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国安公司生猪养殖全自动
- 点击:
- 日期:2013-12-12 09:04
- 来源:阜阳日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阜南县鹿城镇大王庄村的国安养殖有限公司采访时,被企业负责人冷春朋礼貌地挡在了门外,他笑着解释说:“公司制定了养猪‘十大纪律’,其中规定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生产区。”在确认不会携带病菌并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后,记者才得以进入养猪场。
在这个占地54亩的养猪场里,除了一排排整齐干净的猪舍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外,基本上看不到半点粪便,也闻不到一点臭味。站在监控显示器前,冷春朋介绍说:“养猪场里安装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监测器一旦检测到温度、湿度、空气等不符合要求,电脑就会控制风机、水帘、除湿机等,保持猪场的环境达到要求。”
在这里,养殖更多地依靠“数据”管理。记者看到,每只能繁母猪的右耳都戴上了电子耳标,这是一种由二维码和电子标识组成的复合标识,通过专用智能阅读器可以轻易地读取农业部牲畜二维码图案和二维码号。“工作人员采用智能阅读器采集每头能繁母猪胎次、采食量、产崽数、孕期等数据,传至电脑控制中心后,对每头能繁母猪进行科学分析,量身定制养殖方案。”冷春朋介绍说。
记者来到能繁母猪饲养区,只见数十头母猪正悠闲地嬉戏。见有人上前,几头猪立马起身,拱起鼻子“欢迎”。圈舍内,共有6套带着栏杆的设备,这些就是自动饲喂站。自动饲喂站下料口附近有一个扫描仪,当母猪进入饲喂站后,电子耳标里的身份信息就会被识别出来,母猪就能吃到专门定制的营养餐。这些“刷卡”吃饭的母猪,能够在圈舍内自由活动,而不用像以往那样被固定在定位栏中,避免缺乏运动影响生长质量。
一旁的冷春朋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数据表格:传统标准化养猪场每头母猪的年饲养管理成本为6583元,智能化猪场的成本为5702元;前者母猪每年提供育肥猪17.5头,后者为23.6头;出栏万头育肥猪所需的母猪数分别为572头、424头。两相比较,一个年出栏万头育肥猪的智能化猪场比传统标准化猪场要节省211.2万元的成本。
记者在养殖车间里走了一圈,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自动饲喂、电脑环控、远程管理、自动清粪……所有饲养环节都是全自动化,饲养员只要在电脑旁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操控,完成饲养的全过程。“我们这样的万头养猪场只需要十多人就可以完成饲养工作,每人养殖近千头,与普通的饲养方式相比,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冷春朋说。
还在中科大攻读MBA的冷春朋,出生在典型的“养猪世家”。他的父亲冷大臣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在房前屋后散养生猪,2002年建起了一家年出栏数百头的传统养猪场,并在2006年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如今,冷春朋依托父亲的基础,办起了智能化养猪场,将养猪事业越做越大,“希望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猪肉”。
“冷春朋的智能化养猪场,是我市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的缩影。”随同采访的市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正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全面动员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破解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着力提升畜牧科技水平,为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在这个占地54亩的养猪场里,除了一排排整齐干净的猪舍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外,基本上看不到半点粪便,也闻不到一点臭味。站在监控显示器前,冷春朋介绍说:“养猪场里安装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监测器一旦检测到温度、湿度、空气等不符合要求,电脑就会控制风机、水帘、除湿机等,保持猪场的环境达到要求。”
在这里,养殖更多地依靠“数据”管理。记者看到,每只能繁母猪的右耳都戴上了电子耳标,这是一种由二维码和电子标识组成的复合标识,通过专用智能阅读器可以轻易地读取农业部牲畜二维码图案和二维码号。“工作人员采用智能阅读器采集每头能繁母猪胎次、采食量、产崽数、孕期等数据,传至电脑控制中心后,对每头能繁母猪进行科学分析,量身定制养殖方案。”冷春朋介绍说。
记者来到能繁母猪饲养区,只见数十头母猪正悠闲地嬉戏。见有人上前,几头猪立马起身,拱起鼻子“欢迎”。圈舍内,共有6套带着栏杆的设备,这些就是自动饲喂站。自动饲喂站下料口附近有一个扫描仪,当母猪进入饲喂站后,电子耳标里的身份信息就会被识别出来,母猪就能吃到专门定制的营养餐。这些“刷卡”吃饭的母猪,能够在圈舍内自由活动,而不用像以往那样被固定在定位栏中,避免缺乏运动影响生长质量。
一旁的冷春朋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数据表格:传统标准化养猪场每头母猪的年饲养管理成本为6583元,智能化猪场的成本为5702元;前者母猪每年提供育肥猪17.5头,后者为23.6头;出栏万头育肥猪所需的母猪数分别为572头、424头。两相比较,一个年出栏万头育肥猪的智能化猪场比传统标准化猪场要节省211.2万元的成本。
记者在养殖车间里走了一圈,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自动饲喂、电脑环控、远程管理、自动清粪……所有饲养环节都是全自动化,饲养员只要在电脑旁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操控,完成饲养的全过程。“我们这样的万头养猪场只需要十多人就可以完成饲养工作,每人养殖近千头,与普通的饲养方式相比,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冷春朋说。
还在中科大攻读MBA的冷春朋,出生在典型的“养猪世家”。他的父亲冷大臣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在房前屋后散养生猪,2002年建起了一家年出栏数百头的传统养猪场,并在2006年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如今,冷春朋依托父亲的基础,办起了智能化养猪场,将养猪事业越做越大,“希望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猪肉”。
“冷春朋的智能化养猪场,是我市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的缩影。”随同采访的市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正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全面动员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破解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着力提升畜牧科技水平,为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23-02-22热烈欢迎仇华吉、姚辉德、洪五一等大咖莅临叁个圆公司参观指导
- 2022-10-05听听养猪人的故事——杭深养殖公司吴小宝
- 2022-09-22正邦高管相继减持!年内转让20家控股子公司......正邦的
- 2022-06-22让一头猪要节省70元成本的健坤公司,又中标恩平生猪产业园信息
- 2022-04-11牧原董事长“一不小心”赚了八千多万!公司称不存
- 2022-03-31无非瘟、伪狂,广州力智从化分公司有优质二元种猪提供,欢迎选购
- 2022-03-02大北农拟收购正邦旗下8家饲料公司,遭两独董反对/弃权
- 2021-11-15祝贺!永顺生物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
- 2021-09-17又有上市猪企逆市扩产!金新农拟募资7亿养猪;牧原加码生猪屠宰
- 2021-08-16比猪肉更香?猪企纷纷加码调味品和预制菜赛道,有公司靠它年赚1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