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生猪生产出现全面亏损是一个“危险信号”

  • 点击:
  • 日期:2010-04-05 20:06
  • 来源:新华报业网

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猪价已经连续12周出现下跌。与此同时,猪粮比价普遍跌破了盈亏平衡点,生猪生产出现全面亏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百姓和政府都担忧的“危险信号”。

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透露,近期将启动生猪价格调控机制,按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的规定,将分期分批开展生猪收储工作。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收储政策仅是权宜之计,稳定猪肉价格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调整生猪养殖结构,让市场来决定。

据农业部3月26日发布的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定点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第3周生猪价格继续下降。其中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0.08元/公斤,比上周下降1.8%,价格下降的省份涉及22个;全国仔猪平均价格15.64元/公斤,比上周下降1.3%,仔猪价格下降的省份有23个;全国猪肉平均价格17.31元/公斤,比上周下降2.2%。大部分省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是从2009年年末就开始显现的。截至今年3月17日,猪价已经连跌12周,其中生猪、仔猪、白条肉价格在两个月内分别下降了19.5%、9.2%和12.8%,这是近年来所罕见的。权威人士分析,导致生猪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加之自然灾害和多种疫情的袭扰。

众所周知,生猪生产历来是整个肉食品生产中的“王牌”,农民历来把养猪业视为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生猪生产猪规模不断扩大,养猪大户和机械化猪场以及加肉食工厂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生猪的产值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可观。在农村或郊区,我们时常听到农民这样乐滔滔地描述说:“手中有猪心不慌,脚踏实地喜洋洋,一年四季不缺肉,生产生活有劲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市场千变万化。由于饲料价格上涨较快,生猪收购价格又很低,农民养猪“亏本”和部分养殖企业经营利润下滑已成事实。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公民镇高石坝村的养猪大户马孝怀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现在养一头猪要亏损300来块钱呢!”他目前还养着将近一百头猪,但准备慢慢减少规模。他说:“现在饲料的成本已经接近2块钱一斤了,但当地的生猪收购价格每斤才4.2元左右,生猪收购价格至少要达到每斤5.4元才能保本,而且这还不算人工成本。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农业、商务、工商、质检、保监会等部门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黑龙江、吉林、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生猪主产省份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反映生猪饲养盈利水平的猪粮比价已经明显低于“预警线”,生猪生产出现全面亏损。

由于农民和一些养殖企业在高成本压力的制约下,一致认为养猪“无利可图”,收益不稳,都在考虑如何尽快“调头转行”和“洗手不干”了。生猪生产面临的严重逆境,对稳定和发展畜牧业、缓解“三农”问题,可谓是一个“直面冲击”和“严峻挑战”。

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2月底我国生猪存栏4.43亿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89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比重为11%,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就表明,我国的生猪生产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并非到了“山穷水尽”和“走投无路”的被动地步。只要顺应市场规律,政策措施及时跟进,调控机制落实到位,就会扭转生猪生产出现的被动局面。笔者建议如下:

要靠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激励。为了保护和刺激生猪生产,充分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国家要尽快出台“保护政策”,像补贴粮食生产和购买农机和家电那样,根据生猪饲养数量和规模,实行一定数额的“直补”,让农民看到温暖、得到实惠,脚踏实地安心生产。

要帮助农民消除“恐慌心理”。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造成农民养猪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现象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情绪。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引导农民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把握市场供求信息,适度调整生产规模和养殖结构,鼓励农民实行科学饲养、发展规模化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技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情况,可研究“错季生产,排开上市”的饲养管理办法。防止出现“市场价格较好时生猪出不了栏;价格偏低时生猪早已出栏”的“反差现象”。不能因市场一时出现的波动,影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要搞好系列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养猪协会等服务体系作用,实行产、供、销、储、运“一条龙”,拓宽流通渠道,防止出现“收猪难”和“卖猪难”。努力增加鲜肉上市量,千方百计满足城乡消费者需要。从消费习惯来说,大家都喜欢买鲜肉,不愿意吃“冻猪肉”。但由于季节的差异,存储环节更需要降低成本,缩短存储周期。

要搞好防疫灭病工作。这是农民最担心、最头疼的问题。一旦管理不善,出现大面积的“瘟疫”,农民往往是“束手无策”,弄不好会有“倾家荡产”的危险。因此,农业、畜牧、兽医、卫生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村和现场,讲解和传授疫情防疫知识,尤其是对那些“常见病”,要提早预防;对那些危害系数较高的“突发性”传染病,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解除农民生产上的后顾之忧。

要最大限度发挥和运用调控机制。要针对目前生猪价格变动较大的问题,认真执行《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国家发改委近期将启动预案规定的三级响应机制,将分期分批开展收储工作。并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生猪收储的具体办法,合理制定收储进度、区域布局和收储价格,提高收储措施的灵活性。要研究和完善既有利于生产者、又有利于消费者的“双重”调控机制,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实行“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办法,千方百计稳定市场、抑制物价上涨。实践证明,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促进城乡市场繁荣;只有物价保持平稳,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统筹生猪生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学生产水平,不断推进我国的生猪生产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编辑:本站编辑)
    生猪生产出现全面亏损是一个“危险信号”-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