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被毙掉的独家照片:市民抢购猪肉记

  • 点击:
  • 日期:2016-10-31 18:20
  • 来源:新浪专栏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2016年初,物价涨了许多,尤其是房价、肉价、菜价疯涨,一斤猪肉40元人民币左右,一斤大葱7元左右。人们叫苦不迭,以至于4月13日微信上出现一条请北京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关注菜价的微信,转发者甚多。

我注意到,虽然物价疯涨,超市里买肉买菜的还是很多,而且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抢购现象。

而沿着时间隧道回望,28年前的1988年,由于货币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同年8月,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一时间,神州大地经济形势吃紧,市场供不应求,人们的心理预期发生了重大波动,社会上出现了挤兑银行,抢购商品的风潮,是年夏秋达到高峰。

那年,是中共中央决定物价闯关,改革物价体系,实行价格双轨制,由单一的计划行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一年。关于物价问题,2015年第12期某著名历史杂志刊登过一篇吴伟的《1988年物价闯关高层决策》,文章说,“4月初,国务院宣布,猪肉、鲜蛋、食糖、大路菜4种副食品的价格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猪肉、鲜菜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这个时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多次谈到要主动理顺价格关系问题。2日,他在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座谈会上说:我们是到了不进则退的时候了。物价改革如果不前进而退回去,那将有许多矛盾不好解决。”

可见,物价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和城镇居民普遍关心的话题。

1988年4月12日国家物价局〔1988〕价农字176号文件,对生猪和猪肉指导价格提出安排意见。1988年对猪价总的指导原则是:稳住收购价格,控制调拨价格,逐步解决购销价格倒挂伺题。收购价是100斤生猪120元,零售价是1斤生猪肉1.98元。根据这个文件的指导价格,涨价之前亏损部分还是暗补,5月15日涨价后就改明补了。那时人们工资很低,1988年我的工资好像100块钱左右。1斤猪肉1.98元,感觉已经很贵了。

1988年的5月12日晚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四种副食品将于5月15日起调价的新闻,之后几天内,北京市内各菜市场、肉店、副食店迅速出现了排队抢购的情况。5月15日这一天,朝内菜市场决定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更是引得市民排起长队。

那天我有幸目睹了抢购猪肉和鸡蛋的几个侧面,留下了一些抢购中的市场、人们躁动不安的身姿和表情等一些瞬间影像资料,以及拍摄过程送审过程中的一些往事。现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们。

1988年5月15日,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引得市民排起长队。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引得市民排起长队。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猪肉已经卖完,老百姓还在排队等待。

猪肉已经卖完,老百姓还在排队等待。

那年月买副食品需要要居民购货证和肉票等票证。1988年的北京市7月份的居民猪肉票。

那年月买副食品需要要居民购货证和肉票等票证。1988年的北京市7月份的居民猪肉票。

北京市居民购货证。

北京市居民购货证。

售货员秤完肉,当顾客交了钱和肉票后,在居民购货本上填写购买数量。

售货员秤完肉,当顾客交了钱和肉票后,在居民购货本上填写购买数量。

售货员给顾客切猪肉。

售货员给顾客切猪肉。

猪肉已经卖完,市民排长队长时间等待商场上货。

猪肉已经卖完,市民排长队长时间等待商场上货。

北京市东城区区长(左)得知市民排起长队等待上货。来到朝内菜市场与群众对话协调并调拨了一批猪肉安抚顾客。

  北京市东城区区长(左)得知市民排起长队等待上货。来到朝内菜市场与群众对话协调并调拨了一批猪肉安抚顾客。

买肉的人群中有老人,也有带孩子来的妇女。

买肉的人群中有老人,也有带孩子来的妇女。

朝阳菜市场除了排队抢购猪肉,抢购鸡蛋的人也不少。一位白胡子老者求人,想加塞买鸡蛋。

朝阳菜市场除了排队抢购猪肉,抢购鸡蛋的人也不少。一位白胡子老者求人,想加塞买鸡蛋。

这位老者加塞抢购到了鸡蛋。

这位老者加塞抢购到了鸡蛋。

由于事先知道了副食品调价的新闻,我就想15日去菜市场拍点照片。那天早上,我背上摄影包,带上尼康FM-2相机和几个400度135胶卷,骑自行车来到当时东四路口东路南的朝阳菜市场,存上车径直走进商场。顿时看到菜市场里已经是挤满了来抢购的人群,当然,人们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购买。

采访拍摄完毕,回报社交印刷厂暗房冲洗胶卷,下午取回胶卷,再借摄影组暗房(我工作的新闻战线杂志社没有暗房)自己挑选放大照片。

照片放大后,我按照事件写了一段文字,每张照片都写好文字说明,忙活到晚上8点30分左右,把它们送给人民日报经济部夜班值班编辑戴玉庆看,他看过后,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老许,你的新闻敏感很好,照片拍得不错,但内容太敏感,不能用。”

编辑一句话,我一天的忙碌,瞎了……

这不怨编辑,长期在人民日报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许多敏感的话题,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许多事关千千万万甚至全国人民的生活话题,尽管是事实,尽管是新闻,尽管是新闻现场抓拍的,尽管是人民特别想知道的新闻信息,就是不能被报道,被传播,就是不能出现在新闻媒体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28年后今天的新闻传播,已经比过去有了许多改进,但是,仍然有许多本应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传播的新闻信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能正常出现在媒体上。

整个商场里只有我一个媒体编辑兼摄影记者在采访拍照,拍到了独家新闻照片,却不能发表,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心里很不是滋味。

认了……

这组照片,虽然当时没有机会发表,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活动以来,其中一些照片被多家报刊媒体选用,证明了它的历史价值和传播价值。

2011年7月3日,《北京青年报》在一块谈价格改革的专版上,刊登了我拍摄的北京市民抢购猪肉的照片。

  2011年7月3日,《北京青年报》在一块谈价格改革的专版上,刊登了我拍摄的北京市民抢购猪肉的照片。

作者:许林

    (编辑:)
    被毙掉的独家照片:市民抢购猪肉记-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