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广东新希望赵亮:产业链整合, 养猪业仍是一片蓝海

  • 点击:
  • 日期:2021-03-04 08:37
  • 来源:2021年01期《猪业》人物专访文章

 

产业链整合, 养猪业仍是一片蓝海
 
——访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赵亮总经理
采访丨吴伟欢 陈冰凌  整理丨王章权

非洲猪瘟的暴发,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小养殖户无奈退场,大集团大项目快速上马。短短两年多时间,这只无形的巨手重塑了整个中国养猪业的格局。

这两年,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等行业巨头开疆拓土、快速扩张,各种新建项目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许多人不禁惊呼,养猪业的巨头时代已经提前到来。

新希望集团始创于1982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以饲料起家。在随后的近40年来不断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之一。由小到大,从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除了农牧企业之外,还投资了金融、房地产、化工等行业。

2020年养猪集团的扩张速度让人惊叹,新希望的出栏量也是创历史新高直逼行业前三。作为生猪主销区,新希望在广东有哪些规划布局?大举扩张背后有哪些深层次考量?如何构建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如何把握难得的产业投资新机遇?本期《猪业》来到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总经理赵亮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亮原先主要从事于金融行业,曾在多家金融、证券公司担任高管。后来加入新希望,并担任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亮

据了解,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受托管理资金并分期设立基金的形式,与省、市政府及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以现代农业及泛食品领域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定位,专注于在农业产业升级、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食品消费和消费者健康领域的关键环节进行股权投资,以投资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先后在沈阳、山东、广西、伊春落地了各地的政府引导资金的合作,支持新希望产业园的发展。同时也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下面的专业投资公司进行合作。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是在农业领域里面比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新希望的生猪产业链
 

作为国内大型的农牧企业集团,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为了加强生猪市场供应的保障,助力推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升级,新希望也进一步加大在生猪养殖端的扩张步伐,投入巨资建设规模化、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原先提出了出栏7000万头的项目发展目标,2020年9月份,又进一步加码,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将出栏规模设定在1亿头以上。

赵亮表示,新希望目前在广西、湖南、海南、福建也都有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大部分已经投产落地,而在广东预计建设年出栏100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并且依托这些养殖基地去建设饲料、屠宰、食品等相应产业链项目。

据赵亮介绍,在农牧食品板块企业里面,新希望的产业链构建相对比较完整。从饲料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包括中央厨房和其它肉制品生产,新希望都有完整的产业基础和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所以在产业链构建方面,新希望拥有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环境友好、民众友好的养猪模式
 

在非洲猪瘟暴发之前,“公司+农户”模式是行业的主流,但是在疫情暴发并且防控工作常态化后,“公司+农户”模式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散养户的防疫能力相对较低,养殖风险变大。在这种高门槛下,实际上已经有一部分散养户被迫退出了养殖行业,出现了养殖供应的空缺,这个缺口需要规模企业来进行填补。

 

在填补市场空缺的过程中,如何在满足市场的供应、提高产业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食品安全的同时,兼顾中小养殖户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新的模式去支持。

赵亮认为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养殖集团需要专注于发展规模化、集中式、封闭式的养殖基地,减少和外界的接触和干扰,有利于提高生物安全。

全封闭的养殖基地,从公猪站到种猪,从仔猪到育肥,饲料的生产加工,都是在同一个封闭区域完成的,甚至还能囊括屠宰和肉制品的生产加工,这样在防疫上是最安全的,同时效率方面也是最高的,这也有利于环保的集中处理,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尤其是在环保方面,规模化上来以后,投入到环保的固定资产达到15%左右,这是单一农户和单一家庭农场做不到的。

新希望养殖基地除了生物安全做得好、效率高、对环境友好之外,在联农带农方面也做了重要结合。周边的农户可以做合作养殖,通过猪粪等资源化利用做成有机肥料,让农户进行种养结合。养殖基地的污水也可以通过无害化处理,用于农作物滴灌。相比化学肥料来说,这些有机肥料能有效地提高种植物的质量水平。

