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冷链产业升级导火线
- 点击:
- 日期:2018-12-24 09:19
- 来源:CCLC-Research 中物联冷链委
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ASF),这是中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从1921年非洲猪瘟于肯尼亚第一次被发现以来,至今已在60多个国家肆虐侵扰,2018年情势尤重,截止11月底,全球已有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南非等15个国家发生4400多起疫情,部分国家呈现大暴发、大流行态势。
自我国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被发现起,农业农村部就多次召开部常务会、专题会议和视频会议,接连出台数十部相关政策针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工作。
主要方向以限制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限制疫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加强运猪车辆监管、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等重点措施为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非洲猪瘟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新的地区出现猪瘟疫情,这势必是一场艰苦严峻的持久之战。
2017年各国猪肉消费量占比
我国是农业畜牧业大国,2017年食用猪肉消费量占到了世界的49.57%。非洲猪瘟疫情系列防控措施的推行为传统的猪肉产业模式带来了冲击,必将给养殖、收购、屠宰、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环节带来颠覆性改变,同时也将为猪肉冷链物流提供新的变局与机遇。
对于猪肉产业的影响
出于对环保的考虑,农业部于2016年4月份发布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把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这8个水网密集的省份划为生猪养殖的限养区。
而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地区被规划为潜力增长区,也是主要的目标转移产区,因为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具有饲料(玉米等)高产的优势。
于是,东北地区的生猪产能被迅速扩张,“南猪北养”的大格局逐渐成型。但东北等地区近年来人员持续外迁,猪肉的消费需求失去上涨空间,只能通过外运消耗过剩产能,重点满足于津京等生猪养殖业的约束发展区,也由此生成了“北猪南调”的产业格局。
跨区域的生猪运输是维持我国各省猪肉需求平稳的重要手段,但针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猛烈势头,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规定,凡是疫点和疫区应捕杀范围内所有生猪,并被封禁6周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运送车辆、跨省调运等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东北区域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
据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介绍,非洲猪瘟疫情对于我国猪肉产业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六点:
1、影响生猪健康出栏。受非洲猪瘟影响,除因病死亡生猪外,全国扑杀生猪已超过60万头,占生猪存栏总量的比例在2%以上。
2、影响生猪调运。由于全面实施分区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猪长途调运,造成产区生猪外调困难,出栏不畅;销区生猪供应不足,市场紧缺。
3、影响生猪屠宰。生猪调运受阻导致重点销区屠宰厂处于无猪可宰的境地,有的已经停产,有的转为猪肉分割或屠宰牛羊等。例如,重庆主城区屠宰量下降70%;区县屠宰量下降30—40%。北京二商大红门公司屠宰量下降90%;顺鑫鹏程食品公司全部转到河北省屠宰。
4、影响市场供应。由于生猪调运受阻,重点销区猪肉供应数量下降,牛羊禽肉供应量增加;由于产区屠宰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调猪变调肉”以来猪肉质量保障水平有所下降,部分产品不能适应销区的质量要求。
5、影响猪肉价格。
一方面,产区猪价下跌。例如,12月17日辽宁猪价每斤只有4.9—5.2元;河南猪价每斤只有5.7—6.0元。另一方面,销区猪价上升。例如,12月12日广东猪价每斤高达8.1—8.4元;重庆猪价每斤高达10—12元。
2010-2017生猪价格变动情况
6、影响生猪养殖。受非洲猪瘟影响,经营生猪和猪肉的难度明显增大,消费需求也有所下降,反馈到生产环节,挫伤了养猪的生产积极性,预计生猪存栏量将有所减少。
胡春华副总理于12月1日的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里指出,要强化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产销对接,积极推动就地就近屠宰,尽可能减少生猪长距离调运,确保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稳定。这代表着非洲猪瘟的长期防控措施将持续给猪肉产业链带来全局的重大变革。
对于养殖模式的改变
中国畜牧业的养殖方式自古以来受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始终以散户为主。自1979年正大在深圳建立了第一个饲料厂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部分养殖业才开始逐渐向企业化、流程化发展。
