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巨头时代迎面撞来 大洗牌之下适者生存
- 点击:
- 日期:2020-08-03 09:08
- 来源:《猪业》2020年第3期 读者来信栏目
养猪巨头时代迎面撞来 大洗牌之下适者生存
晨悦
非洲猪瘟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也许就是大集团大项目的快速上马,使得养猪业的巨头时代提前到来。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养猪场(户)?网上查到的数据,2014年媒体报道说约有6714万个,而到了2019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官员表示,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
五年时间,养殖主体不见了一大半。数据未必十分精准,但也符合我们直观的观察感受。毕竟这些年来,非洲猪瘟、环保拆迁、价格波动等复杂原因,导致了大量的养殖场(户)被市场淘汰。而温氏、牧原等行业巨头的开疆拓土、大肆扩张,更是有目共睹。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种变化之下养猪产业链上的各种参与主体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又要如何来进行应对?
一、资本狂欢的养猪巨头
在稳产保供的政策大旗和史无前例的高额利润诱惑下,养猪业迎来了难得的政策和资本黄金期。据有心人统计,近一年来大集团公布的新建项目加起来的产能超过1.2亿头!以前养猪“一地难求”,现在十万头起步的新建项目已经很不起眼。从产业格局来看,产能日益向头部企业集中。而令人关注的是,这种资本狂欢下的急速扩张后,后续的人才储备、管理经营是否能跟得上?对区域生态容量、消费容量的是否造成过大的冲击?
二、夹缝求生的中小猪场
尽管中国的猪肉市场规模巨大,养猪企业之前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竞争性。但是随着各种养殖成本和疫情、市场风险的日益提高,现在养猪业资金、技术、环保等壁垒越来越高。现在高利润之下,大家都过得挺滋润。但是如果未来大集团的产能一旦充分释放市场饱和之下,中小猪场在管理、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要如何参与行业竞争?对于中小猪场而言,出路在哪里?
三、岌岌可危的上游企业和经销商
如果说用夹缝求生来形容中小猪场的话,那对于广大的上游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我能想到的只有危如累卵、朝不保夕之类的负面词汇。在以前,数量众多的动保、饲料厂家及其经销商能够生存是建立在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养殖场基础上,这个群体缺乏技术指引,更不可能自己提供兽药、饲料。但是,大型养殖企业不一样,他们都自已的技术团队,也有内部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品牌认可等方面更是有一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企业正在消亡,而侥幸生存下来的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在技术、服务、网点布局等方面做好转型升级,未来的生存也将十分艰难。
四、乐观其成的主管部门
从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供给、生态环保、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来说,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在引导鼓励养殖规模化的进程。不必讳言,非洲猪瘟疫情在客观上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这场行业格局的变化中,最为乐观其成的无疑就是政府主管部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今后各种政策资源将会更进一步的向规模企业倾斜,政府有形的手会进一步放大马太效应,让强者更强。
巨头起舞的时代来临,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大浪淘沙之下剩者为王。
欢迎您将对行业发展的所思所想或阅读本刊后的意见建议,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发送到gdpia@163.com。我们将择优发布,并奉稿酬。
- 2022-03-24都是大规模扩张惹的祸?巨亏 180 亿的正邦如何熬到黎明到来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