 
拉动经济,提供就业
 

要建立养殖基地,必然少不了使用大量的农用地。

赵亮认为,对于政府来说,企业承包农用地进行生猪规模养殖是有利的。因为这些农用地原本有很多都是搁荒的或者种植低经济价值作物的,而种植高经济价值作物的农用地肯定是不会去占用的,因为这些很多并不符合规模猪场的选择要求,从经济层面来看也并不划算。

同时规模企业对于农用地的使用都是长期的,比如新希望一般不会低于20年,对于出租土地的村民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收入保障。而猪场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予当地居民就业的机会。

另一方面,如果当规模猪场在当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之后,会进一步带来相关产业的落地和投资,产生显著的连带效应。

所以在新的养殖模式下,大型养殖基地能够更好地落实政府对环保建设的要求,也能够有力地拉动当地的经济,是一件多方共赢的好事。

据赵亮介绍,新希望在韶关新希望建成投产了该公司在广东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规模化、现代化、封闭式的养殖基地。项目发起之初政府层面上有所顾忌,当地村民也都担心养殖基地是否会带来环保和其它问题。但实际投产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运营效果成为一个标杆项目,吸引了大量同行、专家前来参观考察。

赵亮表示,这种标杆性的项目意义是很显著的,通过这种实例可以很好地证明规模化、集中化、封闭式养殖基地可以很好地和当地环境相兼容,更容易取得大家认同。

 
规模养猪已经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
 

赵亮表示,现在早已经不能单纯地把规模养殖认定为传统农业了,而是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可以说是以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来做农业养殖的事,很难区分为纯工业或者纯农业,甚至在某些方面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工业的模式特点。按照目前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后将会更多地结合智能设备,应用个体识别、精准饲喂等技术,减少人工的干预,更加趋向于工业化。

做产业投资是属于第三产业,把猪养好是第一产业,把养猪这件事做成规模化、产业链化是第二产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多非传统农业的人才加入,并不是说会养猪的人就一定能把养猪企业搞好。

在赵亮看来,养猪行业目前还是一片蓝海,整合度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还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他表示,当大家都把养猪成本控制到相同水平时,谁首先整合屠宰端、销售端,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市场主动权,而当大家都整合了屠宰端、销售端,那么谁的品牌效应更大,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赵亮表示,在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之前,养猪是一个以散户占绝对主流的行业,同时猪价的波动也很大。而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很可能是规模企业、中小散户共存的局面。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跟当前的猪价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猪存栏量的大幅减少,猪价出现罕见的高涨,吸引了一部分退养的养殖户进行复养,同时还吸引了一部分投机者的目光。在高猪价的背景下养猪,很容易取得高利润。但是高猪价的行情并不会维持很多年,当猪价回归理性之后,如果中小企业无法降低成本,就很容易被迫退场。而低成本、高效率的规模猪场还是可在行业坚持下去。

养猪更是一项长期事业,要把养猪做好,需要在行业里面有深厚的技术、人才、资源的积累。赵亮表示,他并不赞同在养猪行业进行短期博弈的行为。

他表示,这两年新建规模猪场项目的产能在2021年后会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届时对猪价很可能造成明显冲击。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取得生存空间呢?赵亮表示,需求是刚性的,猪肉是我国民众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只要养猪行业一直往标准化的道路上走,效率肯定会成为决定猪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中小企业也并不是没有生存空间,除了提高提质增效之外,可以从差异化发展、品牌风味、区域优势等方面来考虑,发展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在行业中的不可替代性。

另外,如果中小企业拥有类似土地之类的独特资源优势,和规模企业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那双方也是完全可以达成合作共赢的。

来源:2021年01期《猪业》人物专访文章

 

    (编辑:芳建)
    广东新希望赵亮:产业链整合, 养猪业仍是一片蓝海-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