但经过了30年的历程,中国畜牧业目前仍然被养殖成本投入较低的散户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散户养殖存在诸多天然的劣势:养殖设备陈旧、养殖观念落后、布局不合理、生物安全低于平均水平、难以宏观把控产销关系、在环保及疫病防治方面缺乏相应措施等等。
就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我国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为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治大大增加了难度。
在国家鼓励各生猪屠宰企业推行“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模式下,散户养殖与大型养殖企业完善的防控体系、强大的资金周转能力、优秀的抗风险能力相比,其生存空间将被极大的压榨。
散户以养殖“泔水猪”为主,是指利用餐厨垃圾饲喂生长的猪。泔水成本是饲料成本的1/6左右,同时还具备肉质口感更为香溢,平均每头也比饲料猪多出20-30公斤的肉量等低成本优势。
但其隐患也不言而喻,除了健康和卫生检验环节的不完善外,在我国已查明传播途径的81起疫情中,因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共有32起,占到了40%左右。
在禁止使用泔水猪的政策流通后,我国疫情有明显减缓,但这也意味着我国将有3500万头“泔水猪”的低端产能退出市场,以此为依托的散户难以承担设备升级、冷链运输、周期拉长等成本,前景也极为不乐观。
养殖散户或将被迫面临转型,也意味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升级,向着更加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也能有效减少禽畜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冷链行业的改变
除了餐厨垃圾饲喂,另一个引起非洲猪瘟传播的原因,是我国过去以生猪调运为主的运输模式。在81起疫情中,因异地调运引发的共有14起,约占17%。自从相关部门对跨省调运的严控与“调猪改调肉”等措施实行以来,为猪肉冷链运输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在国家鼓励猪肉冷链运输,并继续享受“绿色通道”政策以来,冷鲜肉货运量需求极速上升,11月冷链货运量是去年同期的5.5倍。中国肉类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猪肉消费总量在5500万吨以上,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50%以上。
由于专项规划的出台和城市化的发展,跨区域流通量已超过55%,大约在3000万吨至3100万吨之间,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如果这部分总量全部由生猪运输改为冷链运输,将助推冷链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据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志介绍,目前在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很多猪肉消费型城市,猪肉需求难以被满足,要从河南、山东等主产区调拨猪肉来缓解,这给长途跨省冷链干线业务带来了约30%的提升空间。
同时,由于调拨猪肉的现结也缓解了冷链物流企业的资金压力。而反观那些以跑生猪运输谋生的企业或个体,生意则一泻千里,生猪长途运输颓势不可避免。
我国知名肉企质量负责人表示,目前非洲猪瘟势头还没有得到完全抑制,部分农业养殖大县生猪存栏量比较高,由于生猪调拨受限导致失去地区平衡,后期应在养殖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规模屠宰厂,同时加强产区猪肉冷链基础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
猪肉冷链运输的最主要设备是挂肉冷藏车,与普通冷藏车相比,前者在箱体内部安有金属材质的导轨和肉钩。挂肉冷藏车专用于新鲜的猪、牛、羊等肉类运输,在保持肉类所需低温外,还能在通风方面有所保障,是肉类冷链行业运输的必要设备。
镇江飞驰负责人介绍,肉挂冷藏车的最主要的技术是顶部承载,这在国内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从长远来看,“调猪改调肉”带动了猪肉行业冷链运输方式的大幅度覆盖,虽然物流成本有所上升,但却提升了消费市场的生肉品质,冷链运输装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升生猪就近屠宰加工能力、依托冷链开展跨省运输,是未来我国猪肉产业链的显著发展趋势。
虽说此次非洲猪瘟事件给我国很多地区的猪肉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却也成为了推动我国冷链产业升级的导火线,生猪屠宰+冷链运输的模式是猪肉产业发展到成熟期的必然结果,本次疫情的大力防治,无疑加快了冷链产业升级的步伐。
- 2022-08-26大事件!越南非瘟疫苗因安全问题被紧急停用,猪只接种后出现死亡
- 2022-06-30市场规模有望达100亿元+?!国内非瘟疫苗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
- 2022-06-27越南非瘟疫苗 不安全 !给猪场生物安全带来威胁
- 2021-11-012021“冬季防非 降本增效”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2021-10-27非瘟下拔牙、引种、净化猪病,这件利器不可少!疫病诊断试剂盒在
- 2021-08-30重罚!非法跨省运输192头生猪入川,两人被罚130000元!
- 2021-08-23美国非瘟疫苗出第二款?牧原卖多赚多?能繁母猪产能见顶,猪价反
- 2021-08-13非瘟后我国生猪生产形势:恢复超预期,生猪产能分布变化惊人
- 2021-08-11非洲猪瘟暴发三周年,这些会议和文件传递出什么信号
- 2021-08-05非洲猪瘟3年,猪价从暴涨到“探底”,经历了什么?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