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协会当以服务养猪业为本
- 点击:
- 日期:2014-03-23 16:29
- 来源:养猪信息网
党的十八大后,国务院制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智能转变方案》,提出2017年要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推动既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不可或缺。2014年,民政部已经启动试点工作,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并且明确提出,2015年底前全面实现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
广东省在此之前就已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设计,着力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者边界。政府首先从微观经济领域脱离出来,经济发展等交由市场,同时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
2012年4月26,广东出台新的《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确定了“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去单一化”原则,机关人员不得兼职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或具有行政职能的单位要与行业协会彻底分离;同时健全查处机制和退出机制,明文规定不得利用制定行业规则等方式实行行业性垄断,形成非法价格同盟,设置市场障碍等……
变则兴,不变则衰
从这些政策的接连出台,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业协会从政府中脱离出来,接受市场化检验是迟早的事。养猪协会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怎样走好自身的道路,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承担什么责任,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行业协会从政府中脱离出来,接受市场化检验是迟早的事。
这三十多年来,养猪协会已经成为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随着散养户逐渐退出,规模化发展加速,广东养猪业进入一个变革时期,过去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需举全行业之力,打赢这场转型升级的战役。作为服务养猪业的养猪协会,安能置身事外?
在过渡时期,政府需要养猪协会更好地发挥中间桥梁作用,在缓解政府监管压力,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诚信建设等方面,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养猪户期待养猪协会维护共同利益,在争取政策支持、促进资源对接、解决发展困难等方面,代表行业争取话语权。这不是说养猪协会此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上毫无建树,而是行业变革来势汹汹,养猪户对养猪协会有更高的期待。对于政府而言,通过职能转变的契机,实现政社分离,目的就是希望行业协会可以少一些行政色彩,多一些市场活力,尽快回归服务行业的角色。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智能转变方案》中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政社“脱钩”,表明了政府决心求变,将充分尊重行业协会的法人主体地位,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人事、资产、财务等内部运作。未来,养猪协会的运作会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地位更独立,行为更自主。与此同时,养猪协会将面临生存考验。虽说当下的养猪协会没有许可权、没有审批权和管理职能,但严格来讲,不算是彻底的市场化运作,因为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有省或者地市畜牧兽医局或者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倘若有一天,养猪协会彻底与政府部门“脱钩”,经费自理、养殖企业自愿参加的情况下,怎么保持甚至扩大当下的凝聚力、号召力与影响力?首要还是尽快摆脱依附于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准确定位,转变观念,主动作为。
能否代表行业共同利益是评判一个行业协会是否优秀的基本标准,也是一个行业协会能否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去年11月份,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与美国南美白对虾改良公司(SIS)谈判时,以亲虾质量下降为由,要求SIS降低亲虾销售价格,否则将减少SIS亲虾进口量。在谈判破裂之后,该协会透过媒体宣布将削减SIS亲虾进口量。这种强硬立场,让过去一直让外国亲虾育种公司牵着鼻子走的国内虾苗企业,终于也“硬”了一把,还争取了社会舆论。在这方面,想真正为养猪业共同利益代言,养猪协会的确需要多向这些优秀的行业组织取经。
解读政府“放生”的良苦用心,并非是政府撒手不管,实质是让行业协会从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在真正意义上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
他山之石
解读政府“放生”的良苦用心,并非是政府撒手不管,实质是让行业协会从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在真正意义上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这一点,美国的农业相关协会做得非常出色,也是广东养猪户一直希望养猪协会要学习、要去做的事。
美国行业协会的职能基本上涵盖了企业运作和政府控制的方方面面,因此成为了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国内养猪协会多半在技术培训、组织展销展览会、促进各地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等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但在开展行业调研、协助政府制定政策与措施、发布行业统计数据、起草行业标准、鉴定或推广先进科技成果、规范养殖用药、维持市场秩序、提供养猪市场风险预警、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争取社会舆论等方面一直有所欠缺。
就现在而言,养猪协会的职能要么不明确,要么专业能力不够,多数是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审查放开以后,政府在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规范的前提下,可能会允许有更多养猪协会成立。这种“一业一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之后,养猪协会之间就会出现互相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谁服务得好,养猪企业可能就选择谁,政府就会购买其服务。
养猪协会的职能要么不明确,要么专业能力不够,多数是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先养猪业之忧而忧,后养猪业之乐而乐——这将是新时期养猪协会坚定不移的使命。方向明确之后,接下来就要打造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需要完善内部建设。在依法办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原则下,养猪协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章程的基础地位,健全会员(代表)大会集体决策、理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的民主议事制度,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办会的运作机制,积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尊重会员的意愿,调动会员参与养猪协会事务的积极性,激发养猪协会的自身活力。
其次,提高运营能力。养猪协会的经费来源一直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会费、盈利性活动,对政府部门、大型养猪企业的依赖较大。俗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养猪协会必须打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可以争取通过民间组织3A等级评估,获取承接政府职能的资格,比如资格评审、规划制定、证书年检、可行性评估、企业验收、鉴定评审等;也可以整合养猪业优势资源,承接养猪业咨询项目,这也是当下养猪业所需要的。
再次,提高服务能力。相对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养猪协会较少参与行业公共管理,建立行业应急处理机制、提高行业风险预警和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廖廖无几,向社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更是几乎没有。结果就是,养猪协会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维护行业公共利益上缺少话语权,在满足养猪企业需求上难有突破。2009年被社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猪流感,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都折射出养猪协会维护行业利益的能力有待提高。
当不利于行业的舆论出现时,养猪协会有责任及时做出科学、专业、客观的引导,以免造成负面报道的扩散,对行业发展产生更大的伤害。另外,养猪协会应该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社会传达养猪业的“正能量”,十分有必要。此外,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融资平台,帮助养猪户处理环保问题、土地纠纷问题,维护被拆迁猪场的合法权益,关爱每一位养猪人等方面,养猪协会同样是任重道远!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外兼修——这是新时期养猪户期待的养猪协会。当然,所有工作的开展最终离不开一个“人”字。养猪协会的人员自当树立服务产业的目标,重视个人能力提升。一个人员结构合理、专业搭配互补、效率高、执行力强、有进取心的团队,正是养猪协会迎接未来挑战的基石。
(文/庄捷生)
(养猪信息网原创,转载(包括网站、期刊、微博、微信等)请注明出处。)
(编辑:梁小鱼)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相关阅读:
- 2016-06-07科学家完成人猪“合体” 混合细胞胚胎可存活28天
- 2016-04-29“十二五”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
- 2016-04-29“十二五”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
- 2016-03-03Plectasin:养猪业中抗生素的一种替代物?
- 2015-12-22生猪的健康度用唾液就能检测出来!?
- 2015-09-08用猪营养基因组学增强免疫系统-【世界猪病大会】论文选译
- 2015-07-18新环保法实施后养猪业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 2015-07-14新的母猪饲喂理念前景可观
- 2015-07-02小发明让猪场变大收益
- 2015-06-15最新研究:猪的智商可以媲美狗和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