以得到相对保证。但在以后更长时间内,由于缺乏种猪,在生猪销售殆尽的时候,很难得到充足的补栏。循环下去,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变大。

提前出栏与出栏不卖

据了解,省内部分养殖户在高价行情下,已经开始将尚未到出栏时期的生猪推向市场。这样一来,部分为未来一段时间准备的生猪,已经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提前进入省内外市场。

这个月农户卖了猪赚钱,那下个月拿什么供给市场?再下个月呢?如果这种“透支”的情况持续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在未来几个月内,生猪供应会越来越少,猪肉价格越来越高。只有制止提前出栏行为,按照养殖规律销售,才能保证今后几个月生猪市场的稳定。“按时、按质地出栏,也能避免恶性竞争的产生,对养殖企业、养殖户都是一种自身保护。”养殖龙头企业的负责人都这样认为。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猪肉价格持续高涨,少部分养殖量较低的农户停止销售生猪,反而将其宰杀用于自己食用或者冰冻储存。原因很简单,在市场价格很高的时候,农户低价卖了毛猪,再以加了屠宰、运输、销售等成本差价的高价买肉,很不划算,于是干脆直接杀猪自用。少部分生猪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进入市场。

谁来给种猪“上保险”?

“应该有关于种猪养殖的保护政策,对市场直接经济效益较低的种猪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昆明镇山天佑李镇山如是说。

“能否由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共同设立一个种猪养殖保护基金?在种猪价格遇到挫折时,启动基金,补贴农户、企业以继续养殖种猪。最关键的,是把那些只养殖1、2头种猪的农户利益保护起来,帮其规避一定风险,保证基础养殖数量。从而从根本上保护种猪的固定存栏量。”石林赢鸿李剑云如是说。

目前,各级财政已经建立对低收入群体和大中专学生的补贴,有效解决了眼下市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猪肉购买问题。“但是,换个角度从根源考虑,政府是否也建立保护种猪、母猪养殖者的相关制度。让养殖户、养殖企业在面临市场周期中低价格冲击的时候,能够得到资金的支持,不至于放弃种猪养殖而造成猪源紧缺。”很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都有这样的想法。

近日,财政部发布消息,我国将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一方面将支持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保险制度,加大对生猪疫病防治体系支持,增强饲养户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国家财政依据参保母猪数量,原则按每头每年50元的定额标准,对母猪饲养户给予直接补贴,增强饲养户抵御成本上涨风险的能力,稳定生猪产业的龙头。

很多养殖户在拍手称快的时候,仍旧在希望在建立母猪养殖保护的同时,兼顾种猪养殖保护。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编辑:GDPIA)
    肉价被养殖周期牵着走 谁来保卫种猪?-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