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安全离百姓有多远?
- 点击:
- 日期:2011-03-18 10:15
- 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
近日,”双汇瘦肉精”事件再一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尖浪口,在此之前,虽然由于瘦肉精、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等问题的曝光,让很多人有意识地少吃或不吃猪肉,但所有的数据表明,中国仍然是“猪食大国”,猪肉依然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主要的肉食品。
这次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会不会彻底摧毁中国百姓对国产猪肉性食品的信心?中国的监管部门和养猪业将怎样应对这潜伏已久的危机? 笔者下面从养殖技术的革命和建立猪肉安全追溯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一点参考建议。
一、养殖技术的“革命”让猪肉更“放心”
作为猪肉生产的源头,生猪的养殖方式是保障猪肉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猪舍里存在大量粪便和蚊虫,由于生长环境恶劣,生猪的疫病抵抗力降低,生猪的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生猪养殖模式开始在中国多个省市得到推广。这种养猪模式一改过去养殖场内粪便污染、蚊虫乱飞的情况,让猪回归到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又被称为“自然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是由锯末、稻壳、谷糠等垫料铺成80厘米厚的发酵床,通过添加天然盐、微生物、营养剂等物质,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分解猪的粪便,避免病菌传播,具有无臭味、节省成本、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等特点。
目前,自然养猪法已成功应用于产崽、育肥、妊娠等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山东、福建、吉林等省得到大面积推广,从而带动全国出现了自然养猪法热潮。由于微生物发酵,垫料下温度较高,杀灭或抑制了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同时,由于猪舍环境改善,猪病发生很少,几乎不用抗生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解决了猪肉的药物残留。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自然养猪法有效解决了养猪带来的污染问题,提高了生猪抗疫病能力,对保障猪肉安全有重要意义。
二、从农场到餐桌的猪肉安全追溯系统
猪肉安全包含多个链条,从生猪的养殖、屠宰、猪肉加工到配送、批发和零售,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繁杂。要把所有的环节纳入监管,发现问题时有章可循,猪肉安全追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广建立覆盖屠宰、配送、批发、零售各环节的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在不少养猪场,饲养的母猪都戴上了“耳环”,上面记录了猪的饲料信息、免疫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和遗传信息。把这四方面信息综合起来,从源头上就建立起一个可追溯制度。这头猪出栏以后,每一块肉通过终端就可以扫出肉来自哪头猪,这头猪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喂了哪些饲料,用过哪些疫苗和兽药等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在超市买到带有猪肉安全追溯系统的猪肉以后,只要在超市里的终端机上一刷,就能看到从农场到餐桌的各种详细信息。
笔者认为,把生猪养殖、屠宰和肉品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的信息纳入全过程监管,实现可追溯,确保了责任追究准确、及时、有效。猪肉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后,猪肉安全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 2019-09-23猪肉检验检疫员:全年“连轴转”为猪肉安全把关
- 2015-05-15广州: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 2015-05-06南宁市:欲知猪肉哪里来 要张小票就弄明白
- 2013-11-08商务局“多拳出击”保障猪肉安全
- 2013-08-23佛山23辆专用冷藏车10月上岗送“放心肉”
- 2013-08-23东莞20多市民与生猪检测“零距离”
- 2013-01-29如何让猪肉安全上餐桌?
- 2012-04-05签订承诺书 杜绝瘦肉精 长沙生猪行业承诺保证猪肉安全
- 2012-03-08【两会】宫学斌:规模化养殖可保猪肉安全
- 2012-02-16双汇瘦肉精事件再调查 生猪仍依靠外来供